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重构-做多中国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6喜欢:0

金秋九月,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除了九月初的几根大阳线外,还有两大黄金节假日在后面。感谢祖国也祝福祖国,改革开放40年取得如此骄人和可喜可贺的成绩,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同时,还带领了13亿人口奔向小康。作为90后,能够充分享受到祖国经济增长的红利,深感荣幸,我们享受到了小康与温饱,接受到了高等教育,在基本需求得到保障的同时,还享有一波造富的机会。

中国正面临下一个10-20年的高速发展期,目前处于转型的阵痛期里。中国制造变成“中国质造”和“中国智造”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随着物价和通胀的提高,原本的制造业必须把用人成本降下来,外加人工智能的兴起,低端制造于情于理也是会在发展过程里被取替的。我们可以在很多行业里都看到,优势和筹码已经在向中国集中了。人口红利已经开始分化,一二线开始追求品质和精神消费,三四线城市开始释放未被满足的消费需求,同时有一波新的阶层更替机会不停的酝酿。这就是一个好时代的开头,拥抱变革带来的蓝海和红利,坐拥核心资产的恒强效应,看好中国,加仓中国。

国运潮

80年代-90年代,我国开始经济开放,中国开始步入了经济腾飞的阶段,百业待兴,需求和消费开始被挖掘和释放,这是一个野蛮生长的时期。最早在浙江温州等地,开始了电子零部件的批发和组装,那时可以看到各种工厂、工坊甚至是家庭,都在全员加班,君不见院子里乘凉的孩童,只看到厂区里灯火通明不知疲倦的人们。回到广东沿海地区,最早的一批台商来到珠三角设厂,尼龙、PVC、电子厂应有尽有,进出口报关盲得不亦乐乎。那时的订单多到分身都接不过来,关口的货柜车大排长龙。为什么称之为国运潮呢?这些经济发展都是伴着国家的开放政策所带来的巨大红利,它不需要你精雕细琢,也不需要你考虑其他,只需要把手放在生产线上就可以了。

这一个时代造就了第一批中产和富人,同时造就了一批小康家庭。这是我们父母那代的时代红利,只要敢做只要敢闯,就可以混得温饱甚至更好。这是改革开放带给他们的巨大红利。这时候的特点是,不需要动太多脑子,只要肯干,就不会太差。

行业分化潮

90年代中期开始,不同的行业开始出现分化。第一批小康出现以后,人们的需求不仅仅是吃喝了,有了文化娱乐的需求和安居乐业的需要。这个时代应运而生的是手机、家电三大件、歌舞厅、超市、汽车等文化娱乐相关的行业,为什么说到分化呢?这个时候已经有了一批具有消费能力又未被满足消费欲望的群体,他们需要好的生活环境,需要享受空暇时期的时光。同时,全球步入了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浪潮,日本的电子产业飞速迈进,有了经济和科技的基础,这些商品才能被生产。

这个时代中,是百花齐放的时代。各行各业基本还是保持高速增长,部分享受时代福利的超前发展。这个时代想要快速跨越阶层就不是凭借着蛮干可以实现了,需要动点脑挑些行业竞争不大而且充分享受行业分化红利的行业,当时的上市公司和造富成功的人很多都是这部分行业的创业者。

千禧时代的新宠儿

跨入21世纪,全球互联网的风潮在兴起,马爸爸的湖畔会议还在耳旁,行业内的创业者也如雨后春笋般贸然而出。雅虎、hao123、网易等门户网站都出现在了人们的眼前,各类聊天软件、论坛一眨眼火遍了全国各地。同时还有一个行业,就是我们的房地产。至今接近20年,房地产依然是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

其实我们看到这20年来,行业的变化基本是随着国情、人均收入以及世界趋势变化而变化的。我们满足了温饱才会想着娱乐,想着满足自尊心和虚荣心。同时科技的进步也在紧跟着人们收入增长的步伐,同时代才有了大哥大、黑白屏和彩屏手机,同时也才有了电脑的普及。

城市群的分化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创造了更多优质的公共服务,吸引了大量次级县市的打工者涌入城市。那么涌入城市后,土地开始稀缺,有限的资源被占有,所以导致了确定性的资产涨价。住房是人口的刚需,商业地产更是核心,正因为稀缺和刚需,所以进入了上涨通道。而一旦资产有了价格浮动,投机和投资的嗅觉就会过来,因为资产价格的升高又会反过来让供给加大。供需两端的反复作用,让房地产的价格大幅上涨。同时,银行业也跟着房地产一起起来了。所以每个行业并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联系,而国家发展和人民收入的提升是最基础的东西,有了收入才会有更多的需求,才会有更多行业会发展。

承压下等待破茧的幸运儿

15年以后,可以说是中国经济开始趋缓的开始,而去年和今年,可以说是最差的两个年份。内需和出口增速下降,还有毛衣站的不确定性。反观这两年,最多的是法律与法规的发布,平时打开财经app,基本三天一指引半月一法规。A股市场的会计政策、法律法规是近十年更改最多的,有一点可以确认,国家要让以前的无序发展和纠错成本过低得到根本性的改变,以前退不了市的坚决退市,杜绝劣币驱赶良币的情况继续延续。

报道里,基本围绕着悲观消息,但是却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好的时代。为什么这么讲?没有哪个行业可以永远地增长,这是一个最大的逻辑。春夏秋冬、生老病死、初创成长成熟衰退,这些都符合最基本的世界观和逻辑。每一个行业都有它阴晴圆缺的时候,如果需要继续增长,必须有新的格局和逻辑。中国目前已经开始出现新的增长趋势,很多行业都已经可以看到苗头。这是经济发展到了一个程度,阶级开始出现分层,才会有的一个阶段。

