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先生与费先生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1喜欢:4
这几个问题其实还是从根本上取决于你如何判断百世管理层。与“通达”系相比,百世较早就对行业终局和远景形成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因而最早有了智慧物流的定位。这对我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个问题极具战略性也集中反映了管理层对行业的思考深度、角度和把握关键问题的能力。而具体到轻重资产模式和现金流的问题,它们重要但管理层要做出正确选择并不需要更高的能力。事实上,你如果对百世略加深入了解就会知道百世的管理层有自己的判断,而且符合逻辑。
百世强调供应链的“柔性”,因为末端消费场景的快速变化会导致供应链条的调整,而不变的是将一切供应链条、场景数据化从而使之可计算并实时优化的能力。2017初我看到中通17米的自营车队与定制化分拨中心的协同运营优化能力也曾经认为这是王道,而市场对此没有太多认识,但是无人驾驶车队、前置仓加最后一公里配送、无人机物流体系等新模式和黑科技直到百世的应对之道让我感到重资产是双刃剑,特别是在行业处于快速变化的时期欠缺长远慎重考虑的资本投入在短期带来效益的同时也可能在长期蕴量风险。这让我相信百世的管理层不会傻到不明白自营车队的好处,而是他们知道如何在资产轻重之间在不同发展阶段取得最好的平衡。
百世不象中通那样买地自建分拨中心的原因在于其一直在随着业务规模的增长优化网络。举个例子,中通只有72个分拨中心,百世过去一年内一直在合并重组其分拨中心网络,但是截止1Q18还有144个,分拨中心的优化是成本优化的重要手段也是百世快递业务毛利率过去一年提升3个百分点的主要因素之一。这仍然会是百世快递在未来4-6个季度不断提升毛利率的重要手段之一,而直跑业务本身就是规模扩大和分拨中心优化的结果。正是这个原因,百世不急于在土地上花钱。另一方面,百世一开始就在分拨网络的直营化上花了大价钱,这与“通达”系“轻模式”的加盟制有根本不同。从这个意义上讲,百世非常清楚什么时候该“重”,什么时候该“轻”。如果你自己能够全面的考虑这些问题并且测算网络结构趋于稳定时百世的盈利能力,其实是不输中通的。
时间所限,上面的问题我不一一回应。百世的股价我想会在市场对短期快递包裹业务量和盈利能力的关注下有波动,但是这在长远来看反而是机会。
往大了说,在投资中国新经济时,面对一个优秀和有创新意识的团队,投资者有各种疑问的时候最需要做的是丝丝入扣的了解管理层的思想,因为大概率是投资者自以为然的公司死穴对于管理层来说并不是大问题,而真正的大问题投资者并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