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67回复:112喜欢:19

某医药公司明确表示:“无论股价短期跌幅多少,公司都将秉承不回购股份、大股东不增持、不单纯因为股价下跌而召开电话会议的三不原则。2019年无论营收增长多少,净利润都将负增长20%,要舍弃短期利润和二级市场的看法,拿出老本搞创新药研发”。大家如何看待企业以长远利益和发展为先从而牺牲短期利益和二级市场股价的行为。请问你是否愿意投资这样的公司。

$信立泰(SZ002294)$ $上证指数(SH000001)$ $创业板指(SZ399006)$ 

全部讨论

2019-08-08 21:32

信立泰创新药的研发起步晚,阿利沙坦酯片也是收购来的,其实对于临床设计、速度的把控差强人意,这一块需要短板补上,药出来后的推广也需要锻炼几年,现在重视研发绝对不晚,对于心脑血管这样的慢性病,迭代速度很慢,一旦出药推开之后可以维持很多年。其实药企正常情况下利润应该略低于营收,信立泰如果明确表示营收无论增长多少,利润都是负20%,那就说明研发费用化非常高。最近因为项目合作的原因,和信立泰的吴俊军接触较多,也了解了一些公司的情况,吴总监说19年信立泰研发费用化7亿以上,有一些竞争不好的药就不做了,把这些药以前资本化的部分全部计提出去,利用阿利沙坦摸索如何推广创新药,构建创新药销售的市场体系,这一块的销售费用很高。所以并不是真的负20%,这是人为加大投入的结果。现在不能在仿制药上在徘徊了,仿制药是没有前途的,未来仿制药的竞争会惨不忍睹的,药企没有创新药绝对会活的很惨,现在加大投入是正确的选择,至于股价涨跌其实不影响公司经营和生存的,在意股价的都是负债率非常高的公司,医药企业一般都是轻资产运行的公司,如果把自己搞成了重资产那是完全错误的。股价的涨跌只是短期的表现,长期还要看公司的经验策略,就像恒瑞的飘总2014年的时候也没人看好啊,现在呢

2019-08-12 23:23

必须的,年底泰嘉3年合同到手,也没人再判断仿制药的未来,3年后仿制药甚至可以边缘化,贡献利润的一定是创新药或者是生物类似药这种难仿药。早日形成创新药养创新药的国际创新药企的生意链条。哪怕是过了专利期的创新药养专利期内创新药的链条,也好过仿制药做利润基础。

2019-08-13 09:15

很好,眼光长远,只是股民要短期受折磨了

2019-08-08 21:05

我愿意投资这样的公司。大股东管理的公司容易以长远利益优先,职业经理人管理的公司容易以短期利益优先。牛逼的人以长期利益优先,倒霉蛋多以短期利益优先。

2019-08-08 21:06

曾经持有一部分仓位的信立泰,但不懂医药公司只是根据财务报表而买入信立泰,后卖出,现在也试着了解一些医药知识,我觉得公司必须有自己的护城河,仿制药绝对不行,持续的研发投入才是真正的护城河,真正的医药公司绝对不是市场认为的所谓“吃药喝酒”那样的消费板块,医药是一个科技属性非常强的科创类公司,强调绝对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但传统的沪深A股对长期的企业经营逻辑并不感兴趣,追求的是短平快,这要是前你年业绩那都不看,最近几年市场风格转向白马股,业绩增长变成了股价上涨的推手,但他们并不想了解到底什么原因造成的业绩增长,就看谁短期能出业绩,市场就追捧谁。至于企业长期利益和发展是哪根葱啊,滚蛋吧

2019-08-08 20:52

大部分投资者都是来摘桃子的,指望他们跟着一起种树一起施肥一起成长怎么可能。等到成熟的时候,一窝蜂的来抢,手快的能有几口,手慢的就是一顿打,等伤疤好了下次继续。

制药业有一个无法避免的壁垒:时间。
从开始创新到创新收获一般需要8年以上。除非高价直接买产品,否则投再多的钱也无法绕过时间。8年我感觉不能算是短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