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奇帆今天演讲:集群化生产模式在疫情时期凸显了竞争力,城市群的红利高达数十万亿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1喜欢:7

 

“当前我国城市化率已超过60%,各类城市正由各管各的发展阶段迈向都市圈和城市群发展阶段,特别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等地区已经开启了大都市圈,城市群的发展过程,其中的红利将高达数十万亿级。”

 

“我们有些地方核心城市是1000多万人口,第二层级的城市人口只有100多万,这个比例是1:10,就像个大齿轮和一个小齿轮直接啮合,不是磕碰了,就是无法正常的传递。”

 

“从目前复工的情况看,那些产业链相对完整、产业集群自成体系的地方,恢复速度比那些两头在外、高度依赖国际供应链的地方要快要好。这些地方的电子制造相关产业的配套零部件往往80%在本地,是一小时到两小时的半径内就能通达的地区式生产。这种集群化生产模式降低了从全球采购零部件带来的风险,在疫情时期凸显了竞争力。”

 

“如果仅仅是一个行业里的一个产业链,一个企业的产业链形成集群,那还是单薄的。如果能够把一个行业里全世界最重要的5个企业,这5个企业的每个企业的上中下游的产业链,5种类型都能够集中在这个地区,有希尔顿宾馆,也有喜来登宾馆,同类的企业能够成群,这样就有条件把同类产品、同类企业扎堆落户,形成集群,这样就有可能“东方不亮西方亮”。”

 

“我们现在中国的物流成本是GDP的15%,而国际上物流成本是一个国家GDP的7%左右,所以我们物流成本显然偏高了。”

 

以上,是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原重庆市市长黄奇帆,今天在中国区域经济学会、郑州师范学院、河南省高校智库联盟联合举办的第三届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高层论坛上,就“抗疫背景下我国特大型城市建设”这一话题,分享的最新精彩观点

 

黄奇帆认为,各类城市正由各管各的发展阶段迈向都市圈和城市群发展阶段,而城市群的发展过程,其中的红利将高达数十万亿级。

 

他谈到了城市群需要重点建设的地方、城市集群化的优势,以及当下还存在的挑战和解决方案,聪明投资者整理了演讲全文,分享给大家。

 

很高兴参加第三届国家中心城市高峰论坛。按照会议的主题,我想就这个问题从4个方面谈一点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



城市群建设应成为扩大内需重要抓手

发展红利高达数十万亿级


城市群是人口大国城镇化的主要空间载体。当前我国城市化率已超过60%,各类城市正由各管各的发展阶段迈向都市圈和城市群发展阶段。

特别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等地区已经开启了大都市圈,城市群的发展过程,其中的红利将高达数十万亿级。

 

因此接下来不管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围绕一些中心城市高质量建设,都市圈城市群应当成为我们新形势下扩大内需,提振经济的一个重要抓手,而这需要高瞻远瞩的做好规划布局: 

一是合理布局中心城市功能集聚区。任何大城市都有居住、商务、产业、科教文卫、基础设施和生态休闲娱乐等功能集聚区,在布局上应该结合城市地形地貌和人文特色,按照大连通小分部的原则,实行多中心组团式的策略。

 

每个组团内部都配建上述功能设施,但要分类布局,相对集聚,互相配套,各个相对独立的组团之间,通过城市快速路、轨道交通等互联互通。

 

这种板块特色鲜明,整体效益优化的现代化大都市,能够有效疏导人流、物流、资金流,促进城市资源优化配置,提升基础设施利用效率。

二是科学安排城市群内部功能结构。世界知名的城市群一般都有如下几个特征:

一是城镇化率在70%以上;二是大中小城市规模协调,相邻城市人口比例大多在1:5以内。

 

我们有些地方核心城市是1000多万人口,第二层级的城市人口只有100多万,这个比例是1:10,就像个大齿轮和一个小齿轮直接啮合,不是磕碰了,就是无法正常的传递。

 

总而言之,大中小城市之间的功能传递和要素流动,要有一定的比例协调,城市功能布局合理,分工明确,产业优势互补,这是第三。

第四,大中小城市之间交通网络方便。总之,在城市化的发展当中,要做好这方面的事情。

第三是规划完善区域综合交通网络,都市圈、城市群要形成有机整体,综合交通网络是血管系统,要重点建设以下4个交通:

 

一是承载区域枢纽功能的大交通,包括铁路、机场、港口通道等,这是城市群提升辐射带动能力的基础要件。

 

二是承载各城市之间联通功能的交通,如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快速干道等,是城市群的动脉血管。

 

