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扬忠的海康谋略(转载)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11回复:3喜欢:35

本文转自赛文交通网。

黑龙导读:

阅读本文,有助于理解海康和胡总。

1、本文重点描写刻画了胡总,总结到位,“第一个10年”简要回顾了海康的早期发展历程;

2、“第二个10年”中讲了海康的激励机制,和未来发展方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

3、海康的定制化与变化,持续的进化是海康前行的主要驱动力

4、碎片化的行业需求,海康如何面对华为阿里的竞争 ,安防行业的积累沉淀和口碑效应很重要,行业竞争格局稳固,海康的优势在扩大;

5、新的空间:物联网+人工智能,创新业务大发展;

6、中美贸易战具有长期影响,但海康海外业务较均匀分散,已经找到了应对之道,制裁目前对业务影响很小(如果升级到华为同等级制裁则需重新评估);

胡总总结:海康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都是创造客户价值。


胡扬忠谋的是什么?

海康威视的生存之道。

胡扬忠他慎言、低调、不张扬。认真工作,在成就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同事或其他人的时候,他们成就了海康威视,海康威视也成就了胡扬忠他自己。

回到2001年海康威视创业原点,胡扬忠下海创业,从此走上了他经商的谋略之路。

19年的时间,他经历了安防行业产业集群的形成,见证了数字化、高清化以及智能化的行业变革,遇到过企业内部管理上的各种挑战,以及随时面临着安防行业新的格局是否会被重塑的压力。

内有业界对手虎视眈眈,外有新玩家的强势介入,下一步,海康威视如何自处,都在考验着胡扬忠的谋略。

海康威视创立之初,胡扬忠是为了找口饭吃。

海康威视发展至今,胡扬忠想的最多的还是如何继续有碗饭吃。

(拍摄于2008年)

 海康的第一个10年 

1989年6月,胡扬忠进入信息产业部(现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52研究所,从事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工作。

与绝大多数刚毕业的大学生一样,刚开始参加工作,胡扬忠是因为希望有好一点的收入而认真工作。那个时候,他工作非常努力,因为这样就会有好一点的收入,可以帮助和缓解父母的压力,可以成家。工作期间,虽然也有一点点虚荣的成就感,但更高的收入依然是他起初工作最重要的动力。

出身于技术研究的胡扬忠,对数字监控情有独钟。

1997年,通过在市场中长期摸索和实践,胡扬忠嗅到了数码监控的巨大潜力。在所领导的支持下,他带领研发小组从数码监控产品的核心——视音频压缩卡入手,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2001年11月,海康威视成立,胡扬忠出任总经理。海康威视正好赶上了中国安防行业从贸易为重心向实业为重心转变的时期。

2000年前后,中国企业逐渐开始摆脱模仿,仿制产品,进入自主知识产权研发的阶段。2001年美国9·11 恐怖袭击事件之后, 国内安防产品应用由银行等金融机构占主导的市场, 逐渐向社会治安、公众场所扩展应用。“城市治安监控”等议题也成为各种安防论坛的主题。

海康威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

2002年的大年初二,仍在办公室忙碌的胡扬忠全然没感到春节的愉悦,他还拿不准公司的产品能否如期开发出来,拿不准市场的反应究竟会怎样。此时, 海康威视公司刚刚注册成立l个多月, 员工都是自己原单位的技术人员, 在视频监控领域, 他们生产和销售视频压缩板卡和D V R (硬盘录像机) 两类产品。

2002年7月,贴有海康威视牌子的这两款安防产品开始大规模销售,很快就得到市场认可,这让胡扬忠松了一口气。5个月后,凭借这两款产品,海康威视实现了3240万元的收入。

20多个人,3240万元的销售额。胡扬忠的第一战告捷,很快他又发现了新的商机。

2003年当安防市场正是安防技术由MPEG1逐渐过渡到MPEG4升级换代的时候,他凭借多年的行业经验和跟踪研究认识到,MPEG4能够在监控图像质量不下降的情况下节省硬盘存储空间和网络传输带宽,可以实现更多的压缩效率和性能,将具有更大应用机会。

但是,他也意识到,安防产品的生命周期很短,以前一种新产品可以卖上3-4年,而当时只能卖上一年甚至半年。当压缩比例更高的H.264压缩标准进入他的视野时,他没有片刻犹豫,就在海康威视当时MPEG4销售情况很好的时候,他下决心淘汰这一技术,力推H.264技术。

