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37回复:79喜欢:6
原帖已被作者删除

全部讨论

2013-2017年,寿险行业高速增长。2018—2020年,行业陷入野蛮增长后的深度调整。非常不巧的是,在出现剧烈变动的同时(互联网环境,政府的政策环境,行业竞争加剧高管调整等),不可测的疫情不仅爆发且程度一再远超预期,使得行业所有公司都出现几度失控的局面。具体的体现,就是新业务价值轮流出现断崖下跌,公司不断调整销售预期,代理人流水严重。

但困难永远是暂时的,运气也会均值回归。同时,我们评估一家公司的价值,主要取决于未来。平安的未来价值取决于两个方面,第一,未来行业的蛋糕有多大,第二,它能分到这块蛋糕的多少。

未来行业的蛋糕,取决于居民收入,十年后,居民收入翻倍,保费就能复合增长百分10(根据其它国家地区的经验)。中国目前的GDP虽然很高了,但居民人均收入还非常非常非常低,所以,居民收入我是乐观的。

而中国平安经营企业的能力非常强。几年前,平安银行0.8PB,我重仓,逻辑三个: 第一,估值极低。 第二,中国平安做企业很厉害。 第三,平安银行是中国平安最核心的业务。 这笔投资非常成功。 平安银行转型,战略突破, 做成了零售银行,估值大幅提升,戴维斯双击,股价翻倍。而寿险是中国平安最核心的业务,且长期是行业做得最好的。(老总都被友邦2个亿挖走)

现在有人担心中国平安改革失败的,有两个误会: 1、保费销售低迷,是全行业普遍的现象。行业好转后,那么,平安是否改革成功,其保单销售,都会好转。 2、改革,是为了占据新一轮增长的高点。改革成功,那么,平安的增速会显著好于竞争对手。但如果全行业低迷,平安也很难成功,因为竞争对手在生存的压力下,会用各种方式进行竞争:比如重金挖人,比如同样的保单,竞争对手可以赚很少的钱。 

未来10年,中国平安的利润,大概率会从1500亿上升到3000亿甚至更多,所以,说中国平安的价值,我100元以下的中国平安,肯定是便宜的。(现在才1万亿的市值)所以,我认为,只要中国的经济能健康运行,那么,中国平安的投资策略,就是持有再持有,买入再买入。

2021-08-18 23:29

你这个问题,可以翻翻白菜近半年多的帖子,答案已经出来了,我是不会问这个问题的。
投资就像配天平,只有在最适合的时点介入,风险与收益的匹配才最合适,当然赢率决定于策略,这和风险偏好有关,怎样在收益与风险之间取得平衡才是王道,在股市一两年翻倍很容易,但想长期有稳定收益却很难。固守陈规的思维往往不见得取得很好的收益,与时俱进才能更好的适应市场,取得稳定收益。如果想介入,目前是底部区域越跌越买的策略是正确的,但也许要有个度,因为配置均衡是最好的稳定器。

赚再多也没用,又不是股东你的。

2021-08-19 10:13

平安的价值不是由他所处的行业决定的,它所处的行业无疑是赚钱的好行业。平安的价值,是由它收购的资产的质量所决定的,也就是由华夏幸福和北大方正之类所决定的。
我对平安的估值,也就是股价30-40比较合适。

2021-08-19 09:43

买平安还要花200块问白菜,建议你不要买了,实际上,其它股票你最好也不要买了。

2021-08-18 17:57

网页链接。刚好也聊到。简单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