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3回复:50喜欢:0
$中国船舶(SH600150)$ $中国重工(SH601989)$ $中船防务(SH600685)$
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重工为何不涨,是否因为军船占比更高,其实这种说法只是人云亦云。随着民船价格越来越好,重工也在调整民船业务占比。
看下两者民船数据:
船舶和重工民品造船业务比较:船舶2021年全年共承接民品船舶订单132艘/1211.17万载重吨。22全年共承接民品船舶订单 70 艘/450.77 万载重吨。中国重工:2021年承接民用船舶70艘/877.73万载重吨;22年全年承接民船77艘,803.8万载重吨。按平均2年的交付期,也就是到24年,中国重工的业绩应该不比船舶差多少。而且22年以后民船订单价格大幅上涨,加上重工接单更多,显然会更收益。

全部讨论

显然重工更强,说船舶强的根本没做过像样的周期反转。周期反转受益最大的就是总量大且效率不高的企业,千万不能拿低端周期比如猪来套高端制造业。
最有效的解释就是:像上面的数据,21年船舶和重工是存在竞争的,但是重工竞争力不够,这里面原因可能是多样的,比如压低成本做的不好,重工接单只有船舶一半。22年周期风吹起来,但是船舶和重工的产能上限却不能轻易提升,所以周期的风会把重工剩余的产能上限填满,但是并不能让船舶多出新的船坞新的产能。口岸地段又不是猪圈,难道是你有钱就能有的吗?

2023-06-23 12:45

走势上我更看好周级紧凑的重工,船舶仅丁点参与下。看了你这数据,重工后劲更足

2023-06-23 16:49

回顾一下呗 率先突出小平台的是重工 ;原因在一季报看来就是领先船舶板块反转;当然 那会儿都说是中特估因素;不过从季报反馈看(中船受季报其他因素音响 那会儿弱与重工)就是对重工业绩认可,市值快速接近船舶;就是说船舶周期机构还是认可重工的;只能说重工5元上的筹码阻力太大 毕竟那么多的股东呢;船舶30搞了几次上去下来 但是船舶股东人数少太多 能搞好几次;而重工五元下来就没摸过了 ;现在希望板块带动重工满满把五元上阻力筹码消化消化;总结就是 不用想太多 就是纯交易层面因素 最先创的新高 却最迟的反弹

2023-06-23 16:26

买重工就完了

2023-06-23 15:26

既然重工要到24年才不错,那先搞船舶没毛病啊

2023-06-23 14:22

我看好重工

船舶造船产能比重工,不管是量上还是质上都好的多。看看营收以及营收组成就知道了

2023-06-23 14:43

烂船一艘

2023-06-23 14:37

$易方达优质精选混合(QDII)(F110011)$ 坤坤他们不懂轮船,只知道喝酒玩游戏

2023-06-23 11:56

都不知道涨的是军工,还是造船
上周实际整个军工板块都在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