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药、伊布替尼面临调查,美国创新药也要降价了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1月18日,美国参议院健康、教育、劳工和养老金(HELP)委员会主席桑德斯提议:传唤强生、默沙东公司的CEO就药品定价问题作证。

去年11月,HELP委员会启动对美国处方药价格畸高问题的调查,并向强生默沙东和施贵宝的CEO发出听证邀约,解释为何美国处方药价格远高于其他国家。只有百时美施贵宝的CEO接受了邀约,强生、默沙东两家迟迟没有回应。

桑德斯怒斥两家公司的CEO称:这种行为是 "绝对不可接受的","即便他们每年薪酬数千万美元,也逃不过国会的监督。"

根据声明,委员会将于1月31日对发出传票进行表决。如果获得批准,这将是HELP委员会四十多年来首次动用这一权利,上一次发出传票还是在 1981 年。

美国参议院这次直接针对了默沙东强生的明星产品,可能会影响到美国药品定价体系。

全球最贵的处方药,美国政府不想再买单

桑德斯在声明中以默沙东的西格列汀、 K药以及强生的伊布替尼、Symtuza四款药品为例,抨击两家公司在美国定价畸高的问题。

K药在2022年登顶新一代药王宝座。桑德斯提出,K药在美国的年治疗费用为19.1万美元,而在德国只有8.9万美元。

2018年K药进入中国,最初年费用为32.5万元,但在国产PD-1陆续加入竞争行列后,目前K药算上各类折扣、慈善援助等,年治疗费用最低可以降至7万元。

强生的伊布替尼是全球首款BTK抑制剂,在美国的年费为20.4万美元,但在英国仅为4.6万美元。在中国,伊布替尼的年治疗费用为18.3万元。

根据兰德公司2021年发布的报告,美国处方药价格平均为其他西方国家的2.56倍,到现在未有改观。

高昂的药价使美国医疗卫生支出高居不下,占GDP的比例逐年增加,逼得美国政府不得不下场干预,启动对药企全球定价体系的调查。

桑德斯在声明中表示:美国人民正在以全球最高的价格为巨头制药公司的处方药买单,这一状况是时候了结了。

强生默沙东对美国参议院的听证程序颇为不屑,接连拒绝接受听证调查。1月12日,强生的辩护律师表示:伊布替尼的价格由合作方艾伯维设定。言外之意,这事儿不归我们管。强生还反过来质问说,两家公司都参与了反对《通货膨胀法案》的上诉,委员会这一举动是出于报复。

默沙东的法律顾问也不甘下风,表示高定价是公司以患者为中心,实现药品创新和可及的途径,表示美国政府可以想办法降低自付费用。

“药企天堂”陷落,全球药物定价体系重塑

2022年,美国政府出台《通胀削减法案》、发动“美国版医保谈判”以来,美国社会对药品定价问题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但药价该涨还是涨。机构数据显示:2023年,在美药企提高了1425种药品的价格,只比2022年的1460种略少了一些。

2024年开年,辉瑞、赛诺菲和武田等多家跨国药企计划提高500多种药物的定价,其中不乏售卖多年的老药或者仿制药。其中,礼来的降糖药替尔泊肽价格上涨超过4%,月治疗费用升至1070美元;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涨幅为3.5%。

有机构分析称,这一轮药品价格的涨幅中位数为4.5%,超过同期美国3.4%的通胀率,部分药品的价格涨幅达到10%或更高。这种提价行为激怒了不少患者和医生。美国政府也在近期对药企这种提价行为进行批评,指责这是在“敲竹杠”。

美国市场药品定价的特殊性,激励了国内药企的“出海”热情。去年11月,君实生物合作伙伴公布特瑞普利单抗海外定价,相比国内医保后价格高出33倍,不少创新药企直呼要去美国市场。

但现在,美国也不愿再当冤大头了。

美国政府在打击制药公司在美自由定价行为方面不断加码,除了与通胀率挂钩的药企返款规定、医疗保险价格谈判等调控药价的努力外,又要传唤巨头CEO,以使针对药企定价体系的听证会顺利进行。

美国如果有举措控制处方药价格,各大药企目前确定的全球定价体系极有可能被推翻,医药企业的业绩和未来前景将重新估算,国内创新药企的出海算盘又要重新打一打。

撰稿丨李傲

编辑|江芸 贾亭

运营|韩瑾睿

图源|视觉中国

声明:健识局原创内容,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