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回复:22喜欢:11

卷竞赛教育有什么意义?

中国人的教育确实太卷了。五一长假,顶尖高中的一些班主任也不能休息,还要兼职招生老师,接待初三的来访学生和家长,呈现优点吸引头部学生加盟。

上月在桂林跟一位当高中班主任的同学吃饭,说真累,每天六点多到校,晚上九点半以后学生下自习才离开,假期还经常要上课补课。

这几天走访杭州两所顶尖的高中,橱窗里面贴出来的宣传:

这是23到24学年的成绩,据说数据里面包含了一些高一、高二就被保送清北的天才。

招生老师说,一些参与竞赛的娃学习特别超前,初三就已经将高中理科的知识点全部学过了。

国际上的一些学科竞赛,经常能看到中国学生霸榜的情况,但是,为啥顶尖的科学创新很少有中国的名字?诺贝尔科学方面的奖项,一直没有中国籍的身影?

据说,现在杭州前两所高中的入学新生,都会被动员去筛一轮竞赛,适合的留下来冲击奖项,不适合的再退下来拼高考。

好奇的问题:

1、既然绝大部分人都是参与陪跑要退的,去卷高难度的竞赛有什么意义?

2、清北等顶尖院校,大部分的录取名额都是被竞赛获奖保送占据了,那些靠竞赛获奖保送和高考综合总分录取的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或工作之后的成就,都有什么样的差异?

如果只是会做题会考试,能解决固定问题,到社会上好像用处不大;

有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保持终身学习和终身成长的心态,能创新解决未知的难题,有很强的沟通领导力,才是教育真正培养的目标。

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团火。

不是灌输,而是塑造。

精彩讨论

奥利弗史塔克05-05 09:32

现在的高中确实很卷,高中老师也很累,应该比我们当年要多很多除了教学之外的任务。
关于你的问题,作为过来人尝试简单回答一下:
竞赛有没有戏,其实初中阶段就能大致判断。数学和物理竞赛里,天赋最重要,高天赋+强努力,才有可能进省队和GJD。如果进不了省队(即便拿了省一等奖也不够),想通过竞赛保送的路,基本就是陪跑了。卷竞赛的学生和家长肯定是知道自己是不是陪跑的。
至于清北的竞赛保送生和高考生有什么不同,这么说吧,我那些年,数理竞赛保送生大都在数学、计算机、自动化这类专业,例如我一同学在计算机姚班,基本班上都是大神,课程设计和别的院系也是不同的(比如我们学数学都从微积分和线性代数起步,他们是从数学分析起步)。我和他一起吃饭聊天时候就听说,非保送的高考生在他们班考试基本都是垫底,压力会很大。
至于这些人毕业后的去向,我们那些年应该是出国深造的多,读硕士读博士的很多,申请到藤校很正常。至于是不是拿了什么诺奖,做了什么特殊贡献,可能这时候还看不出来,再过些年看看吧,大神也是正常人,先努力工作生活、把自己日子过好,不会整天想着我要给人类社会做什么突出贡献啊
但也看到,互联网时代诸多创业公司,专利技术,包括最近AI时代爆发,校友群里许多技术大拿们,也都在崭露头角。我们这些学文商科的,时常会和他们开玩笑说能不能投资入股

全部讨论

现在的高中确实很卷,高中老师也很累,应该比我们当年要多很多除了教学之外的任务。
关于你的问题,作为过来人尝试简单回答一下:
竞赛有没有戏,其实初中阶段就能大致判断。数学和物理竞赛里,天赋最重要,高天赋+强努力,才有可能进省队和GJD。如果进不了省队(即便拿了省一等奖也不够),想通过竞赛保送的路,基本就是陪跑了。卷竞赛的学生和家长肯定是知道自己是不是陪跑的。
至于清北的竞赛保送生和高考生有什么不同,这么说吧,我那些年,数理竞赛保送生大都在数学、计算机、自动化这类专业,例如我一同学在计算机姚班,基本班上都是大神,课程设计和别的院系也是不同的(比如我们学数学都从微积分和线性代数起步,他们是从数学分析起步)。我和他一起吃饭聊天时候就听说,非保送的高考生在他们班考试基本都是垫底,压力会很大。
至于这些人毕业后的去向,我们那些年应该是出国深造的多,读硕士读博士的很多,申请到藤校很正常。至于是不是拿了什么诺奖,做了什么特殊贡献,可能这时候还看不出来,再过些年看看吧,大神也是正常人,先努力工作生活、把自己日子过好,不会整天想着我要给人类社会做什么突出贡献啊
但也看到,互联网时代诸多创业公司,专利技术,包括最近AI时代爆发,校友群里许多技术大拿们,也都在崭露头角。我们这些学文商科的,时常会和他们开玩笑说能不能投资入股

重点高中老师收入奇高,再抱怨就太凡尔赛了。他们是卷教育的参与者,也是受益者,既得利益者。

05-05 10:12

1.从学校来说,现在全国超级高中的主要指标是清北人数,竞赛保送是其中一部分,对家长学生来说,卷竞赛最好是集训队保送,其次拿了金牌也可以清北华五降分录取
2.清北主要还是靠高考(其中裸分50%,强基大概30%。一些专项10%),保送只占5%左右,竞赛保送是五大竞赛的集训队,一个竞赛50人加起来也不超过300,还有一些小语种的保送,总数不多
至于中国竞赛厉害,为什么其中一流科学家不多,是个复杂的问题,一是机制,二是时间可能还不够,2000年之前的可能因为经济落后大家都想赚钱,基本都转去其他专业了,从事基础研究的比较少,2000年左右的北大数学系出现了一些很不错的数学家,距离菲尔兹奖水平不远。
可以再观察20年

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我想很多人已经忘记陈寅恪老先生的名言了。因为人格和思想,非但不能升官发财,反而是上升路上的绊脚石。

05-05 08:59

人没有独立个性之后就会从众吧?
最后沦为陪跑,然后淘汰。
浪费了最最宝贵该塑造独立人格,激发自我特性的年华。

05-13 08:38

先进去再说呗

05-05 23:01

这张图是学军西溪校区,我也看了。

05-05 18:35

某些人的KPI

05-05 14:29

应试教育是中国国策、从原先的卷高考、升级为卷竞赛、从小学生适不适合奥数、到初中提前学完高中课程、本质变过吗?

05-05 09:22

教育产业化政绩化,都从孩子们身上要绩效。最后各个省升学率没有半毛钱变化。严格落实劳动法教育法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