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0回复:32喜欢:34
康龙化成为什么俗称小药明呢,因为他跟药明系是CXO行业里唯二搞CRDMO端到端一体化战略的。新药研发的三个主要阶段,CRO(实验室和临床研究阶段)、CDO(工艺研发生产阶段)、CMO(规模化商业生产阶段),CRO偏服务属性,轻资产;CDO和CMO都是偏制造属性,重资产,所以一般会合起来称为CDMO。可以看到CRO和CDMO在商业模式上有很大差异,因此绝大多数CXO企业都是专注于某一个细分领域。国内诸如凯莱英、博腾是CDMO,泰格、昭衍是CRO(并且前者专注于临床,后者专注于临床前);国外诸如龙沙、三星生物是CDMO,查尔斯河艾昆纬是CRO。当然,他们多少也会对另一个领域有所渗透,但基本都处于瘸腿状态。尤其像三星生物这类新势力,更是瘸的厉害,D都不太行,只有M还算能打。所以再回头看一下药明,R、D、M全链条五边形战士,客户体验就不要太舒服了。药明生物管理层在这次业绩会上透露,客户在R到D的转化率是95%,D到M的转化率是90%。也就是说你只要找我来做R,接下来所有流程就都不用你再操心了。但如果你选查尔斯河做R,做完以后还要再去找龙沙做D,做完了再看情况是不是找三星生物做个M,一堆流程和评估性工作等着你,累不累呢?药明系确实不是不可替代,无非累点,效率低点,不确定性大一点而已。
康龙虽说被称为小药明,但他和药明比依旧算瘸了半条腿。康龙强在R端的实验室服务,R端临床服务和CDMO还在陆续布局。这也是为什么康龙的报表看起来很糟糕,一堆商誉、大额的有息负债、快速增长的固定资产,员工人数高达2万人,是泰格和凯莱英的两倍有余。这些都给人一种不太靠谱的感觉。但如果你了解康龙的愿景,就明白这就是小药明称号的代价。当然,目前布局已经初见成效,已经能够满足一般小分子药物全流程研发需求。另外,康龙化成去年经营性现金流已大幅改善,且自由现金流首次转正,这些都说明康龙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事实上,康龙的摊子铺的确实很大,药明还把小分子和大分子分拆成了两家公司,而康龙大分子业务(即康龙生物,还包含了细胞基因疗法)也在上市公司体内,目前毛利率为负,营收4.24亿,基本上还处于孵化状态。去年康龙生物融了一笔钱,投后估值已经接近百亿元(投后康龙化成持股88.89%)。虽然这个估值在药明事件后有点浮夸了,但也能够说明这块资产潜力很大。毕竟从药明生物订单就能看出,现在大分子药物的增长速度要高于小分子不少。
所以,康龙化成的逻辑就很清晰了。CXO要投就投CRDMO这种一体化的,毕竟身为服务行业,客户体验就是一切。如果药明实在不敢买,那可以考虑一下康龙。如果康龙也不敢买,最好就不要碰CXO这个行业了。当然,受药明的比价效应拖累,康龙A股估值偏贵,港股或许是更好的选择。所以我买了一点港股康龙化成。$药明康德(SH603259)$ $药明生物(02269)$ $康龙化成(SZ300759)$

全部讨论

子非墨鱼04-08 19:51

张坤在拿基民的血汗钱瞎买而已

灬寒江天外丶04-08 16:27

泰格明显跑赢CXO行业,国内临床才是绝对的老大,海外占比爷没那么大,上个月20cm也是独领风骚

城市农夫Z04-02 09:06

是不是泰格医药 也可以考虑下 ? CDMO有方达 ,自己也是做临床的, 另外大量投资创新医药

脆弱海04-01 14:39

谢谢回复,你是对的

旗舰吹雪04-01 13:40

那是你自己的想法……

脆弱海04-01 12:48

为别家研发服务的应该是员工,为自家研发服务的员工才是研发人员吧

旗舰吹雪04-01 11:39

因为他的主业是为别人进行研发

脆弱海03-30 23:18

不明白为什么研发费用4.48亿,却有18000多名研发人员

高山流水6666603-29 11:52

jazzguli03-28 23:22

感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