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3回复:16喜欢:0
回复@nomage: 不否认药是好药,但高价药的可及性,业绩还需要观望。中国的商业环境对真正创新并不友好,拿来主义还是盛行,这点你懂的。
关于集采,我觉得你的理解过于偏激了,是有灵魂砍价,但YBJ本意也不是要药企的命,企业合理利润还是越来越获得一定程度尊重的。相反,这种集采模式,首战即决战,确定中标后就很难有后面玩家再进来了,一个仿药相当于一个小型酱油厂,薄利多销,稳稳的现金流,其实也是蛮香的,并不像市场认为的那样,集采就穷途末路了。
医药的本质是惠及更多患者,无论创新还是仿制,在此基础上考察企业盈利和生存模式。//@nomage:回复@还是种地踏实:正相反,你的逻辑正建立在对创新药的理解不透彻这个问题上。什么叫创新药?就是差异化,潜在没有替代的药,你马上就会发现像康宁035(10年以上时间研发)或者亚盛1351(13年以上时间研发)无论进不进医保都会卖很好。中国哪年讲真正拥有创新药?我讲就是去年底开始,你看看这两个药离开医保卖的怎么样,你就会知道灵魂砍价、集采要的到底是创新药还是伪创新和仿制药的命?基于专利保护的创新药就是美国BIOTECH唯一的估值定价逻辑。而且你要知道TEVA的仿制药是全球市场,等中生和恒瑞什么时候可以在全球卖仿制药,就可以去比较TEVA目前88亿美金市值。如果继续灵魂砍价和集采,留给中生、恒瑞的时间反而是不多了。$亚盛医药-B(06855)$ $康宁杰瑞制药-B(09966)$ $梯瓦制药(TEVA)$
引用:
2022-01-02 16:19
$亚盛医药-B(06855)$ 正大天晴的一代仿制药格尼可5340元一年,正大天晴的二代抑制剂仿制药依尼舒,350一盒7片,一年350*52=1.8万,而亚盛的三代要18万一年,翻了十倍,还不在医保,要进医保至少砍价70%。对其贡献收入不看好。

全部讨论

2022-01-03 10:27

拿来主义的最终命运全球仿制药之王TEVA已经预告了。中国的商业环境未来会对仿制药非常非常苛刻(而不是对创新药),我还是这么讲,最终仿制药将不得不接受极致微利的时代。而且一步做错,就会亏本(原因是仿制药竞争太激烈了),我打个比方,国际药企因为原研已经赚得钵满瓢满,一旦他直接接受成本价往上一点就进集采,国产仿制药马上就傻眼。真正没有竞品的创新药,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是赛道良好的,可及性是创新公司的情怀,但是丑话也在后面,创新药公司想不想有情怀是它的选择,可是病人如果没有选择的时候,即使贷款,即使水滴筹,也会选择治疗的。

2022-01-03 10:27

其实根本用担心18万的救命药的商业逻辑。道理很简单,你去看看中国每年一手房二手房卖多少套,大概2000万套以上?对应5000万人口吧,这还是一年。中国前五大豪车一年销量快300万辆。这也是一年。这样的人群分人是肯定愿意花18万救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