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阵雨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7喜欢:1
从居民的消费意愿来看,墓园的高价销售可持续吗?

热门回复

我查了下资料,从“收入/销售面积”来看,高端墓销售是不是都集中在上海(23年收入12.62亿、销售墓园面积4180平米),其他地区的高端墓市场还没打开。另外,从19年开始,福寿园开始大量并购扩张,商誉垂直上升,23年达到11.29亿元,占当年净资产的17.17%。由于商誉不摊销,福寿园看起来很高的净利率,如果把溢价收购的部分折算进去,其实是要打折扣的

不但福寿园的商誉不需要减值,它的无形资产也不需要摊销,所以它的净利润不但没有水分,反而隐藏了一部分利润,这可能是市场对此的曲解。

滚兄,我看福寿园上海外的销售单价是有降的,知道什么原因吗?比如:安徽的2023年的销售面积与2022年基本持平,但收入下降还比较多,

福寿园战略定位是中高端艺术墓,30万的墓对应客户是富豪,这群客户对经济波动影响是最小的,缺的不是钱而是高端的服务和产品。现在经济情况下,居民消费意愿减小,主要被冲击的还是普通人和小中产

那要看整体趋势了,个别年份可能和销售结构有关,比如公益墓的比例变化。

30万的艺术墓基本都在上海,这个是收入决定的。所以上海是基本盘。
大规模收购是在在13 14年,那会收购更容易,商誉更少。最近两年收购速度减慢了,但是收购质量更差。
商誉是否减值还是从现金流能否稳定收回来看。福寿园都是收购中低端墓,改造成高端出售。考虑到死亡人数的稳定上升,这些现金流收回都比较稳定。
至于商誉没有摊销的问题,可以跳出利润表,从现金流量表考虑就行了。把并购作为资本支出,福寿园的现金流收入和支出和现在股价是能匹配的

也可以把摊销考虑进去,这样估值现阶段看起来会比14倍pe高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