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7喜欢:0
最后做一个概括:低端白奶是一种接近于无差别的“必需品”,低成本化战略是它的必然选择,搭配上长保质期的常温包装,伊利和蒙牛的低成本(低成本奶源+生产的规模效应+广告的规模效应)是其它地方性奶企所无法比拟的;中端以上的奶制品是具有差异化的(口味、成分、品类),地方性企业和外企完全有能力集中力量在某个细分品类上主打一两个明星产品与伊利蒙牛掰一掰手腕,同时常温奶向巴氏奶过渡的趋势也重新让地方性奶企和伊利蒙牛的竞争回到了同一成本线上,因此,伊利蒙牛的市占率下降几乎是必然的;高端奶的竞争则完全取决于品牌的竞争,鉴于伊利蒙牛过度使用和稀释品牌的情况,它两几乎已经不可能再打造出超高端品牌的产品来了,未来像卡士、子母这样的高端品牌会越来越多(特别是外资品牌,确保品质+主打原产地牌),大概率完爆带有“伊利”和“蒙牛”两字(国产食品+黑历史,你敢说你能安心吃下去?)的金典和特仑苏等同类产品。[俏皮]言尽于此
引用:
2014-10-16 10:57
$伊利股份(SH600887)$ $蒙牛乳业(02319)$ $光明乳业(SH600597)$$张裕A(SZ000869)$ 为了进一步规避奶粉们的注意力,我决定在本文中仅就奶制品行业的演变路径做一个分析,不涉及具体的估值。但我估计光这个标题,喷子们就会想用目光杀了我。[可怜]
其实,我是看好成品奶市场的。按照人均饮用量来...

全部讨论

2014-11-09 08:26

国外的奶中国人会喝吗?

2014-10-17 09:59

我刚赞助了这条评论 6 雪球币,也推荐给你。

2014-10-17 09:19

增量市场与存量市场的竞争策略是不同的,中国逐渐进入存量市场,存量市场的体验与品牌价格天平的发码,由消费者用脚做选择。当然这种趋势的转变是不是超前反应在股票价格上,这个我们个人应该相信机构,他判断谁不行的能力应该是强项,但判断新生事物行不行个人应该有优势。

2014-10-17 08:28

我刚赞助了这条评论 1 雪球币,也推荐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