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十年赌约带给我们的启示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2回复:0喜欢:1

作者:杨宝忠

链接:网页链接

了解巴菲特的人都知道,巴菲特从不推荐股票。但是,指数基金却是一个例外,早在1996年巴菲特就指出:“大部分投资者,包括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迟早会发现,持有股票最佳方式是购买成本低廉的指数基金。”

在2005年巴菲特致股东信中,巴菲特指出:“从整体来看,由专业人员管理的主动型基金,长期表现会落后于选择被动投资的业余人员。”

随后,巴菲特下了50万美元的赌注,称任何一名职业投资人挑选的至少5只对冲基金,未来10年的表现会落后于标普500指数基金的表现。

巴菲特10年赌约发表在美国一家慈善网站后,巴菲特满怀期待地等待基金经理们蜂涌而来的应战,随之而来的却是一片寂静之声。数千名基金经理竟没有人出来应战。

等待了很久之后,只有一名职业投资经理人——泰德-西德斯站了出来回应了巴菲特的挑战。泰德是一家投资咨询公司的经理人,这家公司投资了多只对冲基金。自认为对众多基金非常了解。

泰德精心挑选了五只基金中的基金,这五只基金投资超过了200家基金。也就是说超过200家对冲基金的平均表现,与巴菲特挑选的标普500指数基金对赌,赌约从2008年1月1日开始,至2017年12月31日结束。

在2018年巴菲特致股东信中,巴菲特指出:“打赌”已结束,并且给我们上了一堂很有价值的投资课程,某些方面,让我大开眼界。”10年赌约的最终结果如下图所示:

巴菲特挑选的基金10年收益率达到125.8%,而对手挑选的五只基金的收益率分别只有21.7%、27%、42.3%、最高的也只有87.7%、最低的只有2.8%。平均只有36.3%。两者的差距之大,简直就是对华尔街精英们的一场羞辱。

在2018年巴菲特致股东信中,巴菲特指出:“利润提成的“美味蛋糕”加固定不变2.5%的管理费,让基金经理们在过去的十年中变得非常富有。投资者却经历了一个失落的十年。这合理吗。”

巴菲特总结10年赌约时指出:如果要树立一座雕像,用来纪念为美国投资者做出最大贡献的人,毫无疑问应该选择约翰·博格尔(JackBogle)。几十年来,他一直敦促投资者投资于超低成本的指数基金。

他已经帮助数以百万计的投资者,用自己的储蓄实现了更高的回报,否则他们获得的收益要低得多。他是他们的英雄,也是我的英雄。

巴菲特心目中的这位英雄约翰·博格尔是何许人也呢?他就是美国指数基金之父,1975年,博格尔创建了世上第一只指数型基金,即标普500指数基金。当时的规模只有1100万美元。

持有一组股票几十年不动,不分析企业,不预测涨跌,就能战胜绝大多数股市参与者,包括绝大多数专业投资投资者,这在当时被人们当成了一个笑话。

面对众人的嘲笑博格尔不为所动,坚持认为并不存在能战胜市场指数的基金。几十年下来博格尔创建的先锋集团管理的资产规模已经高达五万亿美元,成为美国第二大资产管理公司。

博格尔的一项研究成果,为他的观点提供了支持。他指出,1970年美国共有335只共同基金,到2005年有223只基金倒闭清算余下基金中只有3只能够持续保持超越指数2个百分点以上的年收益率,这意味着36年间,有99%的基金输给了指数

这里有个非常有意思的巧合,2005年博格尔发布了他的研究成果,同一年巴菲特指出:“从整体来看,由专业人员管理的主动型基金,长期表现会落后于选择被动投资的业余人员。”进而巴菲特提出了10年赌约。

巴菲特提出10年赌约的底气,是否直接来自于博格尔的研究成果呢?从时间上看这样的可能性非常大。巴菲特十年赌约成了博格尔研究成果的一个继续。其结果把博格尔的观点“并不存在能战胜市场指数的基金”进一步给做实了。

博格尔的观点、36年的统计成果、巴菲特十年赌约,在投资界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使人们越来越看清了长期看超越股市平均表现,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据了解在美国近20年主动型对冲基金的份额一直在下降,而被动型的指数基金的份额一直在上升。这一变化趋势大大提高了投资者的收益率,对主动型基金经理来说的确是一个坏消息。

2005年12月31日-2022年9月9日中国开放式混合基金大幅跑赢开放式指数基金

网页链接

巴菲特十年赌约带给我们的启示

网页链接

巴菲特十年赌约同期,中国的70%-80%偏股基金跑赢指数基金

网页链接

投资最艰难11年:2007年12月31日-2018年12月31日开放式基金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