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股真退市了怎么办?

发布于: 雪球转发:16回复:47喜欢:85

今天是个值得记录的日子,中概互联ETF净值跌破1元。自2017年上市,5年多时间,最高净值曾达到2.57元,如今回归起点。

昨夜开始的这波中概股大跌,原因是美国证监会公布了一份名单,认定5家公司为有退市风险的“相关发行人”,引发了市场对中概股在美退市的担忧。有不少读者问,我把来龙去脉和影响给梳理一下。

1. 中概股为什么会有退市风险?

起因是美国在2020年通过的《外国公司问责法案》,要求外国发行人连续三年不能满足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对会计师事务所检查要求的,其证券禁止在美交易。

要想符合检查要求,核心是PCAOB要获得审计底稿,而审计底稿中可能涉及商业秘密和敏感信息,中国公司要想提供底稿,按规定需要国内相关部门批准才行。

《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出台后,我们证监会的表态是,愿意通过监管合作解决问题,希望能达成一个协议,双方配合来完成检查。但美国想法是不希望我们干涉,到目前为止,双方还没有达成共识。

2. 美国公布的5家公司名单是怎么回事?

这次公布名单,是法案实施的正常步骤。根据实施细则,从2021年年报开始,就要检查了。现在中概股进入了年报披露期,披露后如果美国证监会认为不满足PCAOB的要求,就会被加入名单。

首批加入名单的5家公司,是百济神州百胜中国再鼎医药和黄医药、ACMR盛美半导体,随着后续更多的公司披露年报,可以预期会有更多公司被加入名单。

加入名单暂时不会退市,要3年连续都被加入名单,才会被退市,所以最早可能的退市会在2024年。

3. 未来事态会如何发展?

乐观情况:双方监管达成一致,最终协商解决问题,最终退市前至少还有2年的时间。我们证监会的最新回应是:“近一段时间,中国证监会和财政部持续与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开展沟通对话,并取得积极进展。我们相信,双方通过共同努力一定能够尽快作出符合两国法律规定和监管要求的合作安排,共同保护全球投资者合法权益,促进两国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悲观情况:2年内无法达成一致,那么连续3年达不到要求的在美上市公司,可能被要求退市。

4. 中概股退市了怎么办?

退市后有3种路径。

(1)上策:转到其他市场上市,比如港股或A股。

近期已经有很多美股上市公司回到香港来上市了,也是为了防止将来在美退市的风险。在中概互联的10大权重股中,腾讯、阿里巴巴、美团京东、百度、网易小米快手携程,9家均已经在香港上市,只有拼多多尚未回归。

如果未来它们在美股退市,由于港股和美股ADR可以自由转换,且两者的价格联动,在美交易的ADR将转换为港股继续交易,投资者可能需要承担小额的转换费,但不太会影响股票的可交易性,持有的股票也不会因为退市清零。

部分原来在美股持有中概股的外国投资者,可能愿意继续来港股持有,但肯定也有一部分,因为各种原因只愿意投美股,那就会被迫卖掉中概股的仓位。所以即便转换市场能继续交易,也会造成部分投资者的流失,股价就有下行压力。

(2)中策:私有化退市。

大股东发起私有化要约,收购全部的流通股,将上市公司变为私人公司,之后再谋求到其他市场上市。通常,大股东提出的私有化价格,会高于当前的市场价格,有利于股价上涨。当要约正式生效后,股价往往会维持在略低于要约价格的水平,直到回购完成。

比较经典例子是奇虎360,下图是退市前的K线,我标出了几个关键时点。收到要约后,股价跳空上涨,但这时候要约只是意向,后面还有变数和各种审批不确定性,因此无法保证后面股价会不会继续跌。随着后续逐步推进,至最终达成私有化协议,股价已经上升到了要约价格77美元附近。之后就是提交股东会审议、监管部门审批,股价也随要约是否能成功的预期而震荡,最终都通过后退市。再之后就是360回到A股,借壳江南嘉捷上市。

对投资者来说,这个方案没有回港上市友好。虽然私有化价格会高于市场价,但中概股已经跌了这么多了,在低位被私有化回购,以后不能再继续投资,总不太划算。但至少投资者能以比市价高的价格,把钱拿回来。

好在权重大公司通常也不会这么干,因为私有化要筹集的资金太多,保留上市地位也有利于公司发展。估计只有那些没能回香港上市,市值又比较小的股票,才会选择这条路。

(3)下策:接受退市

如果公司找不到其他地方上市,也筹不到钱私有化,那就只能接受退市了。这对所有人都是最差选择,公司丧失融资能力,大股东财富缩水,投资者持仓无法再交易。还有2年时间,凡是正常还想继续运转的公司,都不会主动选择这条路,最后可能就是一些本来就已经僵尸股的企业会这样。

小结:目前看来,大部分权重中概股都已经备好了上策作为后路。如果2年内双方监管无法达成协议,那主要风险将是损失部分只愿意投资美股的投资者,导致港股供给增加,需求不足,从而估值下降,这也是目前中概股下跌的原因。

5. 中概股还能不能买?

