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员小吴二三事

发布于: 雪球转发:65回复:80喜欢:56

在上海,采访一个外卖小哥,对财经媒体人而言是很划算的。

从资本市场方面看,美团股价叠创新高。而据说当年百度决定将外卖业务卖给饿了么,是基于一份认为外卖市场天花板是4000亿的研报。2018年这一数字已经接近4500亿,而伴随着家庭小型化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外卖市场俨然有着更加广阔的空间。而从媒体角度来说,外卖小哥则兼具了多重热点,小镇青年、社会焦虑、贫富差距……今年初,北大硕士送外卖的爆款文章也验真了这个领域极具话题性。

于是在这个月初的某个下午,我打开饿了么点了一份烧烤。这一刻我有点恍惚,不知自己是单纯的想吃烧烤,还是想找个外卖小哥好好聊聊。

抱着功利态度,必然就是浅薄且没有同理心的。烧烤送来的时候,我说想请老哥吃顿饭,不知道方便与否,我还可以提供一点费用。老哥用十分警惕的眼神看着我,连声称忙,快速离开了。后来我在大厦外的寒风里,连堵了两个外卖小哥,都被拒绝了。眼看着烧烤快凉了,我灵机一动,找个熟人引荐应该是捷径。

我常吃汉堡的那个店,外卖员和店员很熟悉,于是我请店里的美女帮我联系个外向点的小哥。过了一会,小吴来了。

小吴五官端正、浓眉大眼,眉宇间有点贾乃亮的英气,但年纪看起来只有十五六。穿着美团外卖服的小吴一开始很拘谨,我买了点饮料薯条招呼小吴坐下来聊。毕竟是年轻人,一会就熟络了。小吴才23岁,已经在社会上闯了五六年,河南中部县城人。

大概是我掏心窝式的自报家门感染了小吴,他也跟我说了自家情况。舅舅在老家开了个机床厂房,他中专就学的机床。毕业后去舅舅那儿干了一段时间,但觉得蛮无聊的。他舅舅的厂以前生意好,现在也不行了,去年环保检查,关了好久。他舅舅家的表妹在英国读书,读的营养学。我问他跟表妹关系好么,他说小时候经常一块玩,但最近几年见面机会少了。

小吴去惠州的华硕电子厂闯过一段时间,流水线的生活挺无聊的。他说感觉在那种环境下就像一个人了,日复一日的特别快。在那边认识了一个四川的大哥,经常一起打篮球,那个大哥告诉他,上海好玩。但现在跟四川大哥也断了联系,也不是刻意的,就是找不到话说了。

来上海是因为不愿意面对当爸爸,去年在大婶的张罗下,和隔壁县的姑娘相的亲。今年6月儿子的出生,让小吴有点懵。在产房外面的时候,心里没有任何激动的感觉,甚至有点迷茫。感觉自己还是个孩子,怎么突然就当爸爸了。

小吴说这些事的时候,眉头紧锁,显得有点激动。我宽慰他说:“男人有的时候必须要肩负起责任,世界是不会给你准备时间的。我刚毕业的时候,老爸就突然去世了,这么多年,在遇到选择的时候,我也从来没有依靠的。”

经济压力也是督促小吴来上海打工的重要原因,结婚的时候贷款买了辆东风标致,现在每个月要还两千多车贷。我问他用车的时候多吗,他说自己还没驾照,但买车是习俗,家家都买,首付是爸妈给的,现在自己还贷。

在看了一圈机会后,小吴发现自己能找到的工作里,待遇最好的就是送外卖。他进入的是美团外卖在世纪公园的站点,覆盖浦东嘉里城和联洋广场两个大商圈,以及围绕在世纪公园周边的那些千万豪宅。这个站点的好处在于,不远处的北蔡地区,整体房租还是便宜的,小吴和人合租了一个蛋壳公寓卧室,每人每月800块。

名义上站点里所有的外卖员都和美团没有关系,站点是由第三方运营的。这个站点常驻八十几个外卖员,人员流动性极大。今年送单的单价下调过一次,老外卖员,每月600单以上每单8块,800单以上每单8块5。小吴这些新来,待遇比这每单低了5毛钱。

单子越来越少是共识,外卖员们摸不清派单的逻辑。有的时候自己明明在店家跟前,但也领不到单子。早几年单子多的时候,外卖员可以挑着接,现在有什么接什么,哪怕不顺路。老外卖员原来告诉小吴,年前一个月,站点里就会走的只剩下三十个人。今年到现在,站点里还没人走。小吴买了小年那天回家的火车票,这在站点里都算早的,不少外卖员都选择年二十九再走。还有好几个选择留在上海过年,希望趁着春节多跑一些单子。

站里的单王上个月就离职了,单王平时神龙见首不见尾,早上来报个到就不见踪影了,每个月能跑一千三百多单,这意味着每月收入接近一万二。擅长穿小路、闯红灯的单王在这个站点已经干了三年了,平台给单王的单子比其他人都多。小吴说单王都干不下去了,不知道大家还能坚持多久。