市场证明他那一次的“谋略”是正确的。H卡系列产品打入市场之后,在高端主流压缩板卡市场,海康威视的市场份额一路上升高达80%以上,在2003年的销售额达1.6亿元。

就这样胡扬忠和他的伙伴们一起,用了4年时间把视频压缩板卡、硬盘录像机,这两款产品先后做成全国第一。这个成绩让当时的胡扬忠感到兴奋。技术、产品、营销、服务全部被打通,这一系列的成果让他认可了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也让他有一点点真实的存在感。

2004年,监控产品开始向消费领域渗透。除了银行ATM取款机上的摄像头以外,城市主干道路上配备了“电子警察”,上海动物园的爬行馆里装上了“电子眼”,南京粮食储备库也启用了监控设备,以便随时监控仓库里害虫的活动。考场、机场、加油站、超市、小区等公众场合都开始上马监控系统。

随着这一市场需求的膨胀,海康威视的销售额再度实现“亿元”增长,达到2.5亿元。

从零起步,在短短的5年间,海康威视的年销售额就达到了数亿元。这个过程中他也遇到企业经营中的一些问题,比如流动资金。当时胡扬忠的解决办法是在供应商和海康威视之间再导入物流公司,让其提供数千万的资金,同时也让他分享商业利益。用这种方式胡扬忠让海康威视度过了资金最困难时期。

2008年安防行业遇到了低谷期,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胡扬忠开始对海康威视进行瘦身,节省开支,并且为企业规划了三条路:国际化、技术创新和专业化。2010年5月,海康威视在深交所挂牌上市。2010年其营业收入达到36.05亿元,同比增长70%以上。

赶上了好时机,抓住了几个关键机会,没有犯下太多的错误。这是胡扬忠对自己带领海康威视走过前10年历程的简单总结。

(拍摄于2005年)

 海康的第二个10年 

作为海康威视的老大,胡扬忠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好好活下来”。他认为企业跟人一样,是不是健康,就看对自己的管理。

让胡扬忠最头疼的问题

海康威视遇到过很多挑战,但在企业经营中,最让胡扬忠头疼的还是员工能否持续保持激情。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胡扬忠尝试推进一些持续激励员工的措施,让员工能够分享新业务的成长成果。通过一个持股平台,上市公司投60%,员工投40%,来解决员工持续激励的问题。

2018年12月份,这一问题得到落实。激励对象包括公司部分高级管理人员、对于实现公司战略目标所需要的关键领域的中层管理人员、基层管理人员、核心技术和骨干人员,共6342人。

自2015年开始胡扬忠看到了人工智能爆发带来的机遇,而“以视频为核心,用AI来赋能各个细分行业”,其需求是碎片化的,需要更多的人力来对接这些碎片化的需求。这是最近3年海康威视净增加1.91万名员工的原因。2018年年底海康威视员工达到34392人。

了解市场的人都知道,海康威视值钱的资产不是设备厂房和地皮,而是拥有的1万多名研发人才和多年形成的紧贴市场和用户的研发驱动力,以及多年来培养人才,激励人才的机制。

这些才是海康威视的核心资产。

海康是大数据公司?

很多人以为海康威视是一家硬件公司,实际上它是一家软件公司。

近二十年的发展,海康威视一直聚焦在视频技术方面。

一开始是从监控角度切入,做视频技术的一些拓展应用,比如工业自动化中的机器视觉、自动驾驶。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开始针对家庭、个人、小微企业客户开发了主打安全智能的民用品牌。

在胡扬忠看来,视频监控业务还会给海康威视带来不错的增长。

视频监控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安全的问题。例如,有些零售商店的管理,以前要到现场去,现在通过摄像头远程巡店,通过人脸识别进行人流量统计、人员考勤等等,用户的需求很多已经是业务管理需求,不再仅仅是安全的需求。

