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手中的强度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回复:2喜欢:0

这里专门以300作为案例,因为+20cm少了很多打板资金参与所以会更好识别一些。纯干货。

随着量化的介入,现在短线博弈已经从以前的比较复杂变成了非常复杂。大部分有热度的票都难免会被量化盯上并且这批资金已经组成了市场上很重要的一环,一味的避免与这批资金碰撞难免会错失很多机会,所以应该还是更加积极的去迎合新的节奏和新的市场环境。

这里还是先来反思一下怎么才是最好赚钱的方法。之所以能赚钱是因为买盘>卖盘,增量带来的是买盘的增加,持筹者锁仓则代表卖盘的减少,两者互相作用推动股价的上涨。而现在量化充当的是什么角色呢,当然这里指的是做t的那一部分游离资金,我觉得它们的正面意义在于:给股价带来更剧烈的波动,快速洗盘,然后吸引风偏更高的资金进入。

回归主题,关于换手整理票(换手率在10以上做平台的票)分为两类,一类是往渐弱的方向换,反应到盘面上就是:1、头一天大阳线,次日就直接按深水。2、盘中冲高回落频繁,中途承接不住。3、波动的越来越小,成交量也越来越小。另一类则是往渐强方向换,呈现出的正好相反:1、大阳线次日不会按深水,即使是有低开也能很快的拉起来。2、盘中拉高之后承接很好,基本上回落不会超过1/3然后就开始震荡。3、成交保持相对稳定,起码不会太缩量。

上述其实都是盘面的一些表象,内在的还是“给股价带来更剧烈的波动,快速洗盘,然后吸引风偏更高的资金进入”,当然对于我个人而言,(1)可以定义大部分强与弱,(2)可以选出渐强和次弱。(3)看个人喜好,因为震荡,成交量不减少,盘口的博弈就会更激烈一些。

当然如何在强中选出更强,和更暴力的一段,可以在上述基础上再加入拉升的强度作为观察指标。拉升强度我定义为单批大买单能够把股价拉升多少。因为换手票本身就是分歧很大的,加入拉升强度之后就会更好的识别当下大家对于股价的共识。比如这样:某股前一日成交量已经是9亿了,次日早盘第一批大单就轻松将股价拉到+13。

对比起来某股这种机构式的拉升强度就相对会弱一些,虽然都是换手走强,但是拉升强度都没有超过+1

当然还有这样的,拉升强度在+7,但是没承接住。

引入拉升强度是为了说明,选择做换手票的突破时,最好选择拉升强度更高的,视为更强。当然方法也不一定是百分百对的,比如这周在1120上吃的亏,其实都是这么选的股,而且时机也卡的特别好,结果大阴线当天早盘冲高没走错亿。

当然,总结的都是外在的模式,我觉得识别换手中的强度与是否能够走成阶段大牛的关系是必要不充分条件,换手转一致拉升强度很高的不一定能走成大牛,但是大牛在启动时拉升强度一定不低。从拉升强度还可以想到很多,比如拉升的时机、比如放量的时机等辅佐这个拉升强度的指标,我也尝试不断在实盘中进行训练,减轻复盘和看图的压力,进一步优化这个体系。共勉

全部讨论

2023-06-11 16:22

总结看图的意义是为了减轻沉浸在盘面的时间,而有更多时间站在终局思维思考最核心的问题:1、股价的上涨究竟是自身价值重估还是市场风偏重估。2、这个预期还能支持多久。这才是非常有趣的

2023-06-11 14:46

兆龙周一反包,继续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