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水储能 - 被忽略的未来长期成长行业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05回复:131喜欢:261

 国家能源局印发《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 年)》(征求意见稿),在原本狂热炒作的化学储能浪潮中又激起了千层浪。持续几天的发酵,相信产业链的几条线我们都已知晓, 本人并非业内人士, 此文也是对自己过去一周的学习,做一个小小的总结。 如有错漏, 烦请指正。

《征求意见稿》提出到 2035年我国抽水蓄能装机规模将增加到3亿千瓦,比 2020 年抽水蓄能装机 3149 万千瓦将增长约10倍左右,投资规模估计或约 1.8 万亿元。“十四五”抽水蓄能将开工 1.8 亿千瓦,投资规模或约 9000 亿左右,到 2025 年投产 6200 万千瓦。“十五五”期间开工 8000 万千 瓦,到 2030 年投产 2 亿千瓦。 

什么是抽水储能, 我们为什么要用它

而言之 - 在有地势差(高低500-600米即可)的地方造上下两个水库,在晚上廉价谷电时通过水轮机(位于下水库)买电把下水库水, 通过混泥土造的水管抽到上水库, 在白天昂贵高峰电价时,从上水库放水到上水库,推动水轮机发电卖钱。 

可以理解为一个套利行为, 在电便宜的时候我买过来,贵的时候卖出去。 

那么我们能想到的最关键问题

1. 技术实现问题 - 抽水储能技术是一个很老的技术,非常成熟, 全世界各地都有不同规模的水储能电站。

2. 地理限制问题 - 全国各地大部分地方, 只要有700-900米高的丘陵地区就可以, 而且不需要沿大河。 挖出来的水库里的水可以经过降雨自然满足, 因为这个水是重复利用的, 并没有放走。 考虑到雨水的渗透和蒸发, 会有一定的损耗, 但是每年的降雨的补充应该足够补足了。 按照征求稿的550个项目规划来看,基本上全国各地都可以满足。

3. 能量转换效率与效益 - 据我了解,目前的新电机技术可在80-85%。 

老一代水库天荒坪储能水电站(1994年开建)的数据是“年发电量31.6亿kW·h,年抽水用电量(填谷电量)42.86亿kW·h". 简单换算是74%,也就是损耗掉26%。 安券商数据低谷期5毛,高峰期一元的电价, 四度电(2元)可以发三度(3元),显而易见是有利可图的 

4. 这么好, 为什么以前不用? - 安上面的计算, 显然投资回报率短期内是没有那么高的。 在我国发展初期,一切将就效率至上的前提下, 自然资金会先投入到短期内高产出比项目而对水储能兴趣不大。 但是现在环境不一样了, 我认为大约有一下几点

a - 最重要的, 碳中和既定目标, 国家必须投钱干。 这是关系人类最终存亡的问题, 也能体现我大国担当风。

b - 光的突飞猛进, 必然会有电力的多余, 比如光伏发电, 白天会有多余, 风力发电,晚上会有多余。 多余的电不用只能浪费, 用配套水储能最好不过。

c - 抽水储能建造工期缓慢(一般6-8年)如果此时还不感觉追赶, 风光发电继续突飞猛进, 那就很难斜街。 

d - 这部分作为替代高碳排放的火力发电非常合适。 煤炭发电迟早是要退出历史舞台的, 核能又有太多风险, 别的储能方式占比太小。

e - 我国正在进一步推动阶层电价改革, 相信更加有利于抽水储能的买点成本下降

分享几个数据 - 目前储能占比

蓄水储能装机量 - 事实上, 我们国家2021年上半年, 抽水储能的同比增长已经超过100%, 考虑到项目开发周期(6-8年),说明其实国家前几年开始已经大规模启动抽水储能项目,看下图 - 

抽水储能的案例

从以上几个案例可以佐证

水系不是问题。地理条件问题也不是特别大。还是那句话, 只有有一定的降水量和地势差即可。 不过好的地位置在成本上肯定又优势, 主要体现在挖掘水库的成本上。国产设备降低成本.抽水储能的产业链

水电站建造与设计

 中国电建- 龙头中的龙头,我希望以后可以好好学习学习广阔的业务在具体写。这里随便找几篇研报的数据你就明白了。简单摘要几句: 

  1. 国内 80%,全球 50%市场抽水蓄能独龙,垄断优势。2021 年 1-6 月新签 3,823 亿元(+14%),水利电力业务新签 2,005亿元(+137%)

  2. 中国电建光伏订单 317亿元/BIPV项目约 25个

  3. 公司锂电储能约 51 个

  4. 电力运营资产净利润占比 20%

 葛洲坝 - 目前没有详细看

最重要设备 - 下面两个水轮机双雄。 

能查到最近抽水蓄能电站设备都有下面两者身影。技术上已经不亚于国外领先水平, 成本优势明显

 东方电气, 市值略高, 但效益稳健, 龙头气质。 业务繁多, 还有涉猎氢能源设备。

 哈尔滨电气, 市值低残, 技术更胜过东方电气, 高弹性标的。

其他零零碎碎没有深究, 我相信投资还是投龙头,尤其是长期投资,龙头一定是行业内最受益的一方。 其他零零总总的小供应商一大堆, 都可能会炒一把, 但是长期来看, 价值并不是很大。

