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2喜欢:0
能够可持续的提供高性价比的无差异化产品,背后的根源一般是规模效应,这也是一种护城河,但往往对应的是重固定投入的“苦”生意,不如靠品牌、技术壁垒或者行政垄断的生意来的“轻松”。但硬币的另一面,“轻松”的生意背后本质是对客户的剥削:品牌本质是“智商税”,技术壁垒是“能力税”,行政垄断就更直接是收税。从长期看,品牌可能会随客户认知改变(国潮代替崇洋媚外,高性价比“白牌”和渠道品牌崛起,就算是茅台其超越五粮液成为国酒第一也不过90年代以后的事),技术壁垒更是逃不掉被打破和颠覆的宿命(想想国产替代的历史,中国为什么被称为“工业明珠”粉碎机)。为客户提供性价比产品的生意长期更稳固,因为其护城河的加固过程(扩大规模摊薄成本,从而更具性价比)是跟客户的利益站在一起,而客户永远追求性价比$贵州茅台(SH600519)$ $伊利股份(SH600887)$ $中国海油(SH600938)$
引用:
2024-05-15 12:33
巴菲特和芒格都很厉害,但是巴菲特理解的护城河比芒格更深层次。
我可以举出几个例子。比如在costco和阿里巴巴这两个投资案例中,可以看出。巴菲特很不愿意投资商贸类型和制造业的企业,因为他早期投资过百货公司、制造业公司,包括伯克希尔这种纺织类公司,最后基本以失败告终。他认为制造业...

全部讨论

今天 02:01

网络效应也可以看做是一种规模效应——规模的扩大给客户带来更高的性价比(或者更佳的社交体验,或者更高的撮合效率),这些都比单边剥削客户来的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