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价值千万的故事

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1喜欢:0

这是一个由真实事件改编的故事。如有雷同纯属扯蛋[俏皮]。话说五百年前……好像扯远了点,重来,话说A股自2000年以来一共经历过两次有“份量”的大跌(也许叫涨跌更合适),一次是08年的金融危机,一次是15年的千股跌停。本人有幸经历了后者,最近翻财报,发现一个有意思的事情,感觉可以作为一个财富案例来聊聊,值得学习和思考。这个故事是关于汾酒的,2015年由于整个股市非理性下跌,很多股票甚至跌去了90%,汾酒也是其中之一,从当年的最高价13.72跌至最低价2.23(复权价)差不多打了1.6折。2015年7月8日,山西汾酒的控股股东发布了一份公告:“维护汾酒股价稳定,坚定发展信心的倡议书。”倡议的内容大致是因股市整体非理性大跌导致汾酒股价也大跌,而且股价远低于公司的内在品牌价值,为了维护全体员工和股东的利益,特倡议集团全体员工在二级市场增持公司股票:集团副职以上干部两天内增持不低于2万股;集团助理干部增持不低于1.5万股;正、副处级干部增持不低于1000股;并号召全体员工积极买入公司股票。详细内容放在下图,也许当时这只是个“政治任务”,员工“被迫”买入的,也有可能确实是公司内部一致投票通过员工“自愿”增持的。不管当初因何而起在今天看来都是多么幸福的一笔。

你以为故事到这里就结束呢!NO,精彩还在后面,我们接着鬼扯。

2015年7月9日山西汾酒开盘价2.69元,收盘4.95元,当天股价差点翻了个倍,不知道买入的这批员工是否一直坚持持有至今,按今天的股价算当年如果投入10万,8年后的今天增值近100倍,摇身一变成了千万富翁。带着这个好奇心,又去挖了挖财报,果然有戏。接下来看两张图,第一张是2015年底的管理层持股明细,第二张是2022年底的管理层持股明细,两张一对比发现有一个名字特别显眼,董事会秘书王涛,财报显示2015年底持有1.5万股(也就是7月9日发公告那次增持的),到2022年底持有9.1万股(其中5万股来自股权激励,2.6万股来自利润分红),按今天的股价9.1万股约等于2200万市值,然后我们再看看当年管理层从公司获得的税前年薪,其中最高的是28.33万,王秘书11.06万(还在其它公司兼职可能存在部分其它收入)并不算高,22年财报显示是71万,8年税后收入总和估计不会超过500万。

2015年底持股明细

2022年底持股明细

2014年汾酒业绩大幅下滑,年中董秘辞职,年末董事长、副董事长辞职,王秘书是在2015年3月接任董事会秘书职位的,上任没几个月就遇到股灾,“被迫”买入1.5万股,反到“因祸得福”。同样是员工,有时候财富的差距就是在不经意间拉开的,一个人想靠工资致富?怕是很难!长期增持优质资产才是普通人的财务自由之路。至少王秘书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在管理层持股明细中还有一个人,韩建书曾任汾酒总经理、副董事长(现已离职),他是我所了解到的唯一一个在早年自掏腰包大量买入自家公司股票的管理人员。韩总在2008年那次大跌中首次通过二级市场买入了8000股,2009年又增持了22200股,2011年分红送股后变成了60400股,可惜的是自那以后就一直减持,减持价格基本在20元以下,至19年离开的时候剩余28500股。如果当初没有减持持有至今加上分红送股市值也超过2000万了,减持的原因有很多,也许是为了改善生活,或购置不动产,或丰富其它资产都有可能,但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能认识到一点,就算是公司的核心管理层也不一定对自己公司的未来充满绝对的把握。

所以这个故事中的案列告诉了我们两个道理,其一股价不可预测,公司的业绩一样难以预测,就算核心管理层本人也一样对未来充满未知,不然管理层(明知业绩大增)不会轻易卖出手中的股份,因此作为普通投资者只需要尽量做到以足够便宜的价格买入优秀的企业即可,至于企业是否便宜或优秀在于你个人对企业的了解与判断,模糊的正确胜过精确的错误,过于计较利润是增长10个点还是15个点将会得不偿失,就像门口进来一个人,你一眼就能看出他是胖子还是瘦子,不需要知道他的准确体重。如果投资一个公司时,你连“胖瘦”都看不懂,那么最好不要贸然参与;其二财富的创造仅靠出卖时间是几乎很难实现的,即使每周在餐厅拼命工作80个小时,也不可能发财。想要获得财富就必须拥有资产,这个资产一定是在你睡觉的时候还能够为你赚钱的东西。

全部讨论

2023-11-15 18:41

很好的跟踪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