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轮电动能否复制新能源四轮投资潮?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近几年,新能源汽车无疑是所有板块市场关注度和话题性最高的领域之一,无论是自身发展脚步还是投资市场带来的机会,都让人眼前一亮,在科技、医药、消费因为各方面原因表现都不尽如人意的时候,新能源车成为了这几年投资市场的主线,深受投资者追捧。

有人说,新能源车的发展分上下半场,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因为电动化解决的能源的问题,特别是中国要减少对石油的依赖,电动化完成之后就要转向智能化。

电动汽车激战正酣时,与之相邻的两轮电动车战场,硝烟也在弥漫,甚至正在复制四轮车的发展道路。如果你稍留心就会发现,大街上开两轮电动车的人越来越多。疫情催生需求的进一步释放,加之“双碳”政策驱动,出行领域的两轮电动赛道正在跑出造车新势力。

成立于2014年的小牛电动就是其中之一。一直以来,小牛电动都被视为两轮电动车的“天花板”。承载着用户对美好出行方式的不断追求,自2015年率先将智能和锂电应用于两轮电动车,再到开启两轮电自2.0时代,小牛电动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持续深耕,用硬核产品构筑公司自身发展的护城河。截至目前,小牛电动已形成了电动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助力自行车、电动滑板车在内的两轮全出行场景覆盖,两款战略新品的推出,是对全出行场景产品矩阵的进一步丰富。

值得一提的是,基于对海外市场的精准洞察,小牛电动海外市场销售表现持续亮眼,二季度海外销量攀升至28558辆,同比增长309.1%,其中,电动滑板车销量超过20000辆,创下历史新高。

在国内市场,两轮电车的传统玩家一般包括雅迪、爱玛、新日等。随后滴滴、美团、哈啰等互联网公司开始进军消费级两轮电动车赛道。如今像小牛电动这样海内外同步深耕的电车新势力加入,一时间好不热闹。

根据福布斯中国的梳理,以2021年两轮电动车市场为例,从销量和门店规模看,虽然小牛、哈啰、九号等这样的新手与雅迪们尚有不小差距,但已表现出相当的潜力。

图片来源:福布斯中国

在长期持续营销投入、渠道升级、产品革新之下,借助新国标带来的管理规范契机,电动两轮车行业已实现快速的格局集中;通过品牌建设、产品优化和产业链价值分配重构,头部和新势力企业正逐步摆脱单一价格竞争,将引领行业变革、拓宽盈利空间。

小牛电动为例,自成立以来深耕高端 电动两轮市场,通过高度社交化的互联网运营理念带来极强的圈层效应。小牛电动在国内 50 个城市设立粉丝俱乐部,定期举办活动,利用自有 APP 和社交网络逐步培育虚拟用户 社区,主打用户社交。不同地区用户可以在 APP 中进行互动,分享骑行经验和感受,形成具备圈层属性的社交文化,提升品牌认同度和用户粘性。根据灼识咨询报告,小牛用户 复购率高达 81%,净推荐值 41%,消费者满意度远高于行业平均。

而随着两轮车的电动化转型完成,在下半场的智能化竞赛中,小牛电动不断的以智能科技的硬核实力及创新低碳的品牌理念引领着两轮电动车行业向前。以今年8月初推出的新品SQi为例,苹果用户可以通过SIri对车辆进行语音互动,即可实现多维互联场景的无缝切换,全新的 V37N Cloud ECU 中央控制器对信息采集和算法进行了全面优化,高效整合车辆物联网与骑行大数据。 

中信证券在最新覆盖小牛的研报中表示:公司产品定义能力继续进化,明确看好左侧机。作为电动两轮车新势力,公司拥有行业领先的研发思路和产品定义能力,高端市场占有率领先,近期新品 SQi 及 UQi+的成功继续证明了公司的强大产品定义能力。给予 2023 年 20 倍 PE,对应目标价 16.4 美元,维持“买入”评级。

$小牛电动(NIU)$ #两轮电动车品牌市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