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仿制药经过一轮绞杀,现在当化工厂看就差不多了,而生物类似药与创新药相比,少了专利壁垒,竞争肯定比创新药还要激烈,未来大多数的生物药也将进入一片红海战中,很多药企的管线估值,依然大幅高于价值,唯一可以解释估值的,只能是未来生物类似药进入过去化学仿制药带金壁垒暴利模式。希望落空,大多数的国产创新药其实都不会带来太大的收益,竞争拥挤是常态。即使头部创新药公司,如君实、信达、PD-1带来的利润,也可能仅仅是够覆盖前期研发开支,搭建团队以及铺设产能的成本,以及后续新药的研发开支罢了,还不足产生巨大的正向现金流,太简单得来的成果,往往不会太大。 以发展的眼光,头部药企在先发抢夺完仅有的市场后,他们便可以利用现金流和已经建立的产能和销售渠道优势,先往下一关进发,开发更具独创性的新药。在新靶点上,竞争者会更少,自然研发成功对应的全球市场也会很大,但另一个问题是,研发失败率也会迅速提升。强生,辉瑞等历经百余年,才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日本最大药企武田制药,也有近90年历史,武田90年代就开始做全球化me-better药物,而中国药企现在才开始。恒瑞医药目前市值依然高于武田制药,可是除了资金驱动提升估值来实现市值超越,在其他方面超越武田了吗?查看图片
引用:
2018-12-21 09:21
资本市场对有想象空间的事物,通常会过于乐观,带量采购的坑创新药到底弥补多少。
创新药:暴利的心,集采的命
文|flamingoz
前日,国产首款PD-1药物,君实生物的特瑞普利单抗终于获批上市,对于我国患者来说,是莫大(博客,微博)的喜讯。
毕竟在抗癌药这一块,创新基本来自外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