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喂大脑:吃少点,吃好点

发布于: 雪球转发:34回复:86喜欢:188

文/CxEric

“今天吃什么?”

作为一种碳基生物,我们每天都在为“吃什么”而困扰,因为食物关系着情绪、活力与健康,为了选对食物,我们甚至还会寻求营养师的建议。

但对于大脑的食物:信息——我们就没这么用心了。

每一天,从睁眼到睡眠,我们都会遭遇海量的“信息流”冲击:它们以声、光、味和情绪的形式,进入眼球,震荡耳膜,拨动心弦,乃至刻写我们的大脑皮层。

在这个过程中,信息既提供思考素材,也参与构筑我们的心灵。

就如西谚所言:

You are what you eat. You are what you read.

然而,我们往往对信息这一“食物”不加挑选,经常放任大脑“胡吃海喝”。

今天要读什么文章、看什么视频、听什么节目,开什么会、跟谁聊天——我们往往不假思索,任由习惯、算法和随机性越俎代庖,替我们决定每日餐单。

至于这些信息是否有营养,是否为我们所需要——我们往往缺乏最基础的质疑。

或许,大脑饮食也应该听从营养师的建议:少吃一点,吃好一点。

01

什么是信息?

目力所及,耳力所闻,皮肤所感,甚至抽象的氛围与情绪,似乎都可以称为信息。

大多数时候,我们无法挑选每日汹涌而至的“信息流”,就像我们无法挑选今天的新闻、天气、位置、工作和人际关系——我们最多是被动地感受它们,然后决定态度和处理方式。

但某些时候,我们有权决定一些信息是否“登场”。

至少,正在阅读的你可以决定:关注或取关某公众号、下载或卸载某APP、浏览什么网站,听哪个音频,进或退哪个微信群,读什么书、参加什么社群,今天要跟谁待在一起。

这一个个挑选动作,营造了我们的“信息环境”,也决定大脑每日进食的是什么信息。

当你有得选,不妨让大脑吃好一点;当你有权拒绝,不妨让垃圾信息离远一点。

如果在现实中,有一个人时常让你焦虑不安、自我贬损,远离他是一种很自然的抉择,但这往往涉及复杂的限制条件——你怎么远离你老板?

但如果一个自媒体时常向你贩卖焦虑呢?嘿,取关它可不需要任何成本。

故,你不妨自问一下:“我真的需要看这些吗?”“看了一段时间后,我感觉良好吗?”

如果答案皆否,那放弃它吧。

你始终有选择权。

吃少,吃好;读少,读好。打造健康信息流,从取关公众号开始。

02

在育儿这件事上,据说有一条重要的原则:

尽量满足孩子的need(需要),而非尽量满足孩子的want(想要)。

这是因为,孩子经常会搞混这两件事,以为自己想要的就是需要,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就是不需要。

有时,孩子会想一次吃两罐巧克力糖;有时,孩子会拒绝刷牙、吃药和换尿裤;有时,孩子需要一个拥抱和夸奖,但他却不曾向你开口请求。

正确区分孩子的“需要”与“想要”,引导孩子理解这两者的差异,有选择性地满足——是每个父母的一门必修课,

然而,成年人也经常搞混“需要”与“想要”:盲目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不知不觉间,忽略了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

记得有人说,善待自己、对自己好其实是一种能力。

那么,能够正确区分自己的“需要”与“想要”,就是这种能力的一种表现形式。

当然,这也是一种智慧——像对待孩子一样,善意地对待自己、培育自己。

如果说,忽略真实“需要”,盲目追求自己的“想要”,已经不算明智;

那更傻的做法,可能就是追求别人“觉得你想要”、别人“觉得你应该要”的东西。

饮食是如此,阅读也是如此。

所以,

我真的需要看这么多新闻吗?

我真的需要刷这么多短视频吗?

我真的需要那么频繁地查看股价吗?

