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3.12【宏观】市场重挫迎接老美加息之思考备忘录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2

        夜00:02,把娃打整入睡后,整理思绪写周记。

        本来计划本周是延续《22.03.05【组合】10只“老将”优基组合(1)》(网页链接)来编写第二篇的,不过本周市场又是暴跌,其实是连跌两周了,记得一月末,也是如此这般,就暂停一下脚步,纪录思考以便备忘。


        进入3月份的市场暴跌,其实背后的理由一点都没有新意,核心原因就是老美通胀下的加息预期,进而引发的各种海啸。比如加息预期的存在,引发资金回流,进而非美权益市场震动;比如加息预期之下,老美的紧缩政策引发美股的下跌。


        而全球近两年的经济萎靡,引发的各种争端,从小的斗嘴,到大的战争,无不和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一样,收入低、压力大,自然会引发很多纷争矛盾。而俄乌之间的争端,仅仅只是一个缩影而以。

        所以,真心祈愿地球公民人人劳有所得、个个安居乐业。


        一月份的市场,港股、高股息、稳增长概念还算不错。

        但进入二月份后,特别是三月份,港股、中概、科技、地产、消费大幅下挫,尤数中概和港股更甚,在2-3月份,中概都跌了20%+、港股跌了15%+。


        港股是离岸市场,其走势由各方力量共同交织所成,通过今次的走势,的确可以感受到境外资金对港股的影响度。

        虽然沪港通的开通增加了新的影响力量,但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国内资金对港股的影响力也还是很弱,每次的定价权之争基本是螳臂当车。

        去年底及今年初,大部分机构口中描述认为的2022年港股是个好的估值洼地,如此的宣导也仅仅只能让港股一月份走的好看些,终究还是败北给流出的资金。

        这不由得让我有了新的思考:

        (1)虽然已知散户投资港股不是一个好做法,但通过基金之类的手段投资难道就能必胜?

        这个问题看来得重新定位。目前国内机构和经验老道的外资相比,假如把外资当成是成年人,我顶多是个儿童,甚至是个婴儿,而国内机构也好不到哪里,或许他们只是个少年而以。

        (2)港股市场或许才是真正适合价值投资者投资的场所

        老巴说过,股票本质上是债券。

        这个说法可能对于港股而言,或许更为贴切,因其估值的伸缩空间较狭窄,大部分标的只能吃到企业增长的那部分,而估值提升的那部分比较难以收获。

        或许大家初看会觉得我这个提法是无厘头的,但仔细想想,或许真的有道理。

        一来港股估值较低,能买到较为便宜的标的,这正是价值投资者需要的根基。

        二是遇到好的标的买入后,因为其估值伸缩空间小,让人只能长相厮守,慢慢吃企业增长的那部分。而相应的,对A股而言,好的标的会被人买到冲天,你在高估的时候会有极强的冲动卖出,否则很容易坐过山车,这种情况,一个价值股都变成了成长股-“合理买入、高估卖出”,而港股很难有高估的时候,基本是“低估买入、低估持有”或者“低估买入、合理卖出或持有”

        三是A股中好标的出现低估的情况相反会少很多,价值投资者买入标的的机会会大幅降低,即便买入其低估概率也很低。


        说说中概。

        关于中概的个股,除了腾讯阿里,我研究不多,有些中概我倾向认为只是某些人的圈钱工具而以,但腾讯、阿里我觉得目前极具投资价值,尤数腾讯,我持有腾讯个股,阿里未持有。


        也说下周美联储议息事宜。

        有人说,老美之前是打嘴炮,希望通过嘴炮后让市场自动加息,到时候就不会真正加息了,这样正好顺了市场的意。

        按敝人的观点,老美加息是好事,最好是赶快加,如果到时候不加的话,相反不是好事。

        一则靴子落地;二则为未来的宽松留下操作手段;三是真正的要去抑制通胀(美国劳工部公布最新的数据显示,继1月上涨7.5%后,美国2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进一步涨7.9%,涨幅创40年来新高)。

