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8喜欢:4

三箭齐发,第二轮去库存来了

最近一段时间,房地产市场,可以说拼了老命了,堪称20多年来最强救市措施已经出台,上周五更是三箭齐发,引爆了房地产ETF,上市公司几乎集体涨停。如果按照我文章买点买入,现在起码10%收益。

这里,有必要回顾了一下了。这一切,其实都是从节前成都全面放开限购开始的。自从成都这个去年房价涨幅最高的城市放开限购之后,市场就被点燃了,预期也被拉起了。

此后,杭州、西安全面放开,北京、深圳有条件部分区域放开,广州去年部分区域已经放开,上海则是搞了以旧换新。然后供应方面,去化时间大于36个月的城市,停止供地。

上周,重磅措施纷纷来袭。

首先,是降低了首套房的首付比例,下调为15%。这应该是历史最低水平了,相当于给房子加了6倍多的杠杆。虽然降低了买房的门槛,但是无疑也提高了风险。

当然,以我们购房者的觉悟,大家是吃糠咽菜都要先还房贷的。这个自己评估自己的还款能力。

其次,是降低了住房公积贷款的利率。熟悉我的读者都知道,这两年,我一直都在呼吁专门降低存量房贷利率,以及公积金贷款利率。前者去年已经实行,平均降低了100个基点的存量房贷利率。

但是最近5年,我们的公积金利率,只降低了一次10个基点,这明显是不够的。毕竟公积金经存款利率只有活期那么多。这次降低了25个基点,虽然不多,但是空间也的确不大。

同时, 还取消了利率下限。这个就是把决定权交给银行自己,更加市场化,我个人认为,应该会降到和经营贷利率持平。

第三,就是这次出台了3000亿的再贷款,用来购买已经修好的房子,用来作为租赁或者保障房使用,利率为1.75%,预计带动5000亿资金。

这个就是所谓的国家收储。其实去年初就在8个城市试点,现在是全面推行了,但是这个金额的确是不高的。

很多人理解这是国家在接盘,为房地产市场托底。其实我说之前分析过,如果收购的房子租金回报率大于贷款利率,那么是可以做到盈利的。所以关键在于你购买房子的价格,以及运行的效率,如果做的好,能够盈利,那么再投入几万亿,也不是问题,这就要考验各地的管理水平了。

现在,我们的楼市处于历史第二轮去库存时期,现在的库存也刚好略大约2015年那波库存顶峰。很多人说房价要深V,甚至暴涨,那基本是不可能的,毕竟现在人口、待城镇化水平,和当时都不是一个档次的。

我还是保持房地产大概在四季度才能见到同比上涨的判断,这也意味着软着陆的成功。$万科A(SZ000002)$ $招商银行(SH600036)$ $腾讯控股(00700)$

全部讨论

各地网约车数量暴增

最多销量上涨,但是库存和价格不见得很乐观。至少今年

何来软着陆的说法

05-21 12:15

慢慢的死去

首付调到0,房贷不查征信直接起飞0元购

05-21 17:50

砸在谁手里叫软着陆?

05-21 17:50

我三块多港币买的部分 目前已翻倍 算上前几批买入的成本5.6港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