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千枚弹头!这一秘密武器竟藏十倍投资机会

发布于: 雪球转发:6回复:11喜欢:25

上周,特朗普又发推特了,希望中国政府能够承担数万亿美元的赔偿。

接着,《环球时报》总编胡锡进在微博上发文称,

“中国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将核弹头数量扩大到千枚的水平!”

针锋相对,好不热闹。

川建国在中美关系上的大放厥词,背后是连任竞选的压力和疫情控制的不力,让他不得不铤而走险,试图玩一出“祸水东引”的诡计。

如今的全球局势,越来越像冷战时期。

发生在半个世纪之前的冷战,虽然没有大规模的战争冲突,但局部摩擦不断,各个国家为了安全考虑,都不惜扩军备战。

下面这张图,是SIPRI在2019年发布的表格,涵盖了1950年到2018年的全球武器流动波动情况。

可以看到,自1965年前后开始一直到八十年代中期,全球武器贸易疯涨。

这种情况下,军工板块的配置价值开始凸显。

港真,军工毕竟是个纯内需行业,你建国越横,军工的需求越旺。

举个例子,一季度受疫情冲击,航空股惨兮兮,连股神巴菲特都割肉认栽;

但军机呢?

一季度,中航沈飞净利润增长202%,中航飞机净利润增长11%,有种“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惊艳感。

今天,就让君临带大家对军工板块中的航空股进行一番观察吧。

1

1915年,德国研制出一款叫Fokker E.I的飞机,这款飞机在机头安装了机枪,这就是战斗机的开端。

一开始,我国的战机主要是仿制老大哥苏联。

仿制相对来说成本更低,进步速度比自己摸索也要快得多。通常只有当自己的技术水平到达国际前沿,或者说先进技术无法从市场获得,当仿无可仿的时候,这就到了自主研发的时候了。

在1954年,我国仿制苏联的雅克18教练机,造出了第一架教练机初教5。

两年后,我国仿制苏联的米格17,造出歼5战机。

歼5是一款喷气式飞机,单座单发,属于第一代战斗机。

战斗机一共划分为五代,最先进的是第五代。

目前仅有中国、美国和俄罗斯能够生产第五代战斗机,而五代机典型的代表是F22、F35、歼20和苏57。

我国能生产五代机,所以从技术水平上来讲,中国现在的战机生产水平并不弱。

而作为一代机的歼5,速度就已经达到0.94马赫,距离超音速也就一步之遥。歼5航程1020千米,带副油箱航程可达1560千米,除了航程比米格17稍短,其他差距不大。

歼5的重要意义是让中国进入到了喷气式战机的时代。

到1959年,我国通过仿制米格19,研制出歼6,从而实现了超音速

歼6的速度是1.22马赫,航程1690公里。

歼6曾是解放军空军和海军航空兵装备数量最多、服役时间最长的战机,一共造了5205架 ,直到2010年才退役。

1966年,通过仿制米格21,沈阳飞机厂制造出歼7。

歼7是一款两倍音速的战斗机,这样的速度绝对是能够满足现代空战的要求了,例如世界最先进的战机F22速度也就2.25马赫。

因此作为二代机的歼7,现在依然大量装配我军。

对于战斗机来说,速度上2马赫之后,后面改进的空间基本也就是在智能化和隐身性了,而这些都是5代机所具备的特点。

歼7造了1577架,数量不少。虽然歼7现在已经停产,但依然是我军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市场数据,截止2018年我国空军战斗机有1383架,其中歼7战机388架,歼10战机235架,j-11/su-27/30/35战机346架。

