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iPhone转发:2回复:20喜欢:4
刺猬
上周老妈从老家过来玩几天,周六早上带她在楼下的公园散步,竟然看到一只刺猬从一片花丛中爬出,在草坪上艰难爬行,于是捡回了家。
儿子刚看到挺好奇,将刺猬安置在一个纸箱里,扔一些大米、黄瓜、胡萝卜给它,没反应。查资料说是二级保护动物,杂食动物,主要吃蚂蚁、昆虫、草根、果实等,在家基本是养不活的。于是,当晚就把它放生到小区园林里了。
周六跟老妈和妹妹一起开车去上海,探望最小的妹妹和刚出生的外孙。
我有一个姐姐,妹妹是八十年代初生的,三胎,被罚款560元,等到小妹妹出生后,爸妈害怕被罚款,只抚养了18天,就抱养给了妈妈的闺蜜,还对我们姐弟三个严格保密,以至我直到上大学才知道自己还有一个小妹妹。
想当年,村里及周边亲戚邻居,生了女孩XX或送人的案例常有听到,我还有一个堂妹和2个表妹,也曾因为躲罚款,从小就被送到外婆或姨妈家寄养,十几岁了才回到父母身边。
回顾过往,只能一声叹息!
在上海一起吃完中饭,开车返回杭州。
路上,跟妹妹聊天,竟然因为一个“骑自行车是否要带头盔”的破事,聊出了崩溃的感觉,最后以我失控的吼声结束。
真的挺久没有这种情绪失控的感觉了,现在回头想都觉得不可思议。
事情的开始是,上周五和妈妈一起坐她的车,送外孙去学校,她说外孙骑车速度有点快,要求他带头盔不听,于是联系了几个家长一起给老师提意见,通过老师要求他们骑车上下学要带头盔。
我说:“骑自行车带头盔很不舒服,基本上没人骑车带,MZ(我儿子)和他们同学也从来不带”。
她就反复说安全问题很重要,有些骑快车出事的案例很惨等等。
然后我又多说了几句,类似这种要求很难执行之类的。
她一句话把我怼住了:“我在管教自己儿子,你就不要说了。”
我只好闭嘴。
周六从上海回来高速上,本来聊的还很轻松,于是我想跟她尝试讨论下骑单车带头盔的必可行性。但是聊着聊着就失控了,她的意思是“我很希望我的儿子骑车可以带上头盔,这样更安全,所以希望我能支持她,帮助她引导外孙带头盔骑车,结果我反而往相反的方向拖,所以很生气。” 而我的情绪爆发,大概是她将我跟她身边的朋友同事比较,说别人都能懂她的意图,不欢迎的话题就不讲了,而我老不顾及她的想法,然后很生气的提出不聊了,我也同意不聊了,但她在情绪上一时停不下来翻旧账,最后我也情绪崩溃吼一声“不要讲了”结束。
事后,我也找妹夫聊,问他平常骑车带头盔吗?也是不带的,我也没见过妹妹平常骑车带头盔。
这个事情就像心里的刺猬,这3天一直在我脑海中盘旋,觉得自己修为不够,这么简单的话题竟然搞成这样。
做了些反思:
1、跟最亲的家人讲道理,是情商很低的行为。如果还想去说服他接受你的意图,则更加愚蠢;
2、很多人,包括之前的自己,都有一种防御心态,害怕被挑战或质疑,对不同的意见和看法采取反击措施,这是沟通交流障碍的主要问题,也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固定心态;
3、我跟妹妹的互动交流模式是有问题的,凡事向内求,先保持沉默,如果有机会再做一些深入坦诚交流,跟家人还是需要建立深度关系和链接。
4、提升自我修为,既做真实的自己,同时也要照顾别人的情绪,学习提升共情能力和沟通技巧。
再次提醒自己非请求不提建议,不妄加评论,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精彩讨论

神秘亚马逊05-21 09:14

我觉得应该要戴头盔,不戴的话万一出了事,就有可能脑浆迸裂,后果是灾难性的;因为不是你儿子,你只是泛泛而谈,真出了事你也没大的损失,最多流点眼泪,而对你妹妹来说却是没顶之灾。以上个人看法,仅供参考,非喜勿喷

儿子他爹05-21 09:14

人人有关要过,放下放过就算过。

全部讨论

05-21 10:41

人和人的行为模式和聊天诉求的差异之大
我在公交车上曾见过四位五六十岁的老闺蜜,
其中一位说,她的血糖很高,但依然喝红糖水,加吃降糖药,啥事没有。她身边的三位朋友无一人之声。
我在想这人的无知
也在想她身边朋友的无情
这种人(四人)我是不会请进身边的。

05-21 10:03

能戴什么不戴呢?只要小朋友能接受就行。

05-21 09:55

是不是您妹妹事业发展比较好?

05-21 09:21

我们家小盆友初一,骑自行车是带头盔的,小盆友愿意戴就好

05-21 09:1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