感谢水利专家 @大杨 的无私分享

全文参考

1.  2015年信达证券-抽水蓄能行业电站深度研究

2.  20210817-国泰君安-中国电建-601669-抽水储能10倍增长空间

3.  百度相关水电站资料

 $中国电建(SH601669)$   $哈尔滨电气(01133)$   $东方电气(SH600875)$  

精彩讨论

P头哥2021-08-22 08:13

应该是人类有可能完蛋了 地球一点事都没有

一斤芹菜2021-08-22 01:09

我也整理了一份关于抽水蓄能的资料,想发,又不想发,也根据能源局征求意见稿做了估算,感觉市场是很大,但是也存在问题。
第一个就是这些水电站,都属于基建,也就是中字头来造,那么15年1.5万亿,年均1000亿不算大,毕竟中字头业绩都是几千上万亿的。
第二个问题就是设备采购问题,设备采购我也不知道他们会买哪些企业的,估计应该是跟其他国企挂钩,比如上海电气,但这个公司我不看好。其次就是水泵,但是看看a股上市水泵公司有个凌霄泵业,两种水泵技术应该差距很大。
第三就是,十三五本来也规划1亿千瓦装机,结果只装了1/3,也就是3000万千瓦,我怕这个15年也是达不到这个目标的。
而且能源局发的计划里面有个逻辑漏洞。
也就是十四五建成投运6000万千瓦,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目前在建的不超过3000万千瓦,即使现在马上正式下达文件开始了,也要面临前期准备的问题。一个抽水蓄能开始动工到投运,大约是6-9年,所以最快也要到2027年才能投运。这就是十四五第一个投运计划的逻辑漏洞。十四五正式开工,估计明年开始,每年1500-2000万千瓦已经很不得了了。
当然了,基建我觉得也不错,目前也持有水泥基建,抽水蓄能离不开水泥。

云扬子2021-08-21 23:50

纯属吹

毁堤淹田2021-08-22 13:31

我做水利工程设计的,目前单纯的抽水蓄能效率能达到75%,如果上水库有来水,效率超100%也不是梦,以后大城市群周边有条件的肯定都得建抽水蓄能,改善光伏风能发电调峰能力,但是抽水蓄能股票能炒啥呢,不就是基建+设备吗,基建股没啥好炒的,设备相对体量太小了,而且很多是国外的产品,抽水蓄能间接利好光伏

毁堤淹田2021-08-22 13:44

抽水蓄能最大的利好,就是光伏风能,因为赋予了他们的调峰能力

全部讨论

我也整理了一份关于抽水蓄能的资料,想发,又不想发,也根据能源局征求意见稿做了估算,感觉市场是很大,但是也存在问题。
第一个就是这些水电站,都属于基建,也就是中字头来造,那么15年1.5万亿,年均1000亿不算大,毕竟中字头业绩都是几千上万亿的。
第二个问题就是设备采购问题,设备采购我也不知道他们会买哪些企业的,估计应该是跟其他国企挂钩,比如上海电气,但这个公司我不看好。其次就是水泵,但是看看a股上市水泵公司有个凌霄泵业,两种水泵技术应该差距很大。
第三就是,十三五本来也规划1亿千瓦装机,结果只装了1/3,也就是3000万千瓦,我怕这个15年也是达不到这个目标的。
而且能源局发的计划里面有个逻辑漏洞。
也就是十四五建成投运6000万千瓦,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目前在建的不超过3000万千瓦,即使现在马上正式下达文件开始了,也要面临前期准备的问题。一个抽水蓄能开始动工到投运,大约是6-9年,所以最快也要到2027年才能投运。这就是十四五第一个投运计划的逻辑漏洞。十四五正式开工,估计明年开始,每年1500-2000万千瓦已经很不得了了。
当然了,基建我觉得也不错,目前也持有水泥基建,抽水蓄能离不开水泥。

纯属吹

2021-08-22 13:44

抽水蓄能最大的利好,就是光伏风能,因为赋予了他们的调峰能力

2021-08-22 00:27

电价测算部分有了新的政策,包括容量电价和电量电价,在直播中都有涉及。仅供参考。

2021-08-22 10:27

评论里的人真的很可笑,一个两个根本就不懂为什么要抽水储能,抽水储能的应用场景也不了解。甚至还有说多建几个水库大坝的,笑死我了。 怪不得韭菜多而且好割

2021-08-22 09:39

骗傻子呢!

个人觉得啊,抽水蓄能的建设是一个很成熟的行业,其实跟房地产,铁路建设没啥两样,一个电站建设,土建成本,移民,公路等成本占比605%以上,设备成本,占比不到20%,人工成本占比10个点左右,还有设计监理等估计5个点左右。而且建设周期在7年左右。所以对所谓产业链拉动有限,何况所有的设备,施工厂家很多,所会相互压价,没啥利润,不要想的太美好。

2021-08-22 01:15

【国泰君安icon:能源新基建是当下投资的优选方向 推荐六大赛道】国泰君安策略团队认为,经济现压力财政稳增长和严峻的节能形势下,能源新基建是当下投资的优选方向。推荐光伏、BIPV、风电、特高压、充电桩、抽水蓄能等六大赛道。
1)光伏:“碳达峰”、“十四五”指引,平价市场快速打开。HJT龙头:爱康科技,
2)BIPV:“建筑+光伏”深度结合,助力分布式发展,商业模型极佳。
3)风电:国内风电补贴逐步退坡,抢装与平价并进,海上、大功率风机快速发展。
4)特高压:国家发展重要战略,新一轮投资有望提速。
龙头:中国西电,许继电气,国电南瑞。
5)充电桩:新能车快速上量,充电桩投资势在必行。
6)抽水蓄能:新一轮规划出炉,为新能源发展保驾护航。
龙头:中国电建,东方电气

2021-08-22 13:58

施工方从来都不是大赢家,核心设备供应商才是。建议大家多挖掘上游设备供应商,而不是局限于施工方。

2021-08-22 10:49

看新闻国外的新技术是搞一堆石头块晚上往上拉,高峰用他下降势能发电,成本比抽水低的多,还不需要刻意选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