歼10和歼11是三代机,所以现在我军主要是以二代机和三代机为主。

至于5代机歼20,根据2018年市场数据,空军是10架。

发达国家战斗机主要以四代机为主,美国接下来甚至将以五代机为主。而我国数量最多的还是二代机和三代机,例如二代机的数量占比达到35%。

就连印度二代机占比也就3.5%。当然,我们都知道,在买军火方面印度是很舍得花钱的。

不过,现在歼7已经停产,所以预计后面三代机和四代机会成为我军主力机型。

由于目前二代机歼7的数量还不少,所以未来我军换装空间巨大。

在四代机上,我军有歼11B、歼15和歼16。

其中歼16是很受看好的机型,歼16是一款双座双发战斗机,速度达到2.3马赫,最大航程4288千米。

而歼15是舰载机,在目前航母数量有限的情况下,短期产量可能不会非常高。

2009年,沈阳飞机工业集团制造出歼15,这是四代半战斗机。

作为舰载机,为了节省空间,歼15机翼自然是可折叠的。根据市场数据,歼15的航程可达3000公里,最大速度可达2.4马赫。

另外,根据2018年中国官方媒体的报道,歼15造价4亿人民币,合约5800万美元,和同类舰载机相比,价格还算合理。

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战机当属歼20,这是第五代战机。

作为五代机,该有的标准歼20自然都有,例如隐身性,超音速巡航,高机动性。根据市场数据,歼20的速度高达2.5马赫以上,航程超过6000公里,这就厉害了。

说了这么多,我想大家很关心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飞机是哪家公司产的?

我国生产战斗机的公司主要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旗下有两家关键生产战斗机的公司,分别是沈飞公司和成飞公司。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还是世界500强,在2019世界500强中,航空工业位列151位 。

航空工业集团成立于2008年,主要由原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重组整合成立。

而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和第二集团是1999年在中国国家原五大行政性国防工业总公司基础上组建的。

合并后,目前航空工业集团下辖100多家成员单位,近27家上市公司,员工约45万人,规模相当庞大。

航空工业旗下上市公司不少,因此可挖掘的投资机会也多。

从1950年起至2013年,航空工业集团累计生产了飞机和直升机2万多架、发动机6万多台、导弹2万多枚,出口和援赠飞机2400多架 。

航空工业实力是不弱,那放到国际上是什么情况?

2

从1915年人类第一架战斗机诞生起,目前世界上形成了五家重点战机生产企业,分别是美国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波音公司,法国的达索航空公司,俄罗斯的联合飞机公司,另外就是我国的航空工业集团。

全球战斗机年产能大概在50到100架之间,而在五代战机上,只有中国、俄罗斯和美国能产。

其中洛克希德马丁波音、达索航空和俄罗斯联合飞机公司垄断了全球90%以上的战斗机市场,其中洛克希德马丁公司2018年交付量高达105架,排名第一。

在2018年,波音防务营收232亿美元,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营收212亿美元,达索航空营收约28亿美元,联合飞机公司2016年营收约65亿美元。

这些巨头中,值得重点说一下的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堪称是现实版本的“斯塔克工业”,世界第一的武器生产公司,公司的产品用两个字来形容就是“科幻”。

洛马公司控制着世界40%的防务市场,据说五角大楼每年三分之一的采购预算都成了马丁公司的订单,公司每年写的代码比微软还多。

洛马公司的业务包括战斗机、运输机和洲际核导弹等,都是军事工业的顶尖水平。

洛马公司成立于1912年,倒闭过两次,而公司的崛起是从二战开始的。

正所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战地军费在燃烧,军火商却赚得盆满钵满。

二战期间,洛马公司生产了大约2万架飞机,美国军用飞机大约60%的产能来自于洛马。

现如今,洛马之所以牛,被认为是因为公司有一个秘密基地,臭鼬工厂。

1943年,洛马公司在伯班克平原上一个马戏帐篷建立了一个秘密基地,并把这里伪装成居民区,由于这里周围散发着恶臭,于是取名臭鼬工厂。

虽然环境不好,但这里出来的产品都是黑科技,这里代表着美国空军的未来。

那臭鼬工厂都有什么产品?

