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记6.23-再遇3000点慌不慌/大跌的洋河股份怎么看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4喜欢:1

一.数据盘点

本周交易:无。

大盘跌破3000点。本周我的持仓再一次落后沪深300,尤其洋河股份在很低估的情况下本周又下跌6%,应该是本周不管是大盘还是我自己持仓表现都不太好。

二.本周思考

1.大盘再一次跌破3000点,又击破了无数股民心里防线,我该如何面对恐慌?

现在的市场一片恐慌,有朋友说现在3000点但自己股票跌的比2600点还不如,这种情况可能是普遍现象,尤其是持有小盘股,科技股,有相当一部分腰斩以上的行情,持有的体验感真的差。

我自己的持仓表现也不太好,近两年的时间收益率也是负数,要说内心毫无波澜那也不可能,但好在我每次都能保持理性和冷静,在当下寻求最优解。

又想起巴菲特那句经典名言,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在别人恐惧时我贪婪。

不晓得现在是不是又到人人恐惧的时候了。

恐惧是因为不确定性。深陷恐惧,被恐惧支配是大多数人常态,大多数人的评价已反应在股价上,成为大多数人无疑是带来不了超越大多数人的收益的。

让自己不恐惧的最好办法是将自己拉回理性,重新一次次梳理,直到自己得出能信服的结论。

进入股市的时间越长,我越觉得,资本市场拼的更多时候不是聪明才智,不是智力,甚至不是对商业的理解(尽管这很重要),而是理性的思考,持有的耐心,对恐惧的应对。

理性的思考告诉我: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用股权的方式来思考股价的下跌,可能会得出相反的结论。

巴菲特股东大会,有投资人提问,可口可乐十三年的时间,股价跌了30%,是否应该在高估时卖出股票?巴菲特说,如果我想买一个汉堡,昨天是1美元,今天是5美分,那我肯定今天5美分的汉堡,会因为汉堡价格低了而高兴,股票也是一样。

股价越跌越高兴,基于两个条件,第一这是一个好公司,好公司就是长期能赚钱的公司;第二手里有钱买入,否则跌到地板价了没钱买,股权没办法增加白搭。

例如我持有1000股某公司股票,持有成本为100元,每股收益10元,当股价跌到50元,我再买入1000股,每股收益仍为10元,每股持有成本将变为75元。假设极端情况每股收益一直不变,股价未下跌前,我需要10年回本,年化收益为10%,股价下跌我买入后,我需要7.5年回本,年化收益为13%,尽管股价下跌了,从股权的角度来说,我的年化收益实际上是提高了的。

更何况,好公司会随着时间的变化,每股收益也是在增加的。

怎么确定是长期赚钱的好公司,是一门学问,我学习商业模式,看财报,收集各方面信息,都是为了得出是不是好公司的结论。

手里有钱买入一是公司分红现金可以买入的现金流(这是为什么我喜欢分红高的股票的原因,在不卖出股票的前提下,分红再买入仍然可以让我持有更多的股权),二是从工作或者其他渠道获得额外的现金。

最怕的就是往相反的方向走,不仅后续没有现金流,之前买股票的钱都是融资借钱来的,成本高到期必须还款,否则只能卖出,这种情况下股票跌破心里价位神仙来了也得恐慌。

回到高估是否应该卖出股票的问题,包括也有朋友建议说,达到目标收益率应该卖出股票。

我的目前的想法是,可以卖但不轻易卖,不以目标收益率来做判断,参考唐朝的办法,预估3年后利润按照三年后利润的50倍市盈卖出。

以目标收益率达成做卖出决定,因为人容易受当下环境影响过于乐观或者过于悲观,很容易错失好公司未来增长利润带来的巨大涨幅。

但严重高估还是应该卖掉的。我们买入股票不是要跟股票谈恋爱,严重高估代表未来获得更高收益率的空间变小,对比其他没有高估甚至低估的好公司的股票,就不具有吸引力了。

严重高估或者严重低估都是市场先生给的创造更高收益率的机会。

2.如何看待本周洋河大跌?

尽管洋河连续下跌,但从基本面来看,没有特别明显变化。

还是那个一年能赚100亿的洋河,未来三年大概率能维持5%增长的洋河,现在市盈率已经不到13倍,按三年后预估利润120,市盈只有10倍了。

之前清仓汤臣倍健的逻辑是,汤臣三年维持个位数增长,但三年后的估值会因为再三年的增幅下跌估值下跌,导致市值不会增长,对比沪深300的估值和增长前景来看,沪深300分散性高,增长潜力确定性更大,维持较高市盈率从而获得更高收益率概率更大,所以清仓汤臣倍健而买入沪深300。

洋河股份情况明显不同。

首先现有估值是洋河沪深300都是十一二倍的市盈率,但洋河的业绩近几年也是稳步增长,明显优于沪深300的业绩表现。

其实是增长潜力,考虑到白酒非常优秀的商业模式,我觉得业绩增速长期跑赢沪深300而维持比沪深300更高的是市盈率的概率还是很大的。

所以从这两点来说,现阶段持有洋河优于持有沪深300

说实话,跌到这个份上我还是没想到的。下周洋河分红到了,正是加仓机会。

三.本周读书

《黄奇帆的复旦经济课-分析与思考》前六章。其实从战略角度来讲国家经济面临的情况,解决措施内容的书并不多,写的通俗易懂的就更少了,这本书收录的是黄奇帆教授在复旦讲座的演讲稿,紧跟时事,有理有据,还很容易理解,实在难得,建议关注经济的朋友人手一本。

五.本周运动

跑步一次。力量训练2次。平均步数6000步。运动相比上周,慢慢恢复中。下周幅度再大一点,恢复到常规,每周四五次运动。

全部讨论

06-23 23:54

还是那个一年能赚100亿的洋河,未来三年大概率能维持5%增长的洋河,现在市盈率已经不到13倍,按三年后预估利润120,市盈只有10倍了。业绩不会下滑?这么乐观?

06-23 22:02

目前价位好像还基本没人恐惧或说恐惧的人非常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