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一周观点前瞻!分析师给出板块布局策略[22/09/13]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国盛证券-《市场回顾(9月2周):继续高切低,人民币“守7”》

一周要闻点评:A股高低切继续,人民币汇率新低

本周A股回暖,低估值延续涨势,受“北溪-1”天然气管道关闭问题刺激,周初以能源品为代表的上游板块强势,另一方面,国常会继续强化稳增长政策加码预期、地方“一城一策”继续深化,基建、地产及后周期板块集体回暖。本周人民币汇率贬至2年来新低,鲍威尔言论的持续鹰派引发美债收益率持续走高,增大人民币贬值压力,而国内基本面预期仍弱也产生一定拖累。

宏观要闻:1、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至6%;2、国常会部署加力支持就业创业的政策,拓展就业空间,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和经济新动能;3、8月出口增速大幅下降,低于市场预期,进口同比较上月有所下降;4、8月新增信贷规模不及预期,但较上月有所改善,居民中长期贷款偏弱,居民短期贷款同比多增,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大幅多增;

5、8月CPI、PPI均低于预期和前值,通胀压力缓和。

A股行情复盘: A股回暖,低估值集体走强

指数与风格:指数全面上涨,中证500领涨,新高个股比例回升。风格层面看,“北溪-1”天然气管道关闭问题刺激上游资源大涨,稳增长政策加码预期带动基建、地产及后周期板块集体回暖。

行业表现:多数上涨,房地产、煤炭和有色金属涨幅居前。领涨指数:近20日上证指数占优,煤炭、房地产、石油石化领涨。估值跟踪:A股估值回升,行业估值分化程度小幅收敛。

海外行情回顾:全球股市多数上涨,A股表现居前全球股市:重要股指多数上涨,A股表现居前。

美股市场:三大股指全面上扬,可选消费、材料和金融表现较好,成长、小盘风格相对占优。

港股市场:指数小幅下跌,原材料业、地产建筑业表现相对较强。

大类资产表现:人民币汇率新低,海内外风险偏好回升

绝对表现:商品价格多数上涨,欧洲能源危机问题进一步发酵,产能受限刺激工业金属大涨;鲍威尔持续鹰派之下,美债利率回升,人民币贬值压力加大,汇率创2年新低。

相对表现:中美利差扩张、德美利差收窄,海内外风险偏好回升。

风险提示:海外波动加剧;宏观经济政策超预期变化;监管政策超预期扰动。

招商证券-《招商研究一周回顾》

招商研发宏观组与策略组重要观点回顾摘要:

宏观组。

1。我们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大类资产配置的宏观场景为经济加速回升且政策持续宽松,在此场景下,权益和债券资产均有不错的机会。基于股债收益比的视角,权益资产配置价值高于债券资产。人民币汇率虽然短期仍有一定的贬值压力,但年末外贸企业结汇量季节性上升后,贬值压力将随之下降。商品价格可能以结构性机会为主,房地产投资低迷对冲了基建投资需求反弹对商品价格提振,商品的主要投资机会是农产品、沥青等房地产投资影响不大的商品、传统能源商品以及新能源上游原材料。

2、未来数周美联储态度或仍偏鹰,9月FOMC后FED或再度转鸽。1)美国8月失业率反弹,其中非耐用品制造业反弹明显。Q4欧洲能源紧缩可能对美国能源密集型行业产出有提振作用,下一步的关键在于服务业的供需变化方向。2)尽管经济增速两个季度为负,美拜登政府此前在新闻稿中援引SahmRule作为失业率尚未指向经济衰退的论据,如果失业率连续三个月回升至4.0%附近水平,政策上需要开始应对经济衰退。3)6-7月拜登支持率一度跌破阈值40%,美联储短期政策节奏会考虑政治诉求。8月就业数据公布后9月FOMC加息75BP概率仍为60%。但中期选举前夕,联储有望为平衡资产价格而转鸽,年底结束加息也将是大概率。

