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成“红巨人”立刻超越指数
2018年银行权重占比16.8%,2021年初银行权重占比降低到11.7%,食品饮料行业的权重从2018年的7.2%,上升到2021年初的14.0%,生物医药2018年初的5.6%的权重,上升到2021年初的9.4%。
如果2021年好的赛道还是大科技、大消费、大医疗的话,主动基金向跑赢沪深300似乎就没有那样容易了!!!
沪深300仅是代表A股的权重,港股还有恒生科技指数,恒生科技相对于恒生指数与恒生国企都是崭新的指数。
指数一直在新陈代谢,同时还有新指数出现;
有时候感觉,主动投资者在跟指数比拼进化速度,我们的进化需要大量的学习,指数的进化似乎是自动进行了,有时候感觉是不是应该选几个指数长期投资呢? 再退一步,我们可以选择几个明星基金的基金投资也不错。
还在投资努力研究股票的球友们,需要仔细思考一下了。
实在打不过基金就加入它吧。
$招商银行(SH600036)$ $平安银行(SZ000001)$ $贵州茅台(SH600519)$
个人理解,用窄基指数配置去战胜宽基指数,从逻辑上就不靠谱。因为行业小β的贡献从长远来讲,贡献就是为零,就是说你低配高配某些行业的动作,对错各一半,长期对组合没有贡献。而且沪深300的编制,本质上是一个趋势投资的量化策略,要追上它得靠散户的帮助,即购买主动基金。因为主动基金的平均水平,比宽基指数还是高的。这个是常识,很简单,但确实是中国的国情。FOE的策略,目前在A股是无效的,这个已经有50亿元的私募实盘已经证明过了。
博格兄就是矫情,明明就是主动型基金强于被动型指数基金,还一个劲找借口。
你的绿巨人,能几乎持平沪深300,很大程度要感谢该组合里面唯一的主动型基金:易方达军工国防混合——这支主动型基金。你要换有军工国防内被动型指数型基金,你连几乎持平沪深300的资格都不具备
有时候感觉,主动投资者在跟指数比拼进化速度,我们的进化需要大量的学习,指数的进化似乎是自动进行了,有时候感觉是不是应该选几个指数长期投资呢? 再退一步,我们可以选择几个明星基金的基金投资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