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iPhone转发:21回复:104喜欢:212
巴菲特和芒格都很厉害,但是巴菲特理解的护城河比芒格更深层次。
我可以举出几个例子。比如在costco和阿里巴巴这两个投资案例中,可以看出。巴菲特很不愿意投资商贸类型和制造业的企业,因为他早期投资过百货公司、制造业公司,包括伯克希尔这种纺织类公司,最后基本以失败告终。他认为制造业和商贸企业的护城河是不够的,很容易被攻克。制造业说白了就是一个需要不断的添加机器、不断的研发产品跟上时代进步,资本支出巨大,整体差异化不够不足以建立起像某些消费品品牌一样的强大护城河,比如茅台苹果手机、可口可乐。同样的,商贸类型的企业说白了,就是靠性价比,从历史上很多业态变化就可以看出。大型商场代替了零售店、电商替代了线下零售、更便宜的拼多多替代了阿里巴巴、希音逐步在亚马逊的势力范围内攻城略地。这一切的一切说明了,商贸企业的消费者根本就没有忠诚度,谁物美价廉,消费者就买谁的,很容易就被攻破,维持低价是最难的护城河。所以巴菲特不投资阿里巴巴和芒格极力推荐的costco,乃至比亚迪都是他抗拒投资的类型,比亚迪属于偏制造业,消费行业属性还不够。巴芒投资比亚迪的时候更倾向于属于制造业,比亚迪品牌那时候在中国都不是大品牌,何况国外。从后视镜看,costco和比亚迪后来都成功了,但这个成功不是因为他们的高护城河,他们是抓住了行业转变的机会,能力强大的管理层,带领着公司员工艰苦卓绝的创造出来的,costco和比亚迪不就是革了传统零售和燃油车的命吗,那么后续会不会有更强大的业态来革costco和比亚迪的命?亦或公司发展离开了强大能力的管理层,或者组织架构某一环节出现大问题,护城河是否很容易就崩塌了?曾经有人戏谑,茅台即使让一头猪来管理,只要它不刻意折腾,也能维持公司运行。阿里最近爆出的基层审批员轻松在一年时间内贪腐1个亿,说明其内控是有严重问题的,怎样的标准才能够的上旗舰店,由人来审批就是有寻租空间的。刘强东都说过,京东哪天净利润率如果过高,那么京东也就快完蛋了!商贸企业本身的护城河就是靠性价比,已经非常清楚了!
在我的认知里,护城河就是差异化,包括品牌力、闭环系统、独家垄断、寡头垄断都属于差异化。这些差异化方式能举出很多例子,品牌力如茅台、五粮液、苹果手机,闭环系统如微软windows、苹果ios、腾讯微信,独家垄断如中国烟草,寡头垄断如中海油中移动等等。
这些公司并不是很容易就被攻克的,公司也就不会轻易丢掉利润。当然我并不喜欢投资移动、电信这种高资本支出的企业。这又回到商业模式的话题了。
回到主题,芒格应该是极力推崇一辈子就拿几家最优秀的企业的,他也认为这样做远比投资太多公司收益更佳,确定性更高。在这点上,前期的巴菲特买卖的公司数量还是不少的,捡烟蒂也是非常之多。巴菲特吸收了芒格的智慧,才会讲自己迅速从猴子进化为人。到具体选择公司的时候,芒格会投资costco和阿里巴巴就说明了他和巴菲特在护城河的见解上是有差距的。巴菲特除去全资子公司,在股权投资上的重仓股,苹果、可口可乐、美国运通美国银行穆迪、雪佛龙、西方石油等等,全部是以高经济商誉、低资本支出的百年企业为主(能源股除外,下面我单独写出巴菲特投资能源股、公用事业公司的原因),历史上被他抛掉过的有商贸类企业沃尔玛,诸多制造类企业,高资本支出的娱乐公司迪斯尼、派拉蒙环球,好几家航空公司,信誉变差的富国银行,慢慢平庸的日用品品牌宝洁强生等等,有商业模式变差、有品牌力变弱、也有管理人诚信变差的。留下的都是商业模式顶级、管理人讲信誉的公司。
能源类公司属于寡头垄断模式,虽然也是资本支出比较大的公司,巴菲特会下重注投资,我认为关键原因是不管是石油、天然气还是煤炭都是消耗品,用了就没了要重新挖掘,导致这种商品长期来说需求是不断增长的,所以公司的净利润长期来看是增长的。巴菲特就不会投资同是资源类的诸如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类的公司,这些公司的产品可以回收,导致新增需求的周期性太难把握。
巴菲特第一大子公司BNSF铁路以及下面的一长串公用事业子公司大体上都属于寡头垄断的格局,资本支出并不小,净资产收益率并不高,但优点就是稳定持久。所以早期的巴菲特资金量不是特别大的时候是不会去投资这些公司的。但是后期资金量太大了,当这些公司估值够低的时候,也将是一笔收益颇丰的投资。连巴菲特自己都说,我们的钱已经太多了,多到我只能选择这种净资产收益率不是特别高,但好在非常持久的公用事业类公司了。
另外任何一笔好的投资,价格是必须便宜的,如果付出了高昂的价格,必然拉低收益率。
$腾讯控股(00700)$ $苹果(AAPL)$ $贵州茅台(SH600519)$