医疗与教育

这两个是最大的赛道,基础逻辑是贯穿了人的一生,既是刚需也是发展趋势。先说教育,随着收入和年龄的增长,未来10年会是80和90后成为核心资产拥有者的时代。除了收入,他们的认知、观念、消费偏好与60、70后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一代人不仅重视孩子的教育,也重视自己的再教育和充电。

这里举个例子,为什么说教育越来越重要?90年代初中辍学去闯可以赚到钱,现在辍学去闯可能连生存都难。为什么?信息的普及和社会的流通,让信息差越来越小,哪都是红海。凭借一身蛮劲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所以哪怕是学历不高的父母也会让孩子努力学习。没有学历和知识,你的试错成本和时间成本会更高,让你在认知上就落后他人了。

再提到医疗,庞大的人口基数、基本的健康养生意识、老龄化的趋势和人均收入的提高,都奠定了医疗行业的新催生因素。经过了20年的教育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人才有了基数,同时拥有最庞大的人口,容易找到病例,CRO的行业就在逐步地从美国转到中国。现在的集采政策更是出现了新旧药青黄不接的情况,CRO的发展就更加地明朗了。

另一个是癌症的研究有了新进展,在不同器官和组织的癌细胞特征有了区别,靶向药的研发也进入了下一个阶段,这里的新药也在蓬勃发展。还有那庞大的老龄群体,他们对于药物的需求也是一个催生因素。行业的催化、监管的洗牌、人口结构的变化都奠定了下一个增长因素。

体育文娱

前公司投的一个体育项目,目前已经进入A轮了。当时去现场尽调的时候,接近20个教学点基本全部爆满,仅有一个是90%的入招生率。再看和体育有关的新闻,火辣健身、咕咚、keep等各类子行业的体育项目纷至沓来,不仅是孩子,连大人都开始注重体育运动。以前买一双球鞋都嫌贵的家长现在愿意花几千上万给孩子去参加体育培训了。这不仅是收入水平的提高,更是对全面教育、素质发展教育的一种认同。

腾讯音乐腾讯视频这些需要版权的文娱类APP,从免费进入付费,依然维持着很高的签订率和续订率,人们的法律意识已经提高,愿意为优质IP和内容进行付费。这在10年前是无法接受的事情。不管是电影、游戏、音乐和电视剧,人们都已经接受为优质内容付费的基本意识了。

科技5G

这个更是下一个时代的幸运儿,华为给出的一份报告,车联网、物联网、电子通讯、智慧医疗等将近10个子行业需要涉及5G。通讯革命带来的催生因素更庞大,反应迅速、定位精准是下一个时代的潮流。海康威视逐渐从天眼系统往雪亮系统,从看得见到看得懂过渡就可以作为一个侧面说明。这里还要提到人工智能,一些流程多、出错率高却缺少创造性的制造生产,未来都将由人工智能逐步替代。

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慧制造和智慧物流这些变化现在已经可以从很多地方看到了,平安好医生阿里的智慧物流仓、3D打印和新材料这些已经耳熟能详了。

消费零售

茅台大家是又喝又买,以前被不看好的中国制造已经走出国门了,在日本和美国都能看到茅台的影子,整个白酒行业已经从消费属性变成消费、轻奢加投资的属性了。除了时间的积淀,更是品牌和品质被认知和释放的过程。抛开茅台,我们的榨菜、牛奶和定制家居也是世界知名的。伊利已经是亚洲最大的乳企,格力和美的更是国内首屈一指的百强龙头,海天更是成为了调味品的霸主,永辉把永旺、乐天等外资品牌打得头破血流。

现在从消费升级转入消费分级了,每个不同的阶层都有对应不同的品牌崛起。如快餐饮食,一二线里是海底捞、三四线城市里是华莱士;如面包甜点,一二线是喜茶和定制蛋糕,三四线城市是小品牌的蛋糕连锁店;再如服装,一二线是定制西服,三四线选择七匹狼。林林总总,从消费零售这个领域你可以看到中国人的消费欲望不低,也有能力消费。特别是衣食住行这些最基本的消费行业,近十年在A股的涨幅都不低。

消费更是一种认知的透视镜,茅台16年中开始紧俏,然后稀缺,至今股价涨幅翻了几倍。挤出效应开始出现,资产开始追逐第二梯队的确定性,五粮液泸州老窖古井贡。认知不一定快于消费升级,但一定跟随消费升级。

拥抱确定性、看好中国

总结了几个行业,都可以看到中国处在崛起的黎明阶段。我们拥有最庞大的小康群体和中产阶级、最具性价比的高等教育群体以及最具增长潜力的未开发市场,种种细节都可以看到优势正往中国集中。目前战场以及往三四线城市转移,这8-9亿的人口是多大的增长潜力,大到可以影响外国的产品方向。我一直提出,中国最大的优势是市场,当市场大到一个程度的时候,话语权的强硬度非常大。因为握有现金的是大爷,大爷可以不买你的产品,但是你的公司不能不生存,就是这么简单。

在一级和二级市场都看到不少外资、产业资金和险资在逐步加仓中国核心资产,对比未来的时代和行业升级红利,目前的中国估值还太低了。良莠不齐的情况一旦被消灭,那么下一个快速增长期就会马上到来。行业政策趋严、经济增速趋缓、火车头换挡这些都是当下中国面临的痛点,一旦痛点消失,起飞的不再是雄鸡,而是浴火重生的凤凰。

乐观审慎,辩证看待。这是我对中国后面发展的八个字,拥抱确定性、拥抱新变革和新格局带来的时代红利,让财富随时代滚雪球般增长下去。逆转思维、熬过阵痛并持续做多中国。

@今日话题 #做多中国#

全部讨论

2019-11-11 11:37

今天格力电器可以买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