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新科技行业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10喜欢:12
虽然我也个人不喜欢李想,他做产品和营销各种取巧,但这只是李想的一个特质,并不是全部,能跟华为竞争的时候打的有来有回,并且在财富自由后,敢于选择新能源汽车这个行业,说明他和杜国楹还是不一样的,发心不一样,格局不一样,李想还是想做一番事业,有自我实现的欲望,也希望社会认同。

热门回复

我倒是觉得,这得归功于这个时代金融资本的网红化,只要是新兴行业,不论其可持续性如何,也不论其技术迭代风险,哪怕亏损累累扭亏无望,金融资本照样给出非常诱人的估值,烧钱为其续命......既然如此,李想李斌也就可以云淡风轻地翘起二郎腿了,还落得一个处惊不乱的企业家称号,何乐而不为呢?

也没那么轻松,李想和李斌都何小鹏都把以前赚的钱中一大部分投入到造车事业中,这三个人几乎每个人都投了二三十亿。在前些年也是苦苦支撑,都差点资金量断裂。但凡发心不正,心志不坚定的新能源汽车创业者都被淘汰出局了,如贾跃亭,威马的沈晖等等。高合汽车丁磊,是上汽通用的总经理,浦东新区副区长,如果走仕途,说不定也可以高升,但是下海创业,前一段时间高合公司倒闭,其实挺让人惋惜。创业浪潮中总是鱼龙混杂,有成功也有失败,但是中国的经济发展,多一些创业者总归是好事,创新和发展总是有代价,抱残守缺的代价更大。

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10几年前,丰田汽车以刹车门事件陷入经营亏损中,丰田章男临危受命任职丰田总裁,首要任务就是致力于丰田的扭亏。股东利益对于公司是至关重要的,这样的文化如今淡了,就像白左一样,股东被虚化(马云首创的表决特权股)及自我利益的虚化(越亏预期越嗨)正成为一种金融变态。

网红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资本积累已经达到了过剩的程度,主要国家的矛盾目前是需求不足,而非资本稀缺

李想自己真金白银砸进去几十亿,也不是翘二郎腿占干股

是的,何小鹏uc浏览器套现的大部分都投进去了,李想汽车之家套现的基本也投进去了,李斌易车和摩拜套现的也都投进去了。

资本总体是稀缺的,只是中概股的投资人,资本归根结底大都来自大陆,而大陆并非一个资源优化配置的地方,导致大量资本向这些素质不高的投资人集中。

只能这样理解,二李的钱来得太容易,是风口上挣来的,也得随风而去......再说所谓新能源的补贴的确是让人上瘾。

你但凡多了解一下呢?李想晚一年出来创业,融资风口过了,他坚持增程,压根没人敢投钱,都说纯电就投。他也没有为了投资人造车,最后还是王兴这样的个人先投了。

理想同价位的车已经做得比BBA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