我们来数一数:F22、SR-71黑鸟侦察机、U-2侦察机、F-117夜鹰战斗机和F35等,这些产品更像是好莱坞大片里设计出来的。

听名字,大家可能没什么感觉。

首先说F22和F35,这两款战机是目前世界等级最高的第五代隐形战斗机,来看看其中几款飞机的图片,你就都懂了。

在1981年,美国空军要研制新飞机,要求是飞机要有隐身功能,超音速,而且还能短距离起飞,这就是第五代战斗机的标配。

后来洛马公司的F22被选中,2005年开始服役,这就是世界上第一款五代战机。

F-22的隐身功能非常强,雷达反射面积仅为0.01平方米。

在雷达面前,F22就是一只普通的飞鸟。

F-22速度是2.25马赫,1马赫就是1倍音速。

坐在F22上你会觉得很安静,并非是飞机不会发出声音,而是声音追不上你。

那作战上,F22到底有多厉害?

在一次空战演习中,F22对战三代机F15。F15的损失是104架,那F22损失了多少架?

答案是:0。

你没看错,战损是0。如此强悍的实力,堪称战斗机之王。

但是在2011年,F22的生产线关闭了,F22的产量定格在187架,美军也成为唯一拥有F22的国家。

如此强悍的战斗机,为什么就停了呢?

答案是太贵了,一架要差不多2亿美元。

那为什么不对外高价出售,筹集军费?

答案是太先进,相关技术不可能出口。甚至在实战中不轻易出动,因为万一被击落,技术泄露就麻烦了。

后来美军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既然F22贵,那么就设计一款低配版的五代机,于是F35来了。同样,生产商还是洛马公司。

F35只有一个发动机,也就是单发,而F22是双发。但是由于F35设计得晚,所以在某些方面比F22更优,而且F35采用矢量发动机,可以实现垂直起飞。

现在F35价格已经被打到了9000万美元,在2019年初洛马公司还获得了F35史上最大485架订单。

现在洛马公司主要生产的战机就是F35,来自各国的F35订单高达2384架,一架1亿,那就是2384亿美元,而且未来订单还会增加,这够洛马公司赚的了。

在2018年,洛马公司F35的收入占到公司航空部门收入的68%,占公司整体收入的27%。

2019年,洛马公司的营收为598亿美元,净利润62亿美元,净利润同比增长24%,很大一部分得益于F35的热销,未来业绩还有望进一步提升。

臭鼬工厂另外一款传奇产品是SR-71黑鸟侦察机。

SR-71一开始打算做成隐形飞机,但是实力不允许,没办法。

SR-71的飞行速度是3.35马赫,由于速度太快,飞机温度非常高,所以红外特征非常明显,根本没法隐身。

SR-71一出动,大老远的人家就知道他来了。尽管非常招摇,但是在实战中,SR-71无一被击伤或者击落,因为速度太快导弹根本追不上。

所以黑鸟可以肆无忌惮的侦查别人,看到导弹来了,走就是了。

对于洛马公司,我们的评价是:咋不去好莱坞拍科幻大片?

