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品投资,未来无限好?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61回复:64喜欢:277
消费作为一个重要的行业分类,历来牛股频出,加上轻资产运营,高毛利率,自由现金流充足,与生活息息相关,业务易懂容易估算,优势龙头企业凭借品牌以及产业链的强势地位构筑起强大的护城河等优点,深受各类投资者的喜受。


        但是凡是被市场戴上光环的行业一定要小心对待,因为一定不便宜,好在现在市场的喜好集中在新兴产业上面,消费类龙头的价格还算合理,但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


        实际上消费品易出大牛股是有历史原因的,过去几十年因为人口增长,收入提升,行业集中度提高等原因,造就了消费品公司一支独秀,大幅跑赢指数盛况,那么未来这些因素会有那些变化呢?下面我就来聊一聊。


        当然消费品公司确实不错,我也非常喜欢,好的方面大家都知道,但我想说说不利的一面,保守的看待问题,一直是价值投资者尊守的原则之一。

一:人口因素
       从国际上看,1900年,世界人口只有16.5亿。联合国人口基金会显示全球人口在2011年10月31日己突破70亿。从国内看,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人口只有5亿4千万,2015年中国人口总数己达到了13.7462亿人。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内,受益于医疗等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人口平均寿命的提高,以及死亡率的降低,加上早期的高生育率,无论是世界人口还是国内人口都呈现爆发性增长,随着人口的增长,解决吃,喝,穿,用的消费也必然增加。这给从事消费类生产和经营的公司带来巨大的人口红利。但是到目前越来越多的迹象显视这一趋势己有发生逆转的可能。


       我们都知道维持世代更替的最低生育率水平是2.1,但是发达国家近十几年来远远低于这一数字,解决低生育率问题己经上升到国家层面,欧洲、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现实表明,解决低生育率问题非常困难。日本鼓励生育仅使生育率提高0.1多一点,不到1.4;俄罗斯重奖生孩子,千奇百怪的招数都用上了,鼓励生育力度世界第一,但生育率仅提高0.2多一点,目前仅1.4左右;韩国、新加坡鼓励生育基本没有见到什么效果,生育率仅1.2左右;加拿大、澳大利亚多生孩子的补贴就可以不用工作了,但生育率仅为1.5左右;法国1939年就成立了鼓励生育的专门机构"人口最高委员会",但今天生育率仅为1.9,还是因为移民的较高生育率。


       当前国内形势也容不乐观,近两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总和生育率仅为1.2左右,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总和生育率仅为1.22。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这一数字进一步下降到1.18, 根据人口普查资料,中国人口将在2018年、最迟在2020年开始负增长。以上种种让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几十年内人口的变化必然会对消费类公司产生影响,而影响很可能是负面的。

二:收入增长生活改善增加销量
        中国从1979年开始进行改革开放,在过去这33年的时间里面,平均每年的经济增长速度达到9.8%,堪称人类经济史上的奇迹。在1979年的时候,中国的人均收入只有185美元,比非洲国家平均1/3的水平还低。但是到了2012年的时候,中国的人均收入达到6100美元,成为一个中等偏上收入的国家。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一季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72元,同比名义增长8.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0%。快速的收入增长让国人告别了节约缩食的坚难岁月,随着生活质量大幅改善,以前很少使用,舍不得使用的各类消费品人均的使用量大幅增长,各类消费用品总需求量大幅攀升,刺激了各类消费市场的繁荣,甚至连汽车,住房这样大额消费也进入寻常百姓家。但是自从跨越了小康阶段,即使收入再大幅提高,很多必需消费品的人均消费量己无潜力打挖,有心的读者可以想一想,最近几年我们在纸巾,饮料,方便面等方面的消费是不是停滞不前了呢?几年前每月用量和现在是不是没有太大变化呢?随着人均使用量的提高,消费弹性大幅收窄。

三:行业集中度
        过去相当长的时间消费品类的龙头企业靠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增加营销费用,靠企业的强势地位排它性的占据商超的优越堆头,货架等手段不断蚕食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在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的过程中,行业龙头企业的销售收入不断攀升,带动相关企业的利润获得了高速的增长,企业不断做大作强。


        迄今为止,部分饮料,奶制品,方便面,瓶装水,食用油的市场集中度己高于50%以上,再向上提升的空间有限,尤其是部分行业集中度高于80%的品类,再想增加那怕一个点也是困难重重。
如图:


四:生活习惯向健康转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嵩尚环保,嵩尚自然的生活方式受到了广泛的认同。高糖,高热量的各类食品不再受市场欢迎。过去方便,快捷的各类消费品占据了家庭的各个角落,但现在为了健康宁愿麻烦,比如大家在聚会的时侯用鲜榨果汁代替各种饮料,自制各种蛋糕,点心。用食用碱代替洗涤用品等等,这必然对消费品类销量带来影响。

