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上涨并不意味着电车真香了!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出品丨股市动态分析

作者丨李兴然

2022年3月9日,威马汽车创始人兼CEO沈晖在其新浪微博发文,称随着油价高企,加电要比加油来得更加省钱,“5年10万公里计算,加电比加油节省8万多,足够买四个LV或者爱马仕”。所以,“快来加电吧!”

笔者最近刚好看到过易车原创节目出品的《易车横评》第33集——《30万油电大战!极氪、福特电马、特斯拉团战3系!》,仅看单公里补能费用,不由得感叹电车真香啊!

然而电车真的那么香吗?带着这个疑问,笔者又去查了下另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保值率,结果恰恰相反,电车真的不香。

其实,保值率以及每个人的用车条件、环境以及喜好都不一样,这些都会影响到最终的用车感受,是一个多因素问题,可不仅仅只是单公里电费/油费的问题,油价涨了,并不意味着电车就真香了。


单公里补能成本:电车碾压油车

从下面这张来自易车横评的补能测试图可以看出,即使在北方冬季低温的环境下,在同样时间、气温、路况的情况下,无论是大热的洋品牌还是自主品牌同价位车型,在充电站补能的使用成本(含充电期间的停车费)都远低于同级别的油车代表——宝马325Li。

来源:易车横评

要知道,这还是春节前的油价,当时95号汽油价格才8元出头,而现在已经迈入9元时代了,油车的使用成本只会更高。

另外必须注意的是,油车除了燃油成本,保养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例如每次常规保养必须换的机油、机滤等,电车就不用了,而电车需要更换的刹车油、轮胎等,电车一样都少不了。

更何况,在一线城市,油车指标是真难获取啊!

这么看下来,电车是真香!

还犹豫啥,买买买?


保值率:油车远强于电车

然而,电车真的那么香吗?

答案是:否。

在用车成本上,还有一项重要的指标不要忘记了,那就是保值率。笔者有个同事2008年购买的一辆本田雅阁八代,从未出过事故,在2019年初竟然还能卖出8万元,11年的老车,保值率居然还有40%左右。

而电车情况如何呢?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与精真估二手车大数据平台联合发布的2022年2月中国汽车保值率报告显示,中国汽车市场电动汽车的3年二手车保值率为51%,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3年二手车保值率平均为61.3%。

相比之下,即使在自主品牌排名前15中保值率最低奇瑞,其二手车3年保值率也有58.9%,在这个排名里,电车代表只有蔚来能挤进前15,其保值率超过61%,位列第7。

关于新能源汽车保值率低的原因,外界普遍认为这是因为市场远远还不到成熟的地步。

一方面,新能源汽车本身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北方漫长的冬季会极大影响电动汽车的续航,充电设施不可靠、无法安装家充桩和燃油车占用充电位置的情况也是全国性问题。

就像《易车横评》节目测试的那样,在北方气温零度以下的城市路况下,几台电动汽车的续航基本都是“打骨折”。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家充,在瑟瑟的冷风中等上一个小时给电车充电的体验是多么糟糕。而且电车充电的频率,远比油车加油的频率要高,这意味着油车加一箱油5分钟,而电车车主可能要在寒风中充电两次甚至更多。

来源:易车横评

另一方面,大多数二手车商没有资源和能力对电池性能与价格进行精准的检测和评估,导致他们对于二手电动车并不积极。

笔者认为,以上都是造成电车保值率低的重要原因,但根本的一条还是电车升级换代频率远快于油车,因为电车更偏向于遵循摩尔定律。大家可以试想一下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情况,消费者通常不愿意花高价去买一台二手手机,那他会愿意花高价去买一辆已经快速迭代的二手车吗?

而油车由于发动机、变速箱等技术演进更慢,这造成车型的迭代显然慢,如果不是刚好碰到换代或者中期大改款,一辆2021款的油车,和一辆2022款的油车,实质上几乎没差别。


结论:香或不香,不只取决于油价

回到文章开头,先不论沈晖说的8万块足够买四个LV或者爱马仕对不对,“5年10万公里充电比加油省8万块钱”这句话本身就有前提:电费不涨、油价不跌

这个前提,谁能保证不会变呢?毕竟仅仅两年前,负油价这样不可思议的事情都曾发生过,而去年下半年,全国多地区限电的现象才仅过去半年。

作为消费者,车辆的使用体验是多因素决定的,保值率以及每个人的用车条件、环境以及喜好都不一样,这些都会影响到最终的用车感受,是一个多因素问题,可不仅仅只是单公里电费/油费的问题,油价涨了,并不意味着电车就真香了。

作为二级市场的投资者,也不能仅仅因为油价涨了,就想当然地认为新能源车会卖得比预期还好,相关公司业绩就一定会超预期地好,这种线性思维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