监控本身会产生很多视频流数据,这些数据结构化以后,数据价值就体现出来了。比如,视频分析车辆的数据,可以为交通诱导提供服务。

长期关注海康威视的人或许已经发现,海康威视虽然是安防的龙头企业,但却离“安防”二字越来越远。自2014年开始,其战略目标就不是成为一家安防企业。

从安防,到视频产品,再到以视频为核心的物联解决方案,海康威视的“盘”越铺越大,到如今,也进一步打破自己的“边界”,进入了“大数据”行列。

海康威视传统的安防业务主要是提供数据的采集和存储服务。随着AI技术的发展,海康威视利用自己采集大量视频数据的优势,在数据平台上为客户提供数据清洗、结构化、汇聚的全方位数据服务,再使用AI算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并且做出决策。

与云计算公司和AI算法公司相比,海康威视的业务涵盖摄像头等数据采集终端,能为客户提供从数据的采集、分析到处理的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

这几年海康威视利用自己数据采集的优势,在向大数据公司转变。至于是否转型成功?起码在胡扬忠的印象中,海康威视已经成为一家大数据公司。

(拍摄于2007年)

海康的变化

多年的行业耕耘,让海康威视向各细分行业深度渗透。

业务方面,“定制”是海康威视的基本策略。定制化的过程非常辛苦,而且需求差异巨大。做行业市场,不同客户的想法不同,很多甚至针锋相对。而且订单量非常小,导致成本升高,一度给胡扬忠带来企业成本管理的极大挑战。

经过多年的发展,海康威视也在发生变化。

产品方面,最早做板卡,后来涉足数字硬盘录像机(DVR)、摄像机、解决方案,还有其他业务的拓展。

销售方面,最早的时候通过代理销售,之后开始设立销售分支机构,再后来发展渠道经销商,以及逐步面向客户提供解决方案。在海外,先是发展国家级分销商,后来开始渠道下沉,再发展二级分销商,然后再做项目市场。

管理方面,以前海康威视不谈战略,后来开始导入战略管理,也做很多管理变革项目,导入一些IT工具。现在其公司级、部门级的管理变革项目很多。

胡扬忠带领着的海康威视一直在变,从产品形态到销售模式再到内部管理等各个维度的变化。

关于行业竞争

近几年海康威视业务收入增速和净利润虽然都在增加,但是增速已经放缓。随着安防产业的壮大,AI等新技术出现之后,安防市场迎来了一群新的玩家,包括华为、阿里等科技巨头。

业界将华为、阿里等新玩家的介入与海康威视业务增速放缓划上联系。

在现在的市场竞争中,各个玩家之间的边界似乎并不明朗,大家都想涉足对方的领域,之前本来没有关系的公司,现在可能变成竞争对手。安防行业项目市场产业链比较长,从厂家到总代、区域分销商,再到集成商、工程商、安装商,最后才到客户。

以前一年做一千万营收都可以赚钱,现在一年做一个亿都可能亏损。市场碎片化,活下来容易,发展壮大很难,谁来了都能咬上一口,但过上舒服的日子很难。

对于新进入的科技巨头企业,胡扬忠认为,他们的市场机会不大。

“深水养大鱼,安防行业没有深水如何养得起大鱼?这是一个碎片化的市场。本质上还是得在无数小区域,靠一单一单的销售,靠地推去获得客户,渠道要做得很细,销售成本管控在公司经营中是极其重要的一环。以通讯行业公司为例,运营成本比安防高很多,用通讯行业高成本的人力去跑安防,就像拿步枪打苍蝇一样,投入与产出是非常不匹配的。”

这是胡扬忠不认为科技巨头还有市场机会的理由。

他坚定的认为,这个行业已经基本定型了,安防行业规模不大。在胡扬忠眼中,安防市场增长很快,但却是一个“小”市场。

他坚定,市场容量实际上并不大,不然,千亿级别的公司早就出现了。房地产市场很大,通讯市场也很大,所以在这些行业能够培育出一些大公司。6000多亿美元的手机市场是真的很大,才能有苹果、三星等公司出现。

“外行”眼中的传统安防业务市场很大,所以不断涌入新进入者,加大投入。潮起潮落,最后发现想象与现实差距很大,有一部分新入行者已经被迫退出。

安防市场的“小”体现在这是一个非常碎片化的市场,用户不集中,应用较分散,产品也分散。客户的定制化很多,建立一个从满足客户碎片化需求的开发响应、到快速交付能力的建设,这中间有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