        所以,这就是我之前为什么提过,老美的每一次加息都会是利好的原因。


        再说下关于国内资金流动性。

        在一月底时候,当时国内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是2.7021%,老美是1.8%,而截至今日,国内的是2.7902%、老美是1.98%。

        很显然,老美的国债收益率在节节攀升,怪不得近期境外资金流出如此猛烈,并导致国内债券价格下跌,进而变成一月份LPR降息相反“沒起到作用”,接下来央行应该会在如何保障利率有序下行做足功夫。

        利率下降,手段包括且不限于释放流动性等等,自然利好权益市场。


        现在是熊市吗?

        预期发展为熊市的考虑因素是什么呢?

        记得华泰柏瑞张慧提到过,判断是否会是熊市,看四方面:股票业绩往好还是往差;流动性宽松还是收紧;赚钱效应有没有;市场有没有信心

       (1)股票业绩往好还是往差:目前市场上的股票的业绩预告,并未出现大规模业绩走弱的迹象。

       (2)流动性宽松还是收紧:虽然境外资金在流出,但国内的资金依旧充沛,谁强谁弱不好判断。但敝人倾向认为,在稳增长背景下,国内宽松最终会强过资金流出。

       (3)赚钱效应有没有:这个答案是否定的。

       (4)市场有没有信心:虽然很多人沒信心,但敝人认为,市场跌到这个位置,只觉得估值越来越低,如果我有大把现金,定然是大幅加仓的。而目前看多的人越来越多,并未大面积没有信心。

       简单统计下,除了“3”是否定答案,其他都是正面答案,那就是3:1的关系,也就是下一步市场再走弱的概率应该是不大了。


       市场还可能会跌多少?

       如果说还要跌多少的计算,这可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单从沪深300中证500指数本身的PE-TTM和PB-MRQ来说,现在着实不高,其PE-TTM的百分位分别是历史的34%和0.49%。

       不过有人会说,指数本身的成分股都已经变化很多轮了,看指数本身已经没有意义了,我做了一张统计表,是对成分股的PE/PB及它百分位的统计,里面把亏损股给剔除了(因为不剔除,平均pe的时候会让整个数值看起来更低,毕竟亏损股的pe是负数,哈,我沒保留它们参与计算作弊啊)沪深300有16只亏损股、中证500有27只,数量占比不算大,具体的数据如下:        

       从不同数据看,整个PE百分位都不高,中位数在历史20%以下。

       有人可能会说“呀,个股平均好高啊”,其实指数PE是靠权重计算的,说个极端情况,一只10PE和一只1000PE组成的指数,前者权重99%,后者1%,但它们的平均PE是500倍,但整体PE才19.9倍。所以整个“个股平均”的数据也只是参考,重点还是需要看指数本身的加权数据。

       所以指数会跌多少,各位只能自行判断。

       特别指一句,中证500的ROE已经从去年的7.43大幅度上升到9.5,其内含价值已经得到更大的提升。


       另外,说说敝人的后续操盘思路吧,各位请勿模仿:

       (1)根据市场情况,看情况将预期回报低的资产,移仓至超跌、预期回报高的资产,例如低ROE品种转高ROE品种。

       (2)根据标的资产的内在权益配置比例,减配债性部分,调整标的物,保持股性类的计算资产仓位不变,增强现金流动性,以便加仓权益资产。

       (3)密切关注老美的通胀数据和加息预期。


       最后,也给大家来点小建议:

       港股看着很美,我看着都流口水,但大家亦不要轻易抄底,除非资金真是N年不用,可以长期冻结的那种,正好可以践行价值投资了(这里非贬义,各位请勿误解)。

$滴滴(DIDI)$        $九安医疗(SZ002432)$       $阿里巴巴(BABA)$    

@今日话题                   @雪球创作者中心       @雪球基金    

#中概互联再遭重挫#       #美股#        #恒生指数大跌,该抄底港股基金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