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0回复:22喜欢:3
回复@涛点点点: 华虹现在的产能都在40至55之前
中芯目前79万片产能里有30万片是28产能,28nm往上到24年扩大到55万片,到25年扩大到90万片。这意味着中芯24年会实现28以上产能翻一倍,25年达到23年的3倍。营收爆发式增长是必然的。
更重要的是,28往上国内目前没有友商能做,到26年这90万片产能基本上满产没有太大问题,会吃尽国内市场份额。
华虹扩的主要是特色工艺产能,资金实力差距大,和中芯先进制程竞争不大,国内设备验证也全是依赖中芯$中芯国际(00981)$ $华虹半导体(01347)$
至于$晶合集成(SH688249)$ 差距就更远了查看图片//@涛点点点:回复@胡某123:市场的预期是过剩的成熟制程产能会最后对股东价值毁灭。华虹超募了这么多资金,最后存银行理财,从某个角度看,就是他不需要这么多资金。
这些资金能干什么呢,增加成熟制程,会造成行业进一步失血。但科研似乎没有这个能力。是一个尴尬。
当然市场的思考可能是短视的,但是资本市场不可能靠说服资金不要短视,是要证明这个公司有规划,目前看不出来除了进一步陷入更大的红海,看不到合理的变化除了最多周期的运行。
引用:
2024-03-06 11:52
$华虹半导体(01347)$ 一个芯片公司,现金比市值还高?搞啥呢?还有就是为啥不分红!

全部讨论

我个人理解,中芯国际当然有一个国内的领先优势,但是现在的国内jjjl已经习惯了全球资产比价(本身这种定价方式也没有问题,资本就是全球流动 寻找投资回报率),那么到了26年,Intel进入18A(姑且认为概率很高,毕竟是技术创始人基辛格回来了当CEO),TSM进入N2工艺。也就是技术上领先2代。那么技术上一代大概需要5年。intel在10nm到7nm就倒下了,停滞了7-8年。那么就是SMIC到26年也是被技术压制2代。看STM,昨天发通知不允许给中国某代理发货。海外对我们的策略就是领先两代断,同样的就倾销。很难不预期26年欧美在14nm-5nm这段制程里面利用EUV制程来倾销,甚至未来10-20年,都是存在这个可能性。利润在jjjl眼里并不是第一定价因素,而是供给侧的稀缺性。这是SMIC的估值不断压缩的原因。

03-06 21:04

华虹下面的华力有28/14的技术能力

03-06 20:11

落后过剩产能

03-06 19:36

当然另外一个角度去看,承担整个cn全要素生产效率提升的重要工具资产,不论是A单算还是AH合算,就值一瓶酱油,的确也是资产比价层面有问题。这是毋庸置疑。好和坏其实都呈现了,看机构的选择了

03-06 19:28

兄,我不反对你的测算的,主要是市场的负面思考经过长期跟jjjl的沟通,呈现给你。供兄参考

03-06 20:23

西青,深圳,京城,临港加起来34万片,乘以2.25也就76.5万片

03-06 20:12

24年一季度指引很低

03-06 20:11

华虹最先进可达到40纳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