策略组。

1、A股中报的积极变化体现在:1.非金融A股毛利率具备企稳的可能,尤其是中下游行业毛利率具备改善空间。2.A股所面临的费用压力或将延续缓解趋势。3.资本开支现金流边际改善,部分行业体现产能扩张意愿(汽车、建材、有色、电新等)。4.部分行业利润下行趋势趋缓,不排除未来具备较大的利润反弹空间(如地产后周期行业和农业)。隐忧信号包括:1.价格因素将会加剧A股收入端增速下行,未来工业品价格中枢下移仍对收入端带来压力。2.Q2绝大多数行业产能利用率不足;进入三季度后,由于区域疫情反复、海内外需求放缓、企业限电等多方面因素叠加,可能部分行业仍然会面临开工率不足的困难,从而进一步牵制企业利润修复。3.新老能源类盈利增速高企,考虑到较高的盈利基数,尤其是部分产品价格继续上行动力不足,新老能源类业绩增长中枢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回落,不过其中具有较为明确产业趋势板块的盈利仍具备一定的盈利韧性。根据下半年社融和经济复苏强度,行业配置可以从“新机车“和“银房家”两个方面来布局,同时也需对于年末可能发生的风格切换密切关注。

2、今年以来俄乌冲突、高温干旱等原因导致欧洲能源危机持续升级。9月3号俄方宣布无限期关停“北溪1号”。从欧元区能源结构来看,以煤、石油、天然气为主,占比分别约为35%、27%、24%。俄罗斯为其主要的能源进口国,北溪1号是俄罗斯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最主要管道。此外2022年夏季欧洲遭遇了罕见的干旱高温天气,对能源电力的供应带来冲击,核电、水电供应均锐减,进一步加剧了欧洲的能源电力危机。危机升级除了直接推升石油、天然气、煤等能源的价格之外,预计对新能源产业链、化工、粮食、交运等板块都将带来影响,推荐关注新能源、油运领域需求提升以及工业品、粮食出口替代的机会。

海通证券-《借鉴地产和移动互联网看新能源》

核心结论:①产业周期:人口年龄结构决定地产周期,智能手机渗透率决定移动互联周期,目前新能源车渗透率才25%、光伏风电发电占比才11%,新能源产业周期尚未走完。②盈利估值:地产和移动互联高增长阶段,相关产业链PEG中枢在1附近,目前新能源车PEG在0.5左右,估值还不高。③配臵和交易:目前新能源产业链基金配臵和交易热度较高,但参考地产和移动互联周期,只要景气度还在,高热度维持较长时间。

产业周期:新能源还处在快速渗透阶段。对比05-10年地产周期和10-15年移动互联周期和19年至今的新能源周期这三轮股市行业周期,人口年龄结构决定地产周期, 智能手机渗透率决定移动互联周期,而新能源车还处在快速渗透阶段,风电光伏在能源领域占比正逐渐提升。技术进步是新能源大规模发展应用的基础,随着新能源汽车向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新能源车产业有望从硬件制造逐渐向软件和生态演变。政策的支持也进一步加速了新能源产业的渗透。目前光伏、风电的装机量和发电量,距离政策目标都有一定差距。

盈利估值:新能源基本面向上,估值不高。产业周期决定了股市行业的基本面,从地产周期、移动互联网周期来看,产业景气度向上时,相关行业基本面上行,估值中枢抬升。而产业周期结束后,相关行业基本面开始走低,估值中枢下降。目前新能源产业链基本面向好,估值压力不大。22Q2新能源车和光伏风电产业链的归母净利累计同比增速明显高于全部A股。往前看,新能源产业趋势尚未结束,新能源产业链企业盈利还有望持续高增。估值方面,新能源车和光伏风电板块PE估值的阶段性高点出现在21年8月,此后新能源产业链盈利高增推动估值持续消化。

配臵和交易:新能源高热度可能持续。基金配臵方面, 05-10年地产周期和10-15年移动互联周期中,基金对地产、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的配臵力度均较大。交易热度方面,根据“成交额占比-总市值占比”,可以发现05-10年地产链、13-15年移动互联网交易高热度持续。观察本轮新能源周期,基金对新能源产业链的配臵力度也在不断加强,20年以来新能源产业链交易热度明显上升。借鉴地产和移动互联产业链演变历史,景气周期还未结束时,相关产业链的基金配臵和交易热度都持续在高位。

风险提示:历史表现并不代表未来。

以上内容由萝卜投研app整理发布,专业研报尽在萝卜投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