智能化时代到来后,安防行业此前未被满足的客户需求有了实现的可能,市场空间进一步打开。但在胡扬忠看来,这仍然是一个碎片化的市场。

海康威视这么多年的积累沉淀以及其口碑效应,在行业竞争中自然存在先天优势。安防业务是海康威视的根本,龙头地位稳固。就算是科技巨头进入,也难轻易撼动。

尤其是海康威视已经签订的一些公安、交通和金融等部门的业务,对于客户来说转换成本高,与海康威视的合作会是长期的。海康威视增量部分来源于“雪亮工程”即广大乡村市场,政府逐步推进更大面积的做覆盖,以及平安城市往智慧化方向发展。

胡扬忠也看到了“物联网+人工智能”的新业务机会。这一块的市场空间预计会是安防业务的十倍。这个巨大的市场中,不可能是海康威视一家公司来做,华为等巨头公司也会参与进来。

这个业务的市场中海康威视即使仅占10%,也是上千亿级别的营收增量。未来3-5年,海康威视业务还会保持稳定的增速,可能没有过去那么高的增速,但是10%左右的行业增速还是可以预期的。

另外,以视频为核心,切入到“物联网+人工智能”的增量空间中,海康AI Cloud架构与物信融合,目前在建设的“郑国渠”,这个想象空间也是巨大的。

(拍摄于2011年)

“中美贸易战”

国内市场如火如荼,国际市场也是海康威视非常看重的一块。海康威视是在2004年就提出国际化战略的,早期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走得非常辛苦和艰难。

2019年5月22日这一天,在外界看来海康威视遇到了一次强大的挑战,来自美国特朗普政府方面。

“中美贸易战”正在挑动中国商业与科技领域紧张神经。

自2018年起,美国以各类理由开始对中国发起贸易战,2019年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禁止美国企业使用对国家安全构成风险的企业所生产的设备,美国商务部以国家安全威胁为由将包括海康威视在内的中国高科技企业纳入“实体名单”,限制企业向此类企业提供产品或服务。

总结一句话就是:海康威视或被列入美国黑名单。

剑拔弩张的中美贸易战,已经燃烧到海康威视身上。受此影响,当天海康威视股价一度逼近跌停。如果美国对安防行业发布禁令,外界一致担忧是否会对海康威视公司产生严重影响?

针对可能的“制裁”,海康威视表现的很乐观。曾对投资者表态:

“海康业务比较均匀,也比较分散,不好的状况出现都对公司产生影响,比如去年土耳其业务几乎休克;阿根廷、巴西汇率的波动。但是对海外,我们还是比较有信心的,一是产品本身存在的竞争力;二是随着本土化的推进,我们现在海外营销、服务团队里面约三分之二为本地员工”。

“在海外我们还会很坚定的做下去,经济的波动、政治的动荡会带来影响,但不至于让海康承受太大的风险。例如美国市场占海康总营收的6%,若其他地方增长更快,这个比例还会下降。”

这段话的意思我理解为,海康威视不怕“制裁”。当然能不被“制裁”就更好了。

实际上,这也并非海康威视第一次传出将被美国禁售相关零部件的消息了。早在2018年,美国媒体曾大肆炒作中国产监视器危害美国安全影响。海康威视的海外业务并非依赖于北美市场,其战略布局是全球化的。在产品销售上美国市场仅仅是其一小部分,美国的“制裁”对海康威视海外业务市场似乎影响不大。

对此,胡扬忠看的很明白。

他认为,贸易摩擦也好,全球化也好,任何事情都有波折,不可能是直线一直这样下去。人类社会走到今天,之所以有全球贸易在,就是发挥彼此的相对优势,这是自由经济学派最基本的东西。

 小结 

“活下去”,是这几年胡扬忠为海康威视定下的新目标。

三个字看似简单,但在风云莫测的市场变化面前,考验的是企业的经营能力。企业能否活下去,取决于自己,而不是别人。对于海康威视来说,活下去的基础是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必然结果是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使自己具有竞争力,能赢得客户的信任,在市场上才能存活下来。

正如胡扬忠所说:海康威视一切工作出发点,都是为了创造客户价值,最后的收益是海康威视获得生存。

本文为转载,权益方如因版权需删除,请私信黑龙。

 $海康威视(SZ002415)$  

全部讨论

2021-06-19 23:12

转转

2021-06-19 20:34

第一张老胡咋这么黑?现在看起来老多了

2021-06-19 10:58

良心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