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1回复:14喜欢:1
回复@LiEHao: 如果应收大部分是给渠道而不是给地产公司的呢?//@LiEHao:回复@托福点邓:如果应收不收缩,就如同像银行那样为客户提供融资服务,但银行不会对单一行业放款,其次也会有相应一套的放款审查,这点在不景气的周期里必然在估值上大打折扣。
引用:
2024-03-08 11:24
$东方雨虹(SZ002271)$
查了一下伟星新材的防水业务情况,做一下记录。
伟星新材2020年开始培育防水净水业务。在街道的伟星管经销点广告牌上也能看到卫星管与伽乐防水的联合广告,在年报中有如下表述 “防水材料与塑料管道同属于高分子材料,防水施工属于管道安装的下道工序,两者具有较高...

全部讨论

应收给的是渠道还是地产没什么区别,都是该行业竞争力不足的体现,防水到底是消费还是基建,这才是核心点。

04-16 11:40

老哥,不管应收结构如何,本质都是靠赊销驱动营业收入,总不是好的生意。以前我一直坚持认为防水质量是驱动力,但在和个别工程朋友聊天后,他们说质量重要,但招标中价格肯定考虑最多的,另外防水质量主要看施工;如果是c端呢,能否靠质量和品牌心智驱动,还有待观察。所以个人认为应收的问题是产品驱动力的问题,不是收不收回来的问题。当然,整个防水赛道一定会存在,那么雨虹大概率继续当龙头,但尚未成为好生意。个人一点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