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信价值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13喜欢:1
说起零售业的巨无霸说起超市的老祖宗,很多人会首先想起沃尔玛。

但是很少人听说过A&P。

A&P全名The Great Atlantic & Pacific Tea Company。大西洋太平洋茶叶公司。名字就够牛的。

在1930年是全世界最大的零售商,全世界哦!当时有1万6000家店,销售额10亿美金(那个时候的10亿美金哦!)。就是在大衰退时,每年的利润也有1.1亿美金(利润哦!)。当时,他们比第二大的零售商$西尔斯(SHLD)$大两倍,比第三大的$克罗格(KR)$大四倍。到了二十世纪中,也还是销售量在全世界排第二的企业(第一是$通用汽车(GM)$

早在19世纪,A&P就以低价格和完全整合供应链著称(比沃尔玛早一个世纪),而且还提供全国性的邮购服务(电商始祖啊!)。

因为当时物流业不是很发达,A&P为了发展邮购业务还自己建立了一些在农村地区的配送车队(国人是不是听起来很熟悉?)。

20世纪初, A&P开始使用经济型商店模式,以超低成本运营和超低价取胜。但是这不代表不赚钱,新的模式毛利12%,净资产回报率30%(羡慕吧!)。管理层一直以低毛利率作为目标,认为毛利率过高就是运营成本没有控制好的症状。

因为供应链的优势,A&P也是超市里最先使用Private Label (PL,自有品牌)的,一直以来也是PL用的最多的超市(当然了,比不上Aldi)。

从1915年到1975,A&P是全美最大的食品零售商。

从1915年到1965,A&P是全美最大的零售商(包括任何种类哦!)

从1960代开始, A&P就开始了漫长的败落过程。当年A&P股价最后一次达到70美元。2010年A&P终于轰然倒下,当时华尔街日报的社论里将A&P称为“沃尔玛之前的沃尔玛”(Wal-Mart before Wal-Mat),“曾经和今天的麦当劳和谷歌齐名”

过去的五十年,你不能说A&P管理层无能。它是什么招数都使出来了,什么管用的新模式都采取了。

雪球里如果有些朋友在美国东部住过,光顾过Superfreash和Pathmark的,应该发现这并不是一家烂店,经营的其实很不错(不是指利润)。

但是,在零售业,失败的往往不是因为皇军无能,而只是八路太狡猾。走钢丝走的再好的,也总是要掉下去。

这一两年观察几乎每个国外超市都在折腾(业绩不好管理层就要出改进计划嘛),发现他们打算要折腾的东西A&P过去50年都折腾过了。读历史确实对投资很有帮助,不容易让管理层的豪言壮语给激动了。

我作为一个投资者就不陪他们折腾了!

热门回复

讨论已被 坚信价值 删除

历史这东西最有看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很赞]

没有犯大错,未必企业就会成功。你还记得电报行业吧,这个行业现在还有吗?电报公司同样没有犯大错,但是他还是没落了,因为他做的事情不再有价值。做一件没有价值的事情,本身方向错了我,怎么能成功呐?
企业是需要不断的修正发展的方向的。

2012-07-14 06:32

回复@狼哥: 确实如此。投资就是要赌大概率事件,从历史中总结规律很有用。特例总是会出现的,可是靠预测特例的发生来赚钱太难了。

2012-07-14 06:30

回复@大风起兮呼呼呼: A&P也没犯什么大错,管理层也不错,就是业绩不断下降,好多年试了所有方法都扭转不过来。最后还不起债,就破产了。经济不景气可能是压倒它的最后一根稻草。高杠杆的最大坏处就是债务人不会给你咸鱼翻身的机会。
不过,还不起债只是表面的症状。零售业就像走钢丝,失败并不是因为你犯了什么大错,而是因为这个行业的竞争太激烈,没有什么安全边际可言。

回复@坚信价值: A&P最后是因为什么倒下的?

2012-07-06 15:00

回复@影子武士2012: 感觉零售业就是给消费者和地方税收创造利益,也带动了大量的就业。投资者就是陪嫁妆而已。

回复@坚信价值: 也是,即便今天来看,苏宁也没犯什么大错误,国美除了黄老板意外出事,也没什么大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