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022年个人股票投资系统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38回复:56喜欢:72

2020年还剩下两个月时间就过去了,做一些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思考,记录下来并分享在雪球社区,便于未来动态复盘自己的思考,也欢迎球友们拍砖。

一个系统的表象

是一个股票组合。包含:仓位、换手率、股票分布(多少个、占比)。

一个系统的内在逻辑

是一个持有人的股票投资思维,主要因子是:

1.预期收益率(绝对收益)。

2.波动承受能力。

3.买入、卖出决策过程。


我的系统:


表象层面:
仓位:70%-150%,最低持有70%股票,最高使用50%杠杆。

换手率:0.5-1.5倍(年),买入任何一支股票的持仓周期不低于两个季度(除非发生行业或公司的重大政策或经营管理活动变化)。

股票分布:15-20只,单只不超过30%仓位。


内在逻辑:
个人的预期收益率是年化20%,只投医药、消费、互联网三个大行业。

其中医药和互联网,以长投锁仓策略为主,对估值偏离中枢的容忍度较高;医药整体仓位20%-30%,互联网整体仓位30%-40%

消费则围绕业绩释放周期和估值中枢的动态关系选股和调仓。消费整体仓位20%-30%.

由此,最极端高估的时候,总体仓位为医药20%、互联网30%、消费20%、现金30%。

股票池来源A股、港股、美股三个市场,依据以上大行业框架和持股策略继续优选2-3年景气度好竞争格局变化脉络清晰的细分行业和个股(重质量轻估值、重长期轻短期):

以上便是我未来2年重点关注的对象,目前的组合也全部来源于以上股票池。

在大的框架已经非常确定的情况下,买入和卖出决策以及每个公司仓位占比,主要取决于动态赔率,在当前节点上看,医药整体和部分消费品,泡沫比较大,因此我在互联网部分适度超配了,择机再做平衡。

展望2021年和2022年,最大的任务就是少动手少交易,看牢持仓股票,原则上不做反T,只做正T,原则上只在收盘前最后半小时做交易。

我理解的如何“做时间的朋友”

过去两年的个人复盘思考

 $东方财富(SZ300059)$   $泸州老窖(SZ000568)$   $微创医疗(00853)$  

 @今日话题   

全部讨论

2020-10-18 22:49

稍微展开阐述一下几个关键的思考逻辑:
1.预期收益率。20%年化很难,非常难,即便2020年完成并大幅超出。但是2021和2022吃土回吐的概率很大。但是为什么又是20%,而不是10%或15%呢?因为“预期”两个字本身就很复杂,谁都想翻倍甚至翻好几倍,但是这个东西的合理程度可能最终与一个因子关联最大,那就是炒股的年头,每个股民的预期都一直在被年头不停动态修正。其次就是账户的基数,舒服的预期一定是那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同时,短期波动又能够让人平静接受的数字,账户基数小的时候,适度偏离甚至单吊增大波动,基数大的时候可能会追求更平稳小幅的波动,策略上自然更分散。就我个人而言,目前600万的账户基数,我可以接受日内整体5%,月内10%左右的向下波动,再大我可能会不舒服。
2.行业选择。站在今天,纵向往回看,各行各业百花齐放齐头并进的时代,肯定是不复存在了,经济增长率会慢下来,此前高速增长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也会越来越凸显(产业结构、地产连还债、环保问题、尖端技术、金融市场功能等等)。因此,围绕20%这样一个极高的预期收益率,行业选择至关重要,结构化行情的背后是产业趋势和政策指向,小散的命运一定是和国运高度关联的,信任中央政府总舵手,是自然的积极的正确的选择。科技、医药、消费就是时代最大的主题和股市主线,抱紧就好。其次还有一点很重要,有了大池子,还需要建立自己感兴趣、能长期主动跟踪研究的细分行业,不要做违背人性的苦差事,我希望自己的阅读和思考,要具备累积效应,而不是一盘散沙。比如我对半导体、军工、材料、设备无法建立兴趣,那我再怎么去看报表看研报,也呆若木鸡没办法把信息串成线织成网,虽然这里面可能有很大的投资机会,但是我抓不住。
3.交易层面。这层窗户纸没捅破之前,它比铜墙铁壁还厚实,但是它最终还是纸,成功的散户最终都能捅破,捅不破也很难称之为成功。看得多动得少,就是这层纸的全部内容。动得多只说明没看懂,懂得越多就越没有理由动得多,这两者是反比关系。雪球上不乏各种晒日内账单的达人,辨识他们经验和能力,很简单的一招,就是看他们的换手率,一天天瞎折腾的,建议直接取关,越呆越木的,往往内功深厚,当然也要看看他们的能力圈是不是你的兴趣所在,是不是符合时代潮流,别人今天研究光伏明天研究动力电池后天研究天线,你既没有物理背景化学也早就忘了,那我建议还是回到自己能真正理解的圈子。
$泰格医药(SZ300347)$ $千禾味业(SH603027)$ $长春高新(SZ000661)$

2020-11-24 17:15

平均一年T出多少收益率?

大神,您对中顺洁柔有研究吗?

2020-11-08 16:18

因为安琪酵母而认识您,持续关注中,谢谢您的分享!

学习!

2020-10-17 19:39

我预期年化20到30就满足,但还要去掉我的融资成本,虽然利率不高只要5.3。

2021-03-06 15:51

感谢浪哥,有股票的投资系统很重要。
韭菜的思考:
1. 预期的收益率的重要性在于,便于追踪赔率,对于股票是否过于高估是否需要减仓有一定的认知,对于防止回撤来说非常重要。
2. 买入、卖出的决策过程非常值得记录。且是一个可以不断完善记录的过程,重要的是要在记录的过程中不断精简,不断提炼出当下最重要的关注点,并且买入和卖出的逻辑应该是保持一致的,最重要的是不做记录就没法进步。
3.仓位控制。想要长期盈利,仓位控制很重要,在个别股票上重仓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是毒品,拉长时间线看,对建立完善知识体系,长期稳定盈利帮助不大。避免在一支股票上重仓,单只股票永远不要超过30%仓位。15-20只,对于我个人来说可能有点多,6-10支是个人比较喜欢的数量。
4.重质量轻估值,重长期轻短期。同意,好的股票永远都是高估的,差的股票永远都是低估的。差的公司可能会越来越差,股价反应了市场对其未来的预期。好的公司会越来越好,同样,股价也反应了对其未来的预期。买高估值的好股票并不是投资,而是同时赚业绩和预期的钱,但同时,需要密切观察,行业格局一旦发生变化就要今早撤出。
5.股票池。很好的分类,从大行业到子行业,再到细分的股票,能够从更宏观的角度去看待事物。大行业永远是第一个要考虑的事情,下一步就是找出行业可能的龙头,并长期跟踪持有。
6.少动手少交易,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踏空本身就是一种风险,卖出股票的同时,就在承受踏空的风险。 其二过多的卖出过程会让你脱离股票本身,无法客观的看待问题。
7.远离低估值,不被市场认可的毒品股票。 毒品的危害是不但让你承受亏损,还会影响你的心智,让你无法继续进步。

2020-12-31 22:24

感谢大神,(只欠东风),来过

2020-11-22 13:47

请问牙科赛道看好吗?

青岛啤酒91元,还可以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