——我们往往连这个问题都忘了问。

03

短视频的算法推荐,可能是这个时代最糟糕的“信息投喂”系统。

因为它精准地掌握了你的胃口,却丝毫不关心信息的营养价值,也不顾虑你可能存在信息过载的风险。

算法,只关心你是否看得足够多、刷得足够爽,能否贡献更多的停留时间与互动指标。

这就好像,一些青春期(中二)男生,会掷下豪言壮语:我要天天吃麦当劳,吃一整年也不腻!任何一个家长,都不会把这句话当真,也不会允许他这么干。

但算法会。

算法,会引导你看一整年的游戏回放,看一整年的网络段子,看一整年的电影剪辑,看一整年的擦边。
只要你还能看,它就还能推。

无穷无尽,海量供应。

但当你刷了半天,回想下刚才看了什么?多半是一脸茫然。

大多数短视频的信息质量低得惊人。

说到底,算法只关心,你是否want;算法不关心,你是否need。

我不否认,人有吃垃圾食品的权利,毕竟这是生活乐趣之一;但至少,在吃垃圾食品的时候,我们得知道自己正在干什么。

毕竟,我也爱吃麦当劳

04

那么,有好的“信息投喂”系统吗?

有。纸媒时代,高品质的报纸杂志,就是一种优秀的“信息投喂”系统。

当你阅读一份高品质的报纸杂志时,你实际上是在进食一顿信息大餐。

这顿信息大餐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有好厨师(记者、编辑),不仅在于有人负责品控(有人对事实、质量负责),还在于有美食家为你拟定餐单(挑选当期选题)。

因而,当你挑选报纸杂志时,你除了是在挑选他们的出品质量,也是在挑选他们的阅读品位。

这种“信息投喂”系统,很好地克服了读者的“挑食”倾向:不仅仅给你看你想看的,还给你看你应该看的——且,对质量有要求。

曾有一位媒体前辈说,新闻是什么?新闻,就是读者应知而未知的事情。

我觉得这个解释颇为精辟,重点是读者“应该”读的,而不仅是“喜欢”读的。

报纸杂志是好东西——芒格也会同意这个观点。

在1998年的一场演讲中,芒格曾说:“大多数软科学专业学院应该更多地使用最好的商业刊物,比如说《华尔街日报》、《福布斯》、《财富》等等。”

理由是,“这些刊物现在都非常好,可以承担飞行模拟器的功能:它们报道的那些事件往往有错综复杂的原因,我们可以让学生试着用各个学科的知识加以分析。”

在2014年每日期刊股东会上,曾有人问:我们年轻人每天应该读些什么?

芒格的建议是:“一定要读一份主流的报纸,一定要选一份新闻采编质量高的。”

不知道哪份中文报纸可担此重任?

05

行文至此,我不得不尝试回答一个难题:

什么是好的信息?什么是高质量的信息?

这就像问:什么是好的食物?

这多少有点因人而异。

例如,巴菲特曾说,他期待得到的信息要符合两个标准:一是重要(important),二是可知(knowable)。

如果一件事不重要、不可知,请忽略它;如果一件事很重要,但却不可知,也不要浪费精力——譬如说,未来的货币政策,明天谁要乱丢核弹,等等。

投资者如能聚焦在重要、可知的事情上,就会获得认知上的优势。

这可视为巴菲特的“好信息”标准。

在我看来,一个好的信息,应该有助于你看清事实,让你的主观世界更好地映照客观世界。

例如,格雷厄姆论述的,“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就是一个非常高质量的信息。

因为这句话点破了股票的“真相”:股票的本质是公司的所有权;购买股票,实质是在买入一家公司。

从这句话出发,我们可以推演出价值投资的大部分原则与方法。

同时,这句话也提供了一种心态上的突破,帮助投资者脱离扑朔迷离的K线图迷阵。

相反地,互联网上的很多流行信息,本身就充斥着错误、虚假和欺骗,只含有极低的“事实”含量,这些大概可称为低质量信息。

还有一些信息,虽然好看热闹、挑动观众神经,实质上只是情绪式的呐喊,也谈不上什么好信息。

06

再举个物理学的例子。

费曼曾问:假设有那么一天,地球发生巨大灾难,把已有的科学知识悉数摧毁,只剩下一句话,让侥幸活下来的人传递给子孙。什么样的句子能够以最小的字,包含最多的知识呢?