确实,洛马公司的产品也不止一次被搬上好莱坞大片的银幕。

另外一家重要的战机生产公司是俄罗斯的联合飞机公司,这家公司是2006年由米高扬设计局与苏霍伊设计局等合并而来。

1939年,阿尔乔姆·米高扬和米哈伊尔·格列维奇设立米高扬设计局,生产米格战斗机,战斗机的名字就是取这两位设计师姓氏的第一个字母。

1956年,联合飞机公司生产出米格9,这是苏联首批喷气式飞机,之后生产了多款米格系列产品。

其中米格29受到了很多国家的欢迎,性能不错,价格不贵,最低1000多万美元就能买到。

目前,米格29、su27、su30、su25和su24大量装配多国军队。

到2010年,联合飞机公司第五代战机苏57试飞。

现在,中国、美国和俄罗斯都有了自己的五代战斗机,唯独西欧掉了队。

这里我们简单提一下西欧的战机代表性公司法国的达索航空。

达索航空成立于1929年,公司的创始人是法国犹太人马塞尔·达索。

达索毕业于法国高等航空学校,毕业后从事螺旋桨设计工作。

一战期间,达索在法国航空技术处工作,后来与好友亨利·波太兹创立航空设计公司。

一战结束后,战机需求萎缩,达索改行做家具和地产。

到1928年,法国经济崛起,谋求在航空工业上的自主可控。达索一看机会来了,于是卖掉地产,又重新造起飞机来。

达索公司最出名的产品是阵风战机,2018年达索航空来自于阵风战斗机的收入占比近50%。

2018年,达索航空以单价2.4亿美元卖给印度36架战机,居然比美国的F22和F35还贵。

这么坑爹的货,那为什么印度还要买呢?

因为,F22和F35,不是你有钱,就能任性买到的。

3

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机型是F16。

截止2018年,F16战机的数量是2280架,在战机中占比15.38%。

F16的特点是经典,战斗性能极好,战功赫赫,堪称世界上最成功的战斗机之一。

F16生产材料80%是铝合金,因此轻。机身轻了,既省油,载弹量又大。

F16有三个副油箱,航程最高可达3800千米,有9个外挂架,可以携带大量弹药。

F16就像枪械里的AK47,实用,价格还便宜。

F16造价在1500万到2000万美元之间。

截止2017年,世界在役战机14706架,其中美国战机2831架,是世界上战机数量最多的国家,全球占比19.3%。

俄罗斯战斗机数量1547架,全球占比 10.5%,排第二。

2017年,中国拥有1527架战斗机,全球占比10.4%,排第三。

从数量上来讲,我国和俄罗斯的差距不大,但前面说了,我军有相当大一部分是落后的二代机,因此换装空军大。

当然,即使全部替换为先进战机了,我军和美国的差距也还是很大,所以这里面的成长空间是相当大的。

举个例子,目前我军战斗机大概是7架/万军人,而美军是21架/万军人,俄罗斯是15架/万军人,日本是11.7架/万军人。

如果我军要达到美军那样的水平,那么至少有3倍增长空间。

当然,我国还不打算做世界警察,过多的军费投入不见得是好事。

有经济学家评论美国经济,大概意思是说把大量的资源用于生产武器,可是武器更新换代很快,后面先进的武器出来,过去的武器被淘汰,就显得浪费。

而我国战机比较讲求多设计,少生产。只要技术掌握了,需要的时候就可以大量生产了。

所以,军费合理增长才是关键。

伴随我国经济的稳定高速增长,国防开支的稳步向上,军工企业稳定增长是可以预期的。

另外,差距就是潜力,我军现在换装空间大,所以战斗机生产企业的成长潜力也是可以预期的。

4

从全球几大军用飞机制造商的横向对比来看,中国航空工业的收入水平比洛马公司、达索航空和联合飞机公司都要高。

但是航空工业旗下光A股就有27家上市公司,涉及的业务范围非常广,投资标的该如何选择呢?

首先,看A股战斗机唯一上市平台,中航沈飞(600760)

我国生产战斗机的主要两家公司是沈飞集团和成飞集团,但是成飞没有上市,因此沈飞就成了战斗机第一股。

相比起来,沈飞显得更强,因为目前在产(研)六款歼击机中,其中四款生产研制由沈飞承担。

成飞虽然生产五代机歼20,但毕竟歼20产量有限。

中航沈飞是中国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现代化歼击机设计制造基地,在2017年完成重大资产重组,实现整体上市。

1951年,国营112厂设立,这就是中航沈飞的前身。

后来,国营112厂多次更名,如国营松陵机械厂,国营松陵机械公司,沈阳飞机制造公司,沈飞工业集团。

发展到今天,我国很多战机都出自中航沈飞,例如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歼5,第一架超音速战斗机歼6,第一架2倍音速战斗机歼7,第一架舰载机歼15,截至目前公司生产了20多种型号的飞机。

