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持恒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26喜欢:1
假设母公司全部资产为50%的子公司股权,没有其他业务。子公司每年盈利2亿,市值40亿,20倍估值。母公司现市值10亿,每年收到子公司归属利润1亿,10倍估值。按照楼主的估值方法需把子公司20亿的市值加回来,则实际估值30倍,感觉不太合理。

热门回复

2019-11-23 19:16

算法有毛病。一份资产不能出售两次。卖掉子公司50%权益,母公司变为空壳,股价理论归零。

2019-11-23 18:09

感谢你的讨论,通过我们的讨论,我的基本结论是:我的方法可能确实有问题!但从本质上看,至少这种估值体系紊乱造成的高估结论没有变,从实际上看,可能买入母公司股票的人并没有像他们认为的这么便宜买入了相应资产。

2019-11-23 17:50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直接对应的是13章隐蔽资产一节。见笑了[笑],我也是现学现卖,最近正在看这本书。看到你的分析和我从书里理解的不同,才讨论一下。

2019-11-23 17:30

我的意思是通过收购买入母公司持有的子公司股权,亦即在你最初最简单的假设下的情况的情况,目的是使讨论简单化,否则,没有讨论的基础了。当然,你说的也没有错。关于彼得林奇的书我都看过,请教下哪本书有讨论我们谈论的这个问题,我找出来再学习下。

2019-11-23 17:24

失去子公司的控股权,母公司怎么会一文不值呢?还持有多少子公司的股权就还有多大的价值。这种无风险套利现象是存在的,彼得林奇就专门介绍过这类隐蔽资产型公司。但价值实现除了需要时间外,更需要充满活力的资本并购。简单的说就是市场上要有足够多的野蛮人,但国内明显没有野蛮人的生存环境(参见宝能的结局)。这就像你之前说的国内主要银行一样,如果允许并购拆分清算,根本不可能是现在这个估值水平。有些公司如果能清算东西全卖的话,挣一大笔,经营下去只能半死不活的耗着,直到油尽灯枯。

2019-11-23 16:43

想不明白,如果先控股子公司,母公司一文不值;如果先控股母公司,再在二级市场将母公司持有的子公司股权出售,则可能实现无风险套利。实在是想不明白,但我可以肯定二级市场的买入者全部吃亏了,在实践中,大股东不可能让你如此便宜的价格实现控股无风险套利的。一个更有可能的现象是控股子公司,而母公司变得不值钱了。所以,虽然估值体系紊乱了,但从实际看,我认为买入母公司股票的投资者更可能付出了比看起来高的价格。

2019-11-23 16:36

我觉得对于那些有很多上市子公司的上市母公司,可以看成一只场内交易的封闭基金,或许会好理解一点。不过这种类型的公司不符合我的理念:越简单越好。

2019-11-23 16:32

你提到的这个现象正是我刚回复你的,这种情况下,可能导致估值体系紊乱了。我觉得我的分析从理论上讲没有任何问题。母公司分拆子公司上市后确实是分两次在市场上出售的啊,卖了两次。这种现象背后可能是只有原始股东赚了大便宜,二级市场买入的股东都吃亏了啊。

2019-11-23 16:25

关键是母公司现在标价并不是30亿而是10亿,有人想获得子公司50%的股权是花10亿收购母公司还是拿20亿买子公司的股票哪个更合理?我举这个例子就是想说你算母公司现在市值的时候不能把子公司的20亿加上。进而得出母公司比子公司的估值还高的结论。

2019-11-23 16:25

不过,我的分析也有我想不明白的地方,所以希望引发讨论。比如,我用10亿在市场上收购100%的母公司股权,然后再卖掉母公司拥有的20亿子公司股权,这样不是实现无风险套利了吗?总之,我也觉得这种情况下估值体系紊乱了,所以才艾特那个大V希望引发讨论,寻找现象背后的真相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