费曼认为,这句话应该是:“一切东西皆由原子构成。”

费曼说,“原子是什么呢?原子是很小很小的粒子,永远不停地动来动去。个别原子之间,若稍有一点距离时,它们会互相吸引。但一旦受到外力积压,彼此因而靠得太近时,又会互相排斥。”

“从这一小段话,加上一点想象跟思考,你就能够了解自然世界的极多事情。”

这是一句很高质量的信息,既解释了世界的真相,又提供了走向其他众多知识的路径。

当然,你可能会觉得,这个高质量信息……嗯……不好吃。

07

另一种衡量信息质量的标准,是观察信息的“保质期”——你没看错,我说的是“保质期”。

越长保质期的信息,价值就越高;

越短保质期的信息,价值就越低。

例如,

今天的股价走势,到了明天就毫无意义;大部分的新闻,明天就没人愿意再看;下一季度的业绩预测,再过一个季度就作废。

但是,某行业的商业模式、经济机器的运作原理,乃至你对生意的看法、对人性的理解,却可以一直发挥作用,让你更好地观察、理解这个世界。

甚至,在“幽默”、“搞笑”这件事上,我们都可以发现“保质期”的存在:

大部分的网络梗,到了春晚就只剩下尴尬;大部分的搞笑短片,一周后就没人爱看。

相反地,周星驰、卓别林的电影,却一再有人看、有人哈哈大笑——他们创造了真正“高质量”的东西。

高质量的信息,更可能抵御时间的侵袭——我必须坦白,这个观点抄袭自游牧人基金创始人Nick Sleep。

在2012年合伙人信中,Nick Sleep写道:

“信息就像食物一样,也有保质期。毕竟,下个季度的收益在下一个季度之后就毫无价值了。正因如此,扎克和我评估一家公司时最看重的是保质期最长的信息,其中权重最高的是接近公理的信息:在我们看来,它是价值最高的信息。”

如果要说,信息和食物有什么不一样的话,那就是信息不像食物一样有质量标准。

食物经常会被标注“脂肪含量”、“营养成分”;但大众媒体中流行的信息,却不会标注“事实含量”、“虚构成分”。

08

在评价信息质量时,我发现经常会有三个误区。

一个是,我们会将信息的“获取难度”,误以为是“信息质量”——越是隐秘的消息,越高质量。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热衷于打探小道消息,热衷于与董事长董秘交流。

但是,一个信息难获得,不代表它有质量;一个信息公开可得,不代表它没有价值。

譬如说,如果你要理解贵州茅台的投资价值,所有必需素材都可以在网上找到,而且是在2015年以前就已经“唾手可得”——你并不需要自己跑一趟茅台镇。

难点不是信息,而是理解信息的能力。

另一个误区是,我们经常会将“热门程度”,误以为是“信息质量”——越是多人支持的信息,就越高质量。

因而,我们往往高估热门歌曲、热门视频和热门观点的价值;当我们也支持热门信息时,从众心理还会赋予我们一种虚假的安全感。

譬如说,买入热门股票;譬如说,相信“房价不会跌”。

最后一个误区是,我们经常会将“事实”与“观点”混淆——明明只是某人的预测,某人的一厢情愿,我们却误会它是事实,甚至以此作为立论基础。

例如,“地表最强”、“生态化反”、“绝对不会跌”、“某股N元以下就是送钱”——这类说法也许很好听,但要记得,这不过是一种美好期待、一种预测。

是否事实,你需要自己核对。

结尾

当我第一次读到Nick Sleep将信息比作食物后,我感到新奇、有趣,于是在脑海里,断断续续地推进这个思想实验——这就是这篇文章的由来。

就像现代人的饮食问题,普遍不是缺乏食物,而是吃得太多、营养不均衡,从而引发各种健康问题。

我发现,在“信息摄取”这件事上,我们也存在类似的情况。

今天,我们拥有海量信息,可以无止尽地刷新闻、刷短视频、刷社交网站、刷朋友圈,股民可以在任何地点,一周五天、一天四小时不间断地观察股价走势。

但我们很少质疑:我们真的需要看这么多吗?我们看的东西,真的有质量吗?

没有意识到信息有质量差异,没有意识到自己有挑选的权利,导致我们日复一日地在吞服低质量的信息。

过瘾是过瘾,但不一定是健康的信息摄取方式。

偏食、乱吃东西,是会搞坏肠胃的;如果刷太多短视频,不知道会不会变笨?