从沈飞公司的主力产品来看,基本是四代机。

1998年,以su27为基础研制的歼11成功首飞。

而歼15于2009年首飞,这是一款舰载机,2013年实现首次驻舰飞行。

2011年,歼16在沈阳首飞成功,如果后面二代机被四代机替代,那么将会有数百架的替代空间。

另外,虽然我国赫赫有名的五代机歼20是成飞集团生产的 ,但中航沈飞也有研发五代机,那就是鹘鹰FC-31。

FC-31是沈飞自主研制的第五代单座双发隐形多用途战斗机,可与美国F-35相媲美。

沈飞公司除了战斗机业务,同时还有研发无人机

截止2018年,我国军用无人机产业规模达91.5亿元,并且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所以中航沈飞未来无人机业务稳步向上也是可以预期的。

中航沈飞正在研发的无人机有“利剑”和“暗剑”。

2009年,利剑无人机项目启动,并且在2013年成功首飞。

利剑无人机是一款大型隐身无人攻击机,科技感十足。

来,看图片!

除了军用飞机,中航沈飞也发展民机。

沈飞旗下全资子公司沈飞民机是营收规模最大的二级子公司。

在民机方面,沈飞公司与空客和波音合作,还参与国产飞机ARJ与C919项目研制。

不过,中航沈飞的投资价值重点还是战斗机业务。

从军工股来看,中航沈飞可以说是相当稀缺的,毕竟在A股,除了中航沈飞,你还真找不出第二只专业做战斗机的概念股了。

假如有一天,中国能成为和美帝划江而治的世界级G2,中航沈飞会有多大的成长空间呢?

嗯,中航沈飞的资产规模目前仅为洛马公司的9%,营业收入仅为洛马公司的6%。

加油吧,少年!

中航沈飞的资产结构中,公司占比最大的两项资产是货币资金和存货。

2019年,中航沈飞的存货高达105亿,存货占总资产的36%,这也是公司资产负债表中占比最大的资产。

在2019年105亿的存货里,其中有23.7亿是原材料,83.33亿是在产品。

如此多的在产品,卖是不用愁的。

例如2019年中航沈飞营业收入238亿,销售费用也就1040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对于中航沈飞大量的在产品,我们看到的不是存货积压,而是成长的潜力。

你品,你细品!


投资充满着风险,我们不能拍拍脑袋就能轻易做出的决定。

除了基本面的机会分析,还需要对财务风险、业绩确定性、业务竞争格局等进行更深入的考察。

更多信息可关注“君临”获取。

如果您对我们的上市公司研究有好的意见、建议或者需求,欢迎添加微信沟通交流:

瀚如|君临(ID:junlintouyan)---君临与您的沟通桥梁

作者:君临团队.

更多成长股分析、行业解读尽在“中国新一代投资研究服务机构”——君临

@今日话题

全部讨论

2020-05-14 06:56

胡编真是吃饱了撑的,关起门来随便说。现在因为新冠病毒,多国有怨气,他那么一份报纸当家人的敏感身份扯这些不正是“威胁论”的最佳素材吗。

2020-05-13 14:32

中国达到先进国家水平,至少还需要5个地球。

2020-05-13 10:34

算是好文,但感觉讲的还不够透。大部分都是客观一直存在东西,变量太少。
投资讲的是现实和未来的良性差距,差距越大越确定(市场一定要认为不确定),投资的利润就越大。

2020-06-06 06:21

遇到军迷了,中国军迷往往都是听别人讲故事的方式学习,缺乏专业方面的知识。

2020-05-13 18:26

武器全靠嘴巴造

2020-08-03 23:05

2020-05-13 19:53

如果沈飞的出口和民用营收占比不高,那产值越高越不挣钱。如果全世界都象买F35一样买沈飞的歼31,沈飞肯定涨十倍不止

2020-05-13 13:08

沈飞确实牛逼

2020-05-13 11:51

2020-05-13 10:12

有没有思考过一点,我们国家的军工大客户是解放军,价格可不能像美国军火商那么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