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要五次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5喜欢:5
靠代理人数量的模式走到尽头了。
换句话说,之前那叫粗放式成长。迟早要走完那个阶段的。
这就好比商业零售走过了跑马圈地抢地盘的阶段后,都要回到坪效,从效率角度考评单位产能。
保费是保费,那是负债端;投资是投资,是资产端。
首先,保险投资端是多形势且有比例和限制的。
其次,保险投资是要考虑久期和监管指标要求的。不要指望保险公司的投资风格跟基金去比。
然后,保险投资要考虑自身的定位和规划。要和自身一些发展匹配。
最后,我承认华夏幸福,人寿,新华,的投资很烂。但是医疗科技生态圈战略(成与不成,效果如何?另说)绝对是正确的。与此相对应的方正整合也是匹配战略发展的。

“医疗”不是“网购”。
前者,没有线上线下融合是根本不现实的。
后者,吵吵了那么长时间的线上线下,你看他们线下搞得好么?但影响发展了么?

寿险的改革,目前就是主动搞找死,不搞等死。疼不疼?谁拿得多谁体会越深。

我支持搞。
我宁可找死也不等死。
试问:谁愿意“被注定”?

搞不好另说。
难不成这行业到这走完了?

热门回复

医疗必须要有线下。
没有方正这个事情,你并购,自建,或者参股经营个资源试试?

是个坑,还是个机会?这个不取决于你我的“嘴”。取决于平安自己的“本事”。整合好了是英雄,整不好继续挨骂,是可想而知的。

了解下平安为得到这个机会做了多少努力。“找死”还有这么积极的?

我就是从实体企业下来的,虽然我做的工作愿不能跟平安整合方正相提并论。但是从我的经历中,我深知一个道理:日子一天天得过,事情在发展,总得有点人去做事情。都在那像“先知”一样的发表评论一点意义都没有。

我愿意陪着平安走完这段痛苦的时候,不管最后结果怎样

2021-05-09 10:21

做事情的人总是比不过在嘴上评头论足的人

2021-05-09 09:23

说得太好了!投人寿和新华应该是陈德贤说的波动机会,但没搞懂为什么不在自家的股票上操作一下呢?毕竟买错了,不用卖出啊。芒格搞慈善还当了一家医院的懂事。他说过做医院非常难。希望平安能把医疗搞好。
我看文章说北大国际医院是一家非盈利医院,平安可能还得从保险和好医生线上赚钱。投资医疗这个久期很长,可以一直做下去,可以和负债的久期匹配,但关键还是得赚到那5%的投资收益。

2021-05-09 09:10

依然继续分红买入,中签新股买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