精彩讨论

观天道行人事05-15 13:47

价值投资说白了就是投那些永远不会被取代的公司,只要有被挑战的可能就不是价值投资的标的物。

周记当铺05-15 13:10

苹果的品牌得靠研发,不然很快就要被淘汰。

漂舟踏浪05-15 14:20

巴菲特与芒格投资理念是有所不同的,巴投的公司讲究业务的护城河,芒格更注重人文因素,当年芒格认为王传福必成大器,与巴菲特拍桌子也坚定要投比亚迪。其实,芒格投资的不是比亚迪公司而是投的王传福这个人。古人l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我认为芒格的思想超越了巴菲特。

土狗先生05-15 13:39

出生的环境,持有资金的规模以及所处的年纪都会影响一个人的决策。想要让自己的资金规模暴增,就要重压还在成长过程中的股票。理智的投资者时刻准备跳船,巴菲特常有但芒格难寻。

理想现实结合体06-26 19:22

巴菲特对商业模式的要求更苛刻,护城河也要求更深。个人浅见他不投阿里巴巴,和COSTO,更直接的原因是他知道零售业的艰难,这与他早年投资百货零售业的经验有关。零售业卖的都不是自己的东西,比的就是谁的价格更低,消费者也很难谈得上什么忠诚度,一样东西谁家便宜在谁家买,这种商业模式本质上有缺陷,说不定今天风光一时的公司几年后就被其他公司颠覆了。但是不是一定不投制造业公司,还是有待商榷,比如其控股的非上市公司以色列的刀具公司,还有给飞机做配套件的公司都是属于制造业,但是护城河很深,巴菲特也买了。

全部讨论

巴菲特与芒格投资理念是有所不同的,巴投的公司讲究业务的护城河,芒格更注重人文因素,当年芒格认为王传福必成大器,与巴菲特拍桌子也坚定要投比亚迪。其实,芒格投资的不是比亚迪公司而是投的王传福这个人。古人l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我认为芒格的思想超越了巴菲特。

苹果的品牌得靠研发,不然很快就要被淘汰。

05-15 14:40

除了护城河,风口也一样重要,巴菲特从不讲风口。
想万科,万达舍的,这些有钱就能做的房子,不需要护城河,对风口一样能飞。护城河也往往只是一个时间框架内,相对长点而已,风口只是短点,实际都一样能飞

苹果如果定义为有护城河的消费公司,那这样的估值和高利润率是不可能长期保持的,只有创新不断的高科技公司才能保持足够宽的护城河,苹果乔布斯之后就没有推出成功新品(iPad也是乔布斯之前的规划),如果不是美打压华为,苹果颓势早现。巴菲特减持已经迟了。两年前减持还可以在微软等AI公司下点注,现在只有持现金等待机会。我估计巴菲特有意再增持富国银行,不过富国银行貌似不买账,自己大幅回购了。苹果作为没有增长的消费类公司,即使还有较宽护城河,也是不配得到目前估值的。

价值投资说白了就是投那些永远不会被取代的公司,只要有被挑战的可能就不是价值投资的标的物。

05-15 13:39

出生的环境,持有资金的规模以及所处的年纪都会影响一个人的决策。想要让自己的资金规模暴增,就要重压还在成长过程中的股票。理智的投资者时刻准备跳船,巴菲特常有但芒格难寻。

05-15 16:37

哈哈,日本商社呢?无非是看重估值和长期分红

05-15 13:35

我觉得国内没有品牌垄断,没有品牌能够天长地久,茅台也不能

巴菲特对商业模式的要求更苛刻,护城河也要求更深。个人浅见他不投阿里巴巴,和COSTO,更直接的原因是他知道零售业的艰难,这与他早年投资百货零售业的经验有关。零售业卖的都不是自己的东西,比的就是谁的价格更低,消费者也很难谈得上什么忠诚度,一样东西谁家便宜在谁家买,这种商业模式本质上有缺陷,说不定今天风光一时的公司几年后就被其他公司颠覆了。但是不是一定不投制造业公司,还是有待商榷,比如其控股的非上市公司以色列的刀具公司,还有给飞机做配套件的公司都是属于制造业,但是护城河很深,巴菲特也买了。

05-17 01:17

可口可乐的护城河是什么? 是差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