就我有限阅历而言,我发现智者都有一种化繁为简、看清本质的能力,但更重要的是,他们会管理自己的“信息环境”,尽量不给“繁”出现的机会——让每日遭遇的“信息流”保持简单、纯净,对自己有益。

老子说: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有些事物,你减少它,反而会增益;你增加它,它反而会减损。

老子又说:少则得,多则惑。

我觉得,在摄取信息这件事上就是如此:你读得太多,你反而理解越少;你读得少些,你反而明白更多。

王小波写道:你这么大喊大叫,害得我一句也没听见。

NIck Sleep说:“你要有信心,不要相信那些胡言乱语,不要听它们。”

注:王小波那句话我是凭记忆写的,在网络上没找到出处,故此处存疑。

— END —

精彩讨论

C4Cire04-02 20:58

两年前,我就试图写这个题目,但笔力不足、思考不够,横竖写不出来。最近重新思考了一轮,终于写出来啦!
希望自己没写一堆垃圾信息。
另,这一篇,可以看作是我对《禅与摩托车》、《更富有、更睿智、更快乐》、游牧人基金合伙人信 的学习报告、读后感。

LoveKonan04-22 07:27

我觉得短视频传播的是情绪,而且效率很高。但我需要的是能够做出几年后看质量仍很高的决定。短视频往往是减分的 - 花费的时间,挑动起来的情绪,不利于决策。生活中,我禁掉了所有能看短视频的东西。可能几个月会花上几个小时看一看,娱乐一下。

C4Cire04-18 19:47

滴滴

LoveKonan04-18 17:25

前阵子读得这篇文章。非常好!读的过程中,就感觉这篇文章倾注的心血不少,看到下面评论,果然Eric酝酿了很久。
读什么,和吃什么,对于不再年轻的我非常重要。就像投资,买的时候,基本胜负已分。
二十岁的时候,还可以胡吃海喝,什么投资方式都试试。现在不行了,主观和客观都不允许了。
一个对我自己的观察:有效信息摄取的速度,不限于读的速度,而取决于写出来的速度。
写得很慢,所以,也就不再贪多。

全部讨论

04-02 20:58

两年前,我就试图写这个题目,但笔力不足、思考不够,横竖写不出来。最近重新思考了一轮,终于写出来啦!
希望自己没写一堆垃圾信息。
另,这一篇,可以看作是我对《禅与摩托车》、《更富有、更睿智、更快乐》、游牧人基金合伙人信 的学习报告、读后感。

前阵子读得这篇文章。非常好!读的过程中,就感觉这篇文章倾注的心血不少,看到下面评论,果然Eric酝酿了很久。
读什么,和吃什么,对于不再年轻的我非常重要。就像投资,买的时候,基本胜负已分。
二十岁的时候,还可以胡吃海喝,什么投资方式都试试。现在不行了,主观和客观都不允许了。
一个对我自己的观察:有效信息摄取的速度,不限于读的速度,而取决于写出来的速度。
写得很慢,所以,也就不再贪多。

请教国内高质量的报刊杂志有哪些呢?

04-03 09:41

我近年才意識到,以前的年代主要是"缺乏",而我們這個年代主要是"過剩",我們不缺信息、不缺好吃的食物、不缺漂亮的照片、不缺好看的影片、不缺好聽的音樂、不缺電郵,觀乎我們的信息環境、食物環境,甚至相簿、音樂資料庫、電子郵件信箱、手機裡的應用程式、房間裡的物件,很多時候都是出現"過剩"。反而,我們缺乏心靈上的"滿足感",因為"滿足"的門檻被逐漸提得很高。甚至反而,我們有時會為了want的東西,忘記了need的東西。化繁為簡,成為了這個年代生活的一項重要挑戰。

跟你做朋友应该是极好的事情,投资路上有像你如此理性的朋友,太幸运了

04-17 20:37

You are what you eat. You are what you read.

04-02 11:34

有专门的书籍吗?还是最近在看游牧人基金创始人Nick Sleep相关材料有感而发?

04-02 15:44

雪球高人真是多,学到很多东西。

04-02 11:25

看后完了,好像更理性了一点点。
You are what you are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