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发展的眼光看经济增长和股市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2喜欢:1

一: 经济增长的结构是是变化的,不要用一层不变的看法去对待。比如以前的增长逻辑是出口、地产、消费。

出口以引导外资投资和扩大朋友圈增加活力,而如今中国制造已经遍布全球,欧美输出变输入,我们也将由制造到智造升级应对。朋友圈也在新兴国家崛起中扩大出口,未来受欧美的影响将会降低。因此今年提出设备更新、新质生产力的概念。

地产经过飞速发展,上涨逻辑已经改变。而不变的是消费性的地产后端、消费建材、家具家电等。我们可以看到家具方向是反复活跃的,不要死盯着地产。房子住几十年,带家具、装修是会持续更新的。

消费由吃饱喝足转变,尤其是新一代。这与60、70、80、90初热衷与房子是不一样,各种消费电子、新鲜事物、旅游、服装等等吃喝玩乐的占比会增长很多。拉大经济的比例会持续增加,同时带动新质生产力等等的增长。

二:

2008年之前,咱们是粗犷的出口经济体,这与小日子前期快速增加是一样的。到了2010年之后中国演变成内需所主导的经济体,尤其是在疫情期间更是展现无疑,经济未来发展不再依赖房地产,要依赖消费,实现的路径是共同富裕。疫情三年期间经济总量增长10%,然而房地产及相关产业链大概萎缩了30%甚至40%,这种情况下经济总量依然可以增长10%,靠的是对高端制造、设备更新升级,也就是新质生产力——新技术、新消费的扩大,例如光伏、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等等的增长拉动。

在工业化成熟期,经过了二十年基础建设,包括制造业投资各方面已经进入了饱和,粗犷的投资需要提升,这就跟锂电、光伏野蛮增长一个逻辑。未来回向龙头集中,以新技术迭代更新为增长。盲目扩大的中小企业被赶出市场。以具有创新精神、龙头企业盈利中枢开始出现修复。前期都要做大量价格战,打到对手崩溃,目前新能源汽车就是这个逻辑。好好活下来的,咱们做票不就好选了。就跟地产也是一样,后面活下来的就是好的。

现在咱们的经济结构已经愈发成熟。以前的经济循环更多是通过投资拉动经济,进而拉动工业,而现在更多是通过消费去拉动工业。过去几年很多人收入受到很大的影响,然而储蓄上升很多。目前达到了130多万亿以上。防御性储蓄,一是地产不好了,买房的理性了。担心未来所以增加储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消费会进一步释放,想一个道理。以前都买房,现在理性了,钱拿来干嘛?不就是消费的吗,当消费情绪被压抑到一定阶段,迎来的就是爆发。这跟疫情期间关家里太久后,20年有一段时间报复性消费是一个逻辑。 未来看什么,消费!新质生产力、设备更新。#小长假出游消费较2019年同期增长# #美联储或推迟降息?隔夜美股大跌!#

全部讨论

04-08 09:04

中国经济进入新阶段和新周期。中国人口规模庞大,人均水平并不高,发展阶段差异很大。面对疫情冲击和经济增速的下降,很多人需要生活进行一定的调整,调整结束后会迎来新的增长,经济发展本身有周期性。中国消费的潜力依然广阔,消费已经进入新的稳步增长期,接下来的各项消费数据都会看到稳步增长,不会再出现大幅波动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