五:受宜通涨,提价空间
        从自从脱离金本位使用信用货币以来,通货膨涨一直如影随形,消费品一直受宜通涨,加上上述几个有利的因素叠加共震,频繁出现穿越时空,给投资者带来巨大回报的牛股也就不奇怪了,未来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依然存在。


        消费品类公司未来分化会很明显,一般消费品即便宜的,大众使用的,对于提升售价,提升毛利率往中高端发展有障碍,不能顺应未来中产阶层崛起的相关企业前景堪忧,比如方便面就很难往中高端发展,因为如果售价太高,消费者不如直接叫外卖,至少口感好而且能保证营养。最近康师傅,青岛啤酒,海南椰岛,黑牛食品业绩变脸也印证了这一点。销量上不去成长只能依赖于涨价,当然企业成长性不佳但只要ROE较高,靠分红维持高ROE水平,也是一笔好的投资但前提是买入时市净率不能太高。而像高端白酒,调味品类这样受益于消费升级的中端消费品可享受增量和涨价双重因素的叠加提升前景会好很多。未来因为健康的原因白酒消费量会下降,但因为消费升级高端酒的量会上升,市场会往少喝酒,喝好酒发展。海天这样的调味品企业也可以依靠产品往中高端发展而前景看好。



ps:关于喝白的问题我是这么看的,饮烈性酒肯定不利健康,所以人均饮用量未来是肯定会降的,这对中,低端酒非常不利,但一个民族的饮食习惯,源远流长,很难改变,尤其是重要的宴请,更是离不开白酒,这己经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当您遇到人生大事,宴请来宾,当您孩子高中一流大学,摆个谢师宴,或者多年的发小或同学聚会您很难想像不用白酒而用红酒或啤酒,未来不会像现在,重要聚会一喝几箱,未来一桌只需一到二瓶足矣,那么茅台,五粮液的机会来了,只有它们才能表达您的真挚情意,一二瓶和现在一桌喝一二箱价格差不了多少,所以未来高端白酒己变成营造氛围的最佳道具,非常看好,至于来时在家或朋友三二相聚红酒和啤酒才是用武之地,两者完全不冲突,大家想想结婚宴会上啤酒?去年有一次一朋友二婚在五星级酒店用自助餐招待,后来被骂成猪头,民俗文化有时候像山岳一样极难撼动

@今日话题@闲来一坐s话投资@我是腾腾爸@陈绍霞@价值at风险@草帽路飞@处镜如初@唐朝@黄建平@最后遇到你@Stevevai1983@gonewith_buffett@处镜如初



$上证指数(SH000001)$
$深证成指(SZ399001)$
$创业板指(SZ399006)$

全部讨论

2016-05-06 10:22

《全国酿酒行业信息》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白酒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5559亿元,同比增长5.22%;白酒产量1313万千升,同比增长5.07%;白酒制造业实现利税总额1279亿元,较上年增长3.93%。

========================

数据说话

2016-05-06 10:21

白酒消费量下降?资本市场上流传的谣言罢了

2016-05-06 09:48

潇洒的生活是民心所向。

2016-05-06 09:28

说的太片面。我知道的近几年参加婚宴,朋友们几乎都不喝酒了,喝红酒、啤酒的也越来越多,还有饮料。现在婚宴还有几个是为了去喝酒的?况且还有酒驾

2016-05-06 08:23

吃喝拉撒玩,永远不变的法则

2016-05-06 08:19

关注中高端消费品

2016-05-06 08:12

房价捆绑了大多数消费的钱,房价不降消费怎能起来

2016-05-06 08:07

通胀算进去…可以无限增长

2016-05-06 08:06

消费品的粘性,习惯,地域差,都会让企业在营销与产品开发上要大量投入,利润比有边际效益

2016-05-06 08:00

谢谢分享,既然提到双汇,屁股决定脑袋,补充几点个人拙见。1.双汇行业地位领先友商很多,国内现阶段无敌手,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企业,与类似行业地位的企业比较,双汇无疑低估。2.通胀预期,利好消费行业。何况有进口肉稳利,新产品拓市,结合市场地位领先优势大,业绩和利润增长逻辑清楚,实现可能性大。3.低波动区间。收购sfd后6年里价格波动区间约15~31,出现在13年,当年销售增长16%利润增30%,但行业地位没现在好,能让人关注的事件也没现在多,而且6年中最低最高价格区间1倍左右,波动比银行股都低,甚至低于有些垃圾债券的波动,属于股市奇葩。结合众多投研,如果双汇达到这6年银行股3倍多的波动区间,股价破历史底达到这个波动的可能有多大?股票投资很重要的不就是拿确定去博市场的不确定,双汇想象空间还可以,综合来看,如果能接受持有2年,双汇无疑现在就可以动手干了。以上是讨论不构成投资建议,有不同意见轻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