三是承载市民日常出行功能的城市内部交通。通过城市道路、地铁轨道和公交场站建设,确保城市平均车速达到每小时30公里,高峰时段不低于每小时15公里。

 

四是承载各种交通方式衔接过渡的换乘枢纽。这些交通基础设施影响城市运行效率和区域地位,对助推城镇化极其重要。这是我讲的第一方面。


 

积极构建垂直整合的产业链集群


这次疫情造成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断裂,引起了广泛关注和担忧。

 

从目前复工的情况看,那些产业链相对完整、产业集群自成体系的地方,恢复速度比那些两头在外、高度依赖国际供应链的地方要快要好。这些地方的电子制造相关产业的配套零部件往往80%在本地,是一小时到两小时的半径内就能通达的地区式生产。

 

这种集群化生产模式降低了从全球采购零部件带来的风险,在疫情时期凸显了竞争力。这种在一个地方垂直整合的产业链集群与传统的水平分工区别在于,产业链上的企业尽管还是国际化水平分工,但不再是广泛分布在地球每一个角落,而是选择合适的地区,在一小时、两小时、三小时的车程半径内,大体上就是50~200公里的半径内,形成整个产业链上中下游70%以上的零部件半成品集群化生产基地。

 

这不仅可以使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之间的资源要素实现有机整合,避免行业内供需错配, 使供给更加精准有效。还能通过产业链条上生产技术和工艺的良性竞争,推动企业不断创新,促进优胜劣汰,延长产业的生命周期。

 

更具现实意义的是能够有效降低物流成本,补齐创新短板,形成核心竞争力。

具体方式上,在城市群内要推动三种集群。

 

首先是某一个行业制造业的上游中游下游的集群,比如说汽车产业,一辆汽车有上万个零部件,要形成汽车产业的支柱和体系,就要把上中下游,从原材料零部件产业到各种模组的百分之七八十要实现本地化生产。

 

比如说电子产业,一个笔记本电脑有1000多个到2000个零部件,就要几百上千家零部件企业集群在一个地区生产,从集成电路到液晶面板,从印刷线路板到机壳,各种关键零部件要能够实现本地化。

 

其次是促使同类产品、同类企业扎堆,形成集团。如果仅仅是一个行业里的一个产业链,一个企业的产业链形成集群,那还是单薄的。

 

如果能够把一个行业里全世界最重要的5个企业,这5个企业的每个企业的上中下游的产业链,5种类型都能够集中在这个地区,有希尔顿宾馆,也有喜来登宾馆,同类的企业能够成群,这样就有条件把同类产品、同类企业扎堆落户,形成集群,这样就有可能“东方不亮西方亮”。

 

否则,如果一个世界级的企业,在你这个地方生产,订单多的时候,可能今年的进出口有高增长,明年他如果丢了几个大单子,就可能出现-20%、-30%的增长,这样就会使这个地方的经济大起大落。

 

如果形成了同类产品的同类企业,形成了3、5个产业链的集群,即使有个别龙头企业遇上困难,你遇上困难,可能它反而增加了订单,这样就形成一个整体平衡稳定、持续向上的健康发展状况。

 

第三,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形成集群。任何一个工业产业链,在发展中,它的新产品开发过程中,会有许多从事研发设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知识产权应用等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为之配套,这就涉及创新链条的延伸。这方面,有条件的地方应该积极创造条件,促进此类产业在本地集聚。同时在产品销售过程中还会产生结算和物流等环节。

 

比如,产品在全球销售、在全国销售,就会使得与结算物流相关联的各种服务型企业集聚扎堆,围绕着制造业集群来布局产业链,这种集群背后往往是各大企业集团的销售中心和利润中心的集聚,是价值链的整合,是地方税收的重要源泉,理应全力争取过来。

 

所以,在制造业的产业链上,往上走是服务业的产业链,往中间走是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链,往下游走是销售清算结算的服务型产业链。所以服务型的上中下游也应该有个配套机制。


 

提升区域要素市场化配置效率


一个超级大城市,一个城市群,就应该是一个要素市场的集聚中心。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仅建立了极为丰富的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像土地市场、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技术市场、数据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也得到了发育,并茁壮成长。

 

与商品市场中有千千万万的品种、规格、性能的商品不同,要素市场一般品种相对单一,场所和平台相对集中,往往具有资源优化配置功能、维护市场秩序功能、集中竞价的功能、资金枢纽的功能和大数据汇集的功能。

 

成功的要素市场,前提就是能够在业态上做到三个集聚:

 

一是交易量的集聚。一个要素市场往往能够集聚区域内或者全国的这类要素80%以上的交易量。

 

