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交易与申赎套利机制(一)——ETF交易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1

ETF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英文全称是Exchange Traded Funds,直译名字是“交易所交易基金”,但在我国沪深交易所的文件中一般称为“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而不是直译的“交易所交易基金”,这可能是为了区分另一种创新的交易所交易基金“LOF”(LOF在交易所官网上称为“上市开放式基金”,二者都可以在交易所交易)。

在我国,自2004年华夏50ETF诞生以来,经过十六年的发展,ETF已发展成品种丰富,运作成熟规范的重要指数投资工具。目前在沪深交易所运作(以及即将运作)的ETF分为单市场ETF、跨市场ETF、跨境ETF、债券ETF、黄金ETF、货币ETF和商品ETF。目前运作中的单市场和跨市场ETF特指的是成分股为股票的ETF,“跨市场”指的是成分股跨沪深证券交易所两市。与之对应的成分股包含港股、美股等其他市场股票的“跨市场”ETF归入的是跨境ETF大类。

在当前运作的品类中,股票ETF规模最大,套利交易也最为活跃。下面以经典的50ETF(证券代码:510050)为例说明股票ETF的交易、申赎与套利的机制。

一、 交易

1.交易方式:ETF的交易与普通A股股票的交易类似。

2.交易成本:因为ETF是基金,没有股票二级市场交易中的印花税和过户费。因此降低了投资者买入指数的投资成本。

3.持有成本:ETF也是基金,是基金就要有运作成本,这部分成本是要从基金资产里计提,由投资者承担的。

以2019年50ETF的招募说明书所列费用为例,基金运作成本包括:管理费(0.5%)、托管费(0.1%)、上市费及年费、证券交易费用、收益分配中发生的费用、份额持有人大会费用、合同生效后相关的会计师费、律师费和信披费、其他按照国家规定可列入的费用。即使只考虑管理费和托管费,基金每年的运作成本就有0.6%。

我们看这样一个例子:假设有两名的投资者甲和乙,二者同时准备投资50指数1年。甲选择购入了50ETF,乙选择按照50ETF的PCF清单自行购入相关股票并持有1年。1年后二者同时空仓。在指数收益(假设为X)的基础上,甲少了基金运作成本(假设为X-0.6%)和券商交易佣金(假定为y),总收益为X-0.6%-y;乙付出了买卖的过户费(2*0.002%)、卖出股票的印花税(0.1%)和券商交易佣金,总收益为X-0.104%-y。甲比已少了约0.5%的收益。在投资期限较长的情况下,逐日计提而随时间增长的持有成本是直接购买ETF的劣势,这也是近来各ETF竞相降低管理费、托管费的重要原因。

当然,虽然ETF的长期持有成本较高(较高是相对于自己买卖股票而言的,相比于主动管理型基金,ETF的运作成本还是很低的),但由于自行买卖股票构建指数对资金量、组合管理能力和管理成本的控制能力等都有较高要求,ETF对于大多数投资者,特别是小额个人投资者而言仍是进行指数投资的优先选择。

4.其他特点

由于基金的运作需要,基金不能满仓运作,需要保留一小部分的货币资金,这部分货币资金会导致ETF的波动略小于跟踪指数(指数下跌时,ETF跌的略少;指数上涨时指数涨的也略少)。在货币资金占比较大(一般仍在10%以下)且管理人未使用必要的衍生品工具的情况下,ETF与指数的偏离度会加大,需要准确复制或对冲指数的投资者可能要考虑该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