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线心电图

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5回复:10喜欢:4

人心随着行情摇摆。

最近一周雪球又开展了有关杠杆的大讨论,众多大v纷纷表态杠杆是毒物。我觉得原因是什么,无非就是这一周跌的肉疼了,特别是有杠杆的。舆论的导向就是变化的那么快,在国庆期间大v们还在一致看好年底吃饭行情,说反弹会继续[滴汗],然后美股带跌了a股舆论一下子就变了。

其实说起杠杠,有些人说“早买一套房,少奋斗若干年”,你买房时杠杆大约是三倍,是远高于融资买股票的。只不过是买房的时候,一来不存在追加保证金,二来买房的人能坚持持有房子这个资产,而房价之前中长期看基本都是牛市,最后你都靠更高的杠杆赚钱了而已。甚至可能靠高杠杆赚了钱,却不知道钱是因为在房价牛市里上高杠杆赚的。三来,买个房子你自己住,不会天天算亏了多少,要卖掉,持有资产的心态也就平和了很多;而买股票,天天能看账户余额,交易股票也比交易房子容易的多,就在亏钱的时候能难以淡定的持有啦。

遥想几年前,2013-2015上半年小盘成长股火的时候,靠坚定地吹几个票火了一批大v。比如,GT周,跟我走吧14(PS:这两个人都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风格,其模式正好符合一段时间a股市场的偏好,买的股票在涨,又擅长营销,所以就火了,人品嘛不做评价)。当时的主流论调是小市值有更高的成长性,而大蓝筹们都是日薄西山夕阳产业,增速很低,因此未来只能是十倍市盈率左右那样的估值了。那几年你持有大蓝筹,的确是难以跑赢创业板的,尤其是2013年和2015上半年,想必当时持有大蓝筹的投资者也比较煎熬。2015年那时火的是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教育,在线医疗等等,代表是东方财富,同花顺,全通教育,卫宁软件等等。

2015年下半年,之前对股市去杠杆,流动性衰竭后迎来了股灾。创业板估值吓死人的,与业绩增长不匹配的泡沫破了。一时间大珠小珠落玉盘,大小盘股都在跌,大盘股有国家的救市资金偏好,又是亲儿子,能抗跌一点。但是大盘股小盘股都在跌,偶尔有几个人吹吹自己精准逃顶,精准波段。特别是,你看看深次新股这个指数。虽然次新股估值偏高,人人都知道,但是这个泡泡的生命力比创业板更久一些。次新股上市一字涨停开板后接力,或者指数要反弹,找最新上市的次新股做反弹小波段,有些人依然乐此不疲。

而2016年1月,又是人为政策导致的熔断股灾。此后大蓝筹开始走强。究其原因,事后诸葛亮一下:第一,大蓝筹之前涨得就少,估值透支的就少,下跌后估值有一定吸引力。第二,加入msci预期和国家队的照顾,使得资金面偏好于上证50为代表的蓝筹股。第三,供给侧改革和经济景气周期,使得周期股业绩快速增长,为蓝筹强势提供了基本面的支持。第四,熊市时机构更加偏好喝酒吃药这种,受宏观经济影响小的防御性品种。后来的剧情大家都看到了,中国平安,格力电器,贵州茅台,恒瑞医药等就成为了雪球的热门话题。而小公司因为行业竞争力不如行业龙头企业,市场集中度向行业龙头集中,从而行业龙头获得了更高的增长,以及资金的偏好。之前a股以小为美的时代似乎过去了,大v说沪港通后a股小公司估值要港股化了(这一点有待时间验证)。壳资源在实际注册制下,也彻底不吃香了。之前有个回测特别牛的小市值轮动策略,也哑火啦。

转眼间,来到2018年。随着宏观经济政策上去杠杆,而且之前宏观经济景气周期已经处于高位,有景气下滑的风险。现金流不好或者质押比例高的上市公司今年都跪了,包括之前牛过很多年的利亚德和东方园林。然后,大家又开始了对于现金流和生意模式的偏好。以前看好过利亚德的,也出了反思一波。这是一个类似2011年的年份。a股遭遇着企业净利润增速环比下滑和流动性收紧的双杀。看看年k线,到目前为止和2011年全年一样的跌幅,其中上证50能强势一些,这点和2011年差不多。我估计随着a股加入富时,目测上证50的强势还会持续,持续到何时没人知道,也许是持续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净利润增速环比回升的时候?因为小公司抗经济周期能力差于行业龙头,因此,业绩增速波动以及随之而来的估值波动,也比行业龙头要大。你要是看看,受宏观经济影响小的医药板块,它的历史估值波动就明显小于其他很多行业板块,这是同样的道理。

哦,忘了一个事儿,好久没听到人提到比特币啦。人们总是“健忘”的。

@今日话题 @徒步投资笔记 @雪球达人秀 @不明真相的群众 

全部讨论

2018-10-14 11:35

所以一种策略不可能包打天下。投资难难于上青天。屌丝逆袭没有杠杆也是妄想,无解!

2018-10-14 11:14

写得好

2018-10-14 15:36

股票也可说自带杠杆了,因为公司基本都有财务杠杆。

2018-10-14 12:04

研究经济周期的话其实这些不难理解。另外疯狂的时候没人信你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