第二是交易的会员单位、中介机构等各类企业的归集和集聚,全国的、区域的,各种中介机构都要集聚到你这个城市来。

 

第三是物流通信的枢纽集聚功能。作为一个成功的要素市场,理应有完善的通信基础设施以支撑要素市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基础条件。

 

基于此,要素市场的效率往往决定了一个经济体的运行效率,成为国家和国家之间、地区和地区之间的核心竞争能力体现,相较于普通经济体,那些拥有全球要素市场、有影响力的经济体,竞争优势会更为突出。

 

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国家要素市场在运行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存在着4个问题。

 

行政干预过多,市场化运作不畅,资源配置效率不高,整个要素市场发育不足等4个问题。

 

最近4月9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构建更加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的体制机制的意见》,提出了许多措施,属于生产力集聚型、资源优化配置型的改革,是培育区域经济发展新动力的重要举措。

 

比如针对土地要素,文件提出深化产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等等。这些措施不仅有利于城市盘活现有利用低效的工业用地,促进腾笼换鸟转型升级,有利于降低企业用地成本,还能够使大城市反哺大农村,增加农村居民的资本、财富收入。

 

再比如说劳动力市场,文件提出要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实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的户口制度,不仅将直接改善进城农民工待遇,促进农民工变市民,还有利于在现有基础上延长有效劳动时间,增加劳动供给,释放潜在人口红利。

 

落实好这些措施,有利于提升要素流动性,每年都有可能产生上万亿的改革发展红利,有利于为区域发展增添新的活力和动力。

 


持续改善区域发展营商环境



疫情之下,广大企业承受重压,需要各地及时出台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从长远看,打造国际化、法制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是各地方工作的共同任务。

 

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广度、深度和高度都会进一步提升,集中体现在自贸区有望扩面提质,服务业进一步扩大开放,以及数字经济引领经贸规则制定等等方面,对此有条件的地方应结合自身实际,积极争取先行先试的政策支持,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为中国进一步开放探索经验。

 

用我们的开放来遏制和反制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的做法,用我们营商环境的改善,进一步遏制和反制所谓的从中国撤资这种概念,用进一步的市场开放来遏制和反制和中国脱钩的那些荒谬论点,打造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在地方政府层面应按照竞争中心同等待遇的原则,公平对待各类企业。

 

尽管这在认识上容易统一,但实际操作中往往千差万别。疫情之下,政府机构更应在办事细节上付诸实施,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以规则公平确保竞争公平。谁在这方面率先塑造出公平信誉。谁将赢得下一轮外资资本竞争的青睐。

 

此外,还要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当前大国之中唯有中国成功控制了疫情,发达国家一些创新成果,希望能到中国进行转化,以收获中国庞大的国内市场带来的产业效益,那些知识产权保护有利的地方,将是吸引这类成果落地转化的首选。

 

打造便利化的营商环境,采取各种措施,降低各类隐性制度成本和显性成本,比如物流成本,我们现在中国的物流成本是GDP的15%,而国际上物流成本是一个国家GDP的7%左右,所以我们物流成本显然偏高了。

 

要采取措施:

 

一是将铁路引入规模以上的开发区,打通铁路运输最后一公里,使我们的铁路运输规模达到整个交通运输量的20%左右,现在10%不到,这个比例加大是可以降低成本的,因为铁路运输成本是公路运输成本的1/3左右,比航空运输成本要低得多。

 

二是发展公路和铁路、水路和铁路、航空和铁路无缝对接的多式联运。

 

三是优化企业的园区布局,促进产业在空间上相对集聚,节约上下游之间的运输成本。要采取措施将这些年投入巨资建设的铁路高速公路,港口机场的综合利用效率发挥出来,以更为便利的运输体系将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由现在的15%降低到10%以内,长远来说应该达到国际的平均水平7%左右。

 

如果我们把上述工作做好,区域经济的营商环境将得到极大改善,无论国际环境怎么变化,本地区的竞争力、软实力、创新活力都将继续存在。


 

总结:抓好这四个方面协同发展

是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根本之道


以上就是我今天讲的值得重视和注意的4个方面。

 

如果说城市群都市圈的空间架构和规划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大脑和中枢,那么城市的快速路、轨道交通、高铁、航空港等基础设施,就是区域发展的脊梁骨;垂直整合的产业链集群,就是区域发展的五脏六腑;要素市场就是连续区域全局的神经系统;营商环境就是体内微循环健康运行的重要依托。

 

上述4个方面构成了区域经济的有机体。疫情冲击之下,各地要抓好这4个方面的协同发展,好比强建了区域性的有机体,我想这将是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根本之道。今天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全部讨论

2020-07-10 21:32

黄还是比较有水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