这就属于主观判断了,各人都有各自的答案,在股市里,很少有什么机会是不需要承担风险的。

我的答案就是我愿意继续买,除了随股价下跌加仓看好的中概股外,我每周定投3000元的久聪指数增强组合,里面也含有中概股基金,随跌随买+随时间买同时进行。

其实现在愿不愿意买,核心就在于是否认可公司的业务模式。价格已经没什么好说的,估值已经非常合理,像这次美国的法案的影响,如果未来继续跌,最终的效果是让部分美股投资者因为投不了港股而被迫卖出,那实际上就是挤出了他们带血的筹码,对能捡便宜的投资者来说,则是低价的好机会。

一个利空事件,如果不影响公司的经营,而只影响价格的话,那就是在创造机会。

如果愿意买,现在可以优先买港股,省去将来万一退市转换的麻烦,同时也要做好两件事:

(1)限制中概股在自己总资产中的仓位上限。防止万一看错、公司最后真不行了的风险。

(2)分多步加仓。可以每跌一定幅度买一份,要把自己的钱分配在一个较宽的可能跌幅区间里,慢慢买,不要怕买不满就涨起来。能买到多少是缘分,手里有钱有加仓计划的时候,可以极大的缓解焦虑,现在能拿得住比买得满更重要。如果每个月有持续的增量资金,还可以选择隔一段时间定投一次。

我给自己中概股设的仓位上限是20%,目前大致有9%左右的仓位,除了定投之外,看好的股票就跌10%左右加一次,还有很多可以慢慢加。真加完就装死,之后继续安心每周定投久聪组合,把最坏情况先想好,也就没那么多焦虑了。

精彩讨论

地热的面纱2022-03-11 16:02

不得不说,这是我看到的说的最明白的一篇文章,给楼主点赞,辛苦了

旅队长2022-03-12 06:42

已经不是这么简单的退市风险下跌风险,而是一场金融战争。外资在美股持续打压中国概念股,逼迫美国资金卖出中国概念股买入美国公司股票,从而引导A股港股外资跟盘卖出中国股票,从而达到资金回流美国的目的,所以几天前就说,中国急需一次大涨,通过大涨吸引外资回流。让所有回流的外资都踏空。

全部讨论

2022-03-11 16:02

不得不说,这是我看到的说的最明白的一篇文章,给楼主点赞,辛苦了

2022-03-12 06:42

已经不是这么简单的退市风险下跌风险,而是一场金融战争。外资在美股持续打压中国概念股,逼迫美国资金卖出中国概念股买入美国公司股票,从而引导A股港股外资跟盘卖出中国股票,从而达到资金回流美国的目的,所以几天前就说,中国急需一次大涨,通过大涨吸引外资回流。让所有回流的外资都踏空。

2022-03-12 08:01

这件事大概率能协商解决,乌俄事件能对国际环境重新评估

2022-03-11 17:38

拿的住比买得满更重要!

2022-03-14 17:43

其实回归港股就可以了  GJD可以在港股注入流动性 不需要去美股

2022-03-12 13:58

美国总干缺德事,损人不利己。

2022-03-12 11:59

外资不计成本抛售,会不会是鬼子为以后禁止买卖我们的股票做准备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长期(5年以上)来看,股价终究会贴近公司的内在价值,中概50主要成分股长期毫无疑问的具有不错的投资价值。但短期会损失一部分境外资金,加上港股的流动性偏弱,承接能力需要一定时间,因此短期下跌的可能性依然较大。目前估值已经进入买入区间,因此坚定的先买入港股通相关基金。若是真的看好腾讯阿里,可等局势稳定之后买入中概50.

2022-03-11 15:51

退了换地方上咯

2022-11-16 09:13

感谢分享知识!随跌随买+随时间买同时进行,这个策略经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