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资管天团 | 王路遥:当我们说投研需要“升维思考”时,究竟在说什么(上)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2喜欢:2

“升维”、“降维”是最近几年已经被用滥了的“黑话”,广泛出现在各种商业评论、成功学演讲中。“升维思考,降维打击”更是频繁出现在许多励志文章中,读起来很有一种运筹帷幄,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快感。

作为投资大师查理•芒格的100个思维模型之一,“升维思维”的含金量毋庸置疑,但这类听起来磅礴宏大的词汇往往难以理解和落地:大多鸡汤文章对升维的用处延展较多,但对于怎样升维的解读却一笔带过,要么强调突破眼前的思考限制、从全局出发,要么是以蚂蚁是二维生物,不能像人一样感知三维空间作为类比。这样的阐述很容易形成一种近乎于悖论的效果:“懂得都懂,不懂的说了也不懂”。笔者从事投研工作已经有七八年,也是在最近两年才对升维思考的具体落地执行有一些务实的体会。在此,希望从实操的角度,谈谈在投研方面如何理解“升维”。

升维,也即提高维度,跳出原有的维度来看待和思考研究对象。理解“升维”的关键就在于,提高的到底是什么维度,应该以怎样的视角看待问题。在笔者看来,重要的维度有三个:1.同行维度;2.时间(历史)维度;3.底层原理(第一性)维度,分别以这三个维度重新思考,常常会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开阔感觉。

理解一个企业的前提是理解企业所在的行业,究竟是什么构成了行业的特点?一是生意模式,也即这门生意的钱是怎么赚的;二是参与者尤其是前几名玩家的生存状态、经营目标以及具体的执行策略。前者通过对单一企业的财务分析就可以基本掌握,但后者需要在关注感兴趣企业的同时,也要把聚光灯适度的打在它的同行身上:审视企业的财务状况,确定企业阶段性的最核心诉求(短期业绩或者长期前景,亦或是某些固定的考核指标),了解每一家对行业前景的判断(并非为了描述行业而抄作业,核心是了解经营行为背后的动机)。基于这几大要素而形成的利益最大化的经营行为,往往是企业最大概率会做出的选择。而所有玩家经营行为的合集,就共同构成了行业供给端的发展,再结合需求端的表现,行业的特点与发展规律即得以显现。

这么说可能有些抽象,那么一起来看具体的案例。

比如,企业由于其规模、地位的不同,呈现不同的经营策略。光伏电池片行业为例,这个行业技术迭代持续进行,实验室呈现的高效电池技术能够以较快的速度产业化落地。这就给体量、竞争实力相对较弱的参与者一个较好弯道超车的机会,先发的生产实践未必是优势,反而有可能是诅咒。

最明显的是旧有产能在成本、售价(电池效率吃亏)等方面不占优,行业存在比较明显的后发优势;比重置成本快速下降更致命的是,在旧有技术路线里取得优势的企业,一旦面临新技术路线的冲击,往往会有比较强的怀疑、抵触倾向,迭代的阻力比较大。这里面既有对资产减值的厌恶,也有企业内部新老话语权争夺的问题。一步慢,步步慢,反而在技术迭代的行业发展中最受伤。我们在最近几年的N型电池(topcon、HJT、BC等)产业化的过程中清晰地看到:非头部电池片企业在早期开始落地topcon产能,而HJT天花板更高,技术迭代相比于topcon变化幅度更大,得到了更多偏小企业甚至是跨界竞争企业的青睐。与之相比,老牌电池片生产企业,在考虑导入N型产线替换P型的时候就会谨慎得多:对各种新技术路线更倾向于小批量尝试,且经常出现选择的摇摆。因此这个行业经常出现短跑冠军,而拉长时间来看,份额、盈利等揭示格局的指标,往往非常平庸。

又如,企业呈现出类似的经营策略,往往个体会存在对自身实力、行业发展的战略误判。典型的是动力电池行业,2022年以前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到2022年锂矿供应紧张叠加新能源汽车销量超预期增长,动力电池的供不应求达到极致。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叠加资本市场推波助澜,股价高涨,IPO增加,几乎全部动力电池企业都对后续发展非常乐观:意向客户多,融资渠道顺畅,地方政府支持,结果就是纷纷大幅提高资本开支,制定了超过100%增长的产能计划和出货计划。相比之下,反而是top2企业的计划相对来说更为保守。

