涛点点点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0喜欢:6
我个人理解,中芯国际当然有一个国内的领先优势,但是现在的国内jjjl已经习惯了全球资产比价(本身这种定价方式也没有问题,资本就是全球流动 寻找投资回报率),那么到了26年,Intel进入18A(姑且认为概率很高,毕竟是技术创始人基辛格回来了当CEO),TSM进入N2工艺。也就是技术上领先2代。那么技术上一代大概需要5年。intel在10nm到7nm就倒下了,停滞了7-8年。那么就是SMIC到26年也是被技术压制2代。看STM,昨天发通知不允许给中国某代理发货。海外对我们的策略就是领先两代断,同样的就倾销。很难不预期26年欧美在14nm-5nm这段制程里面利用EUV制程来倾销,甚至未来10-20年,都是存在这个可能性。利润在jjjl眼里并不是第一定价因素,而是供给侧的稀缺性。这是SMIC的估值不断压缩的原因。

热门回复

技术上换代之前是18个月,前两年是24个月,以后几年是36个月

目前是港股一潭死水,整体压了四五年估值,加上这几年机构被打爆了,看最近的行情就知道,都是量化和游资在干活。

现在是上限封死 拿不到euv 更拿不到high euv

嗯,但可能继续压4-5年,说不清楚

兄,我不反对你的测算的,主要是市场的负面思考经过长期跟jjjl的沟通,呈现给你。供兄参考

我是通过沪股通买的,没办法做空,原来是冲着中芯国际AH股差价大买的,实际上中芯国际A股估值太高,上升空间很小,目前看来,选错股,套了很多!!!

你可以买yang、做空港股等赚钱,为啥一定要做多赚钱呢,思路转变一下即可。空中芯国际

确实是这样,目前的港股已经越来越不好炒,流动性差,弹性弱,每天都几乎是冲高回落,在一、二个点的振幅范围内,通过量化交易赚点钱!!!

目前是。不过国内一众AI芯片公司也同样拿不到TSMC的高端制程产能,反而是让出了需求

摩尔定律减缓意味着追赶会更容易,保持领先两代比以前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