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iPad转发:62回复:149喜欢:49
因为《漫长的季节》热播,亲友群讨论日趋深化,逐渐变成了上数三代,‘我为什么今天在这里’的家族史大交流。
体感,人很少有同情心,农民子弟认为‘再怎么样做过国企工人也比农民强’,干部子弟认为’那时候国企工人比科长待遇还好‘,生意人子弟认为’工人是没发上财,但稳定啊,我父母起早贪黑‘,都没错。但这件事首先在于,国企工人在普遍不到20岁选择这条人生道路的时候,是有隐形合同的,大下岗是单方面撕毁合同。
我父系亲戚全是武钢或者配套工厂职工,98年大下岗,对武汉这种重工业为主的城市,影响非常长久深远,不足千万人口的城市,一次性下岗十几万人,是什么样的冲击?东北那些城市,一次性三十万人,是什么冲击?
我爸爸是个很爱折腾的人,在有苗头之前已经通过社会招聘离开了国企工人的既定路线,所以我们家幸免于难,但亲友多个在40左右被几万块钱买断工龄,幸运的是当初都分过房,之后就在小饭馆后厨,开摩的之类的谋生,苦等60岁开始的退休金。但其实大厂才等得到,武钢后来涅槃重生,退休金无忧,也有很多配套小厂,就如剧中大娘子的遭遇,当她去社保局开退休证明时,原工作单位破产多年,根本无法证明曾经的工作经历。
我妈妈当年下放回城,是城市招工,该当工人,但她高二下放,有大学梦,为了有余暇考学,放弃工人岗位,当了工厂下设的中学老师(对,中学生教中学生,后面持续补文凭),这个选择在当时很冲动,我外婆颇有微词。国企工人的待遇非常好,上下三代从生管到死,我上子弟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直到高考才离开那个体系,所有同学是父母同事的孩子,所有爷爷奶奶在子弟医院看病,人人认识人人,过年过节米面油肉蛋奶好水果,几十斤的发,小时候印象很深,大家一起取这个亲戚单位帮忙搬,然后再去那个亲戚单位帮忙搬,因为自己都拿不回来。
大厦倾颓哗啦啦,国企和私企外企很大的不同在于,信息极度不对称。这两年杭州互联网企业裁员也厉害,但员工通常在一年以前,就能从日常业务中,从新的处罚新闻中感受到打击的到来,从某些先知先觉者的跳槽中知道水即将变冷。国企不是的,能上不能下是多年弊病,外界市场环境的变化,员工完全无感,忽然之间三千块工资变成五百,下一次职工大会就是宣布名单。
我妈在95年前后拿过两三年五百块的月工资,然后学校从工厂剥离,归入教育局体系,从此成为事业单位,待遇有保障。那时候我爸已经拿五六千甚至上万一个月的稳定工资了,所以对家庭财务没有太大影响,更多是个人的失落感。
我是学经济的,毕业后在AMC,资产管理公司,处置四大行剥离出来的不良资产,就是国企大厂还不起的债。我第一次作为债权人代表上法院执行庭才21岁,身后站着两个法警,不是盯债务人,是盯我。债务人,国企大厂的书记拍桌子骂我:我们是国家的企业,你们是国家的银行,你凭什么问我要债?
我真的没有什么凭借,那时候连《破产法》都还没有,所有人都觉得,大锅饭,你们银行好多事。法院这么认为,当地警察这么认为,我们去讨债,反而身家有点危险……
多年以后在另一家银行,贵州省某副省级干部拍桌子说一样的话,我才能理直气壮的骂回去,因为你不还钱违法!
这是我认为大下岗最悲剧的点,这场撕扯里的所有人,工人/厂长/银行/法院/警察,我们都是体制内。
客观地说,站在国家/企业的角度,大下岗是对的,没有这个,就没有2000年后各大央企上市的涅槃重生,它们都涨过十倍二十倍,甚至有些成为全球龙头,企业是需要剥离冗员的,真正在那个冬天遭受损失的家庭,也并不多。很多城市本来就没有什么工业企业,很多城市像武汉一样,后期其他产业发展起来,能容纳一些下岗工人。这么多年我遇到为这件事耿耿于怀的,东北几个工业城市(很多东北人都无感),重庆(很多三线工厂),武汉(武钢/武重),攀枝花(攀钢占比太高)……在全国,这是少数人,也许只有1%吧。
为什么这部戏,非典型悬疑,节奏缓慢,很文艺的一个片儿,能火成这样?跟狂飙各方面相反,但数据仅次于狂飙?

全部讨论

2023-05-12 11:04

忽然想起自己92年大学毕业在一个天津大国企拿着一百多的工资,虽然从农村出来,但是没有选择躺平,也没有怨天尤人,知耻而后勇,两年后再回高校读工程硕士,后一路在穗工作。恍惚间,人生已过五。

2023-05-13 02:11

不过话说回来,这些人好歹享受了三四十年。剩下的大几亿人就稳定的吃苦,没有起落,也就没啥感悟

这几年的事业单位改革就是这个趋势吧,事业单位改企业,给5年过渡时间,过渡期财政拨款每年下降20%,5年后自负盈亏,到时候得倒一大批吧

2023-05-12 16:35

如此生活三十年,直到大厦崩塌

2023-05-12 16:57

回顾这段历史是为了更好的看待未来
现在最危险的,就是无收入来源的事业单位
其次危险的,是各地区空壳平台公司

2023-05-12 16:54

这几年很多排队考编的,世界上哪有什么铁饭碗,八旗子弟的铁庄稼后来也吃不上了。

2023-05-13 02:08

明明是个纸工厂,很多人却以为是铁做的。一开始的时候,一方敢许诺,一方敢相信,最后离婚的时候骂渣男,不负责任

2023-05-13 05:12

难得的好文章。赞。
个人在国企,私企都呆过。
个人是不敢买入国企股票的。因为效率低,资源浪费,不断降低护城河。
私企,为了盈利不择手段游走在灰色地带。
这世界没有十全十美,一切在平衡中,个人命运的选择,有时就是赌看运气。

2023-05-12 12:56

我小时候,单位大院里有食堂、澡堂、医务室、图书室,夏天还有冷饮店,说是店但是不用钱,凭单位发的票,电影院是边上单位的,夏天还发西瓜,床下都堆满了。到9几年就不行了,我读高中时父母就双双下岗了。

2023-05-22 11:24

我感觉将来养老金还会出类似事,虽然是明确的承诺,但会被隐形撕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