制造业规模决定了成本和工艺积累,企业追求发展壮大是再正常不过的选择,然而有几个硬性的约束条件是不能忽视的:一是2022年中国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已经27.6%,且插电混动的补能更为方便,发展势头明显更好,单车带电量低,对动力电池的拉动有限,那么后续新能源车的销量是否支持动力电池的翻倍增长?二是车企体量普遍较大,跟供应商谈判,拆bom成本,压价格那是“传统艺能”,即便是2022年这样动力电池供不应求的大年,受原材料的价格影响,电池企业大部分也并没有赚到什么钱,所以凭什么在未来供给更宽松的时候,电池企业会有自信将上游原材料价格下降带来的利润截留呢?三是行业景气的时候,涨声一片,电池企业在一定程度上还赚到了原材料涨价的钱,尤其是碳酸锂涨价最凶,也引得电池企业纷纷布局上游锂矿,把扩大投资延伸产业链当成是自己降低成本的一部分。涨价的时候是优势,锂矿如果大幅下跌,是否会从优势变为包袱?

经过了2022年的花团锦簇,再来看2023年甚至是2024年初,动力电池行业可谓是沧海桑田:相当多的车企销量不尽如人意,使得上游动力电池的产能利用率下滑明显;新能源车惨烈的价格战也倒逼车企将压力传导给动力电池,更苛刻的价格、付款条件成为常态;锂矿风光不再,锂价跌幅远超过2022年最悲观的预期,电池企业的锂资源布局回头看来贡献相当有限。总的来看,电池企业对2023年的销量大幅增加、单位盈利改善的展望,和实际相去甚远。

以上两种情况仅是行业发展过程中的两种典型特点,仅作为案例分析,并非行业演变的全部。其实复盘来看,考察企业的财务状况、其对行业发展的判断以及其核心利益诉求,由此推断企业的经营行为以及后续的行业演变并不复杂,只需要跳出一家企业的视角,站在行业分析的视角平等客观的审视每一个玩家。

之所以要强调这一看似简单的分析视角,是因为在长期的投研工作中,我们自己以及同行都犯过太关注研究细节把自己陷入到一家企业视角的错误了:为了加强对企业的理解和认识,我们的力气往往用在细化上,用放大镜、显微镜来做研究,将业务数据拆细、将跟踪的频率提高、将模型的每一处和最终报表对不上的地方摘出来和公司讨论。更有甚者会拔高企业管理者的“企业家精神”,将管理者的性格、生活细节、碎片化的语录当做是其获得成功的佐证来自我强化观点。

精细的研究视角当然值得赞许,但投研不能只有放大镜显微镜,有时后退一步,以丢失信息、细节为代价,用望远镜来俯瞰整片森林,才能让观点认知更为全面和立体。更进一步,望远镜的使用也不仅仅局限在同行,上游供应商,下游客户的情况同样值得俯瞰,帮助理解一个大的行业中每一分工环节的利益分配。

在这个维度上,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是一体的:行业的发展方向,政策的出发点,短期的优势是否具备可持续性,这些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的答案往往不在单一的企业本身。我的心得是,对研究的颗粒度尽量做取舍和平衡,对于某一家公司,细节适当放弃一些,而把这部分精力放在延展到同行、上下游企业的报表健康程度,经营行为上,很多想破头也没有答案的问题会迎刃而解。

篇幅所限,本篇重点介绍同行维度,时间维度和底层原理维度同样重要,但从研究落地的角度来说,在信息获取的难度、从信息到结论的研究框架的标准化程度方面明显更为复杂,我们留到下篇讨论。

作者简介

王路遥,中泰ESG主题6个月持有混合发起基金经理,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硕士。

8年行业研究经验,负责新能源、机械等先进制造领域的研究。历任上海泓湖投资新能源研究员、上投摩根绝对收益部基金经理助理。偏好从产业链上下游关系以及横向比较视角挖掘投资机会。

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有风险,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者投资基金时应认真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请投资者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

全部讨论

05-09 22:34

写的好啊,专业。

05-09 22:34

写得好啊,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