外卖员越来越难过的另一方面在于,现在管理太严格了。今年4月起,上海所有外卖员工作都必须要穿戴带有编号的特殊马甲,编号与个人信息绑定。与驾照积分相似,每个外卖员一年也有36分,积分被扣完了,就会被勒令禁止从业。

在天罗地网般的摄像头和伺机巡逻的警察之外,市民的拍照举报也会被扣分,在专门的APP上,如果不及时对举报进行处理,甚至有可能会被罚款。小吴就被举报过好多次,最近的两次忘了处理,但沟通后,那边也给处理记录没扣分。小吴说现在等红绿灯的时候,都会看看有没有人在拍自己。

美团的剥削和以前那种不一样,这种剥削是无形的”这是小吴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小吴觉得美团不好,没有那种集体融入感,反而觉得美团似乎总是站在自己的对立面。单数考核、准时率、差评什么的,都是美团用来剥削自己的工具。我原想帮美团辩解两句,但最终没开口。

小吴每月基本都能跑到1100单左右。这在站点里属于上游水平了,但每月到手的钱其实也经不起画,扣除车贷、房租和给老婆寄的钱,基本不剩下什么了。小吴常常不吃晚饭,也不是刻意省钱,就是觉得也不太饿。

来上海快半年了,小吴从来没去过外滩,一直都挺忙的,也没什么休息。有一次晚上送了一次远距离的,路过世纪大道,觉得真是繁华。从小吴这还知道了个好玩的,原来共享充电宝还有电瓶车版本的,两百块钱一个月,基本都是外卖员在用,中国真是再细分的需求都能撑起一个市场。

小吴说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外卖,是送去九间堂,那里面豪车真多,跟公园一样,这样的房子只有王思聪才住得起。我问他怎么看王思聪,他说命好。会觉得社会不公吗?他说肯定是不公平的,但努力也还有希望。

每天下午两点到五点,可以休息,小吴跟着站点里的一位大哥,一起在这个时间段到另一个平台去送众包。外卖员有两种,全职的叫专送,就像小吴这样在站点登记上班;兼职的叫众包,只要登记了健康证,随时上线随时可以送。美团的专送可以去饿了么当众包,饿了么的专送可以去美团当众包,但不能在同一个平台,既当专送又当众包。

小吴跟着的这个大哥女儿正在读高中,成绩挺好的。大哥是急着赚钱,小吴是害怕停下来,小吴觉得骑着电瓶车听风呼啸而过的感觉很好,一停下来就感觉现在的生活很没意义。

小吴拿到了平台的冲单奖,听说往年都有6000,今年才不到4000。这个奖年前只发60%,为的显然是拴住外卖员年后回来继续干。小吴在浦东嘉里城的负一楼看到一个会说话的鸭子,他早就在网上看好了,卖98块钱,也是品牌正版,准备过年回家的时候买一个。

小吴说他不是喜欢送外卖,就是喜欢上海。加了小吴的微信,头像是他媳妇和儿子,儿子虎头虎脑的很可爱。小吴的微信名叫:娱乐至死。

全部讨论

2019-12-26 13:38

平时看到的东西总是数字,但稍稍一想,数字背后全是真实的人。

2019-12-26 18:15

曾在同一天同一条马路上看到两个外卖小哥骑电动摔倒,而且狠狠的,半天爬起来,东西摔了一地,真不易呀!

2019-12-26 13:01

结尾总是要买玩具,还算是温情故事

2019-12-26 12:56

这个小哥说不定给我们送过餐,我是嘉里城的打工狗,买饭的嘉里城打工狗,跟外卖单王薪水差不多吧。

好几次开车差点被闯红灯的外卖小哥撞到,理解他们的工作,真得是危险,谋生不易,这应该是9-10亿中国人的真实生活,重重压力之下,努力得生存下去,争取让自己比过去过得好些。

我当年也在曼哈顿送过一个月的外卖,骑车,最后一次的单子被一辆车挂倒,没受伤,无大碍,回到店我就不做了。这活其实也就一开始觉得有趣,走街窜巷,还能锻炼身体,做久了实在是非常乏味,辛苦,没有希望,而且有危险性。

2019-12-26 10:51

小吴觉得骑着电瓶车听风呼啸而过的感觉很好,一停下来就感觉现在的生活很没意义

2019-12-28 20:05

没人考虑到社保医保,,,

2019-12-26 19:02

无论如何,安全第一。小哥们乱闯让我开车都有阴影了,深怕哪天稍微走神,砰的一声,下了车看见一个人血流满地。

2019-12-26 13:24

我兼职送过外卖,遇到一个用户恶意投诉,这个用户多次恶意投诉骑手,商家,吃过后退款,站点都知道,平台不核实罚款200元,申诉也没有用,后来站点给承担了100元罚款,因为这件事不干了。刚开始觉得很轻松,骑着电动车送外卖,干起来很紧张,送外卖吃饭不规律,危险性大,而且工作关系在站点,跟平台方没有任何关系,权益容易得不到维护。

2019-12-26 12:51

单王的出走也许不是难做了,可能单王找到了新的展露自己能力的地方了,毕竟能成为单王也是能力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