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A50系列16:成分股15-汇川技术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8

$汇川技术(SZ300124)$中证A50第15大权重股占比为2.006% 。

1、国内工控龙头二十年快速发展,控制层/驱动层/执行层/传感层布局全面。汇川技术是国内工控龙头,创始团队出身自华为艾默生系,兼具国际化视 野和行业本土经验,基于底层电力电子、电机驱动与控制、工业控制与通 信等核心技术,先立足于驱动层的变频器和伺服两大优势产品,向下拓展至 执行层的工业机器人、电机、气动元件,向上拓展至控制层的 PLC、HMI、CNC, 再横向拓展产品品类和下游应用,打造多领域自动化解决方案,实现十五年 收入/利润 CAGR 39%/35%的快速增长。2022 年公司收入结构为通用自动化 (50%)/智慧电梯(22%)/新能源汽车(22%)/工业机器人(2%)/轨道交通(2%)。

2、做强控制层,跨步国际化,通用自动化业务仍有较大成长空间。通用自动化是公司第一大业务,2022 年公司低压变频器/通用伺服系统/小型 PLC 国内市 场份额分别为 14.90%/21.50%/11.90%,位列市场前三、国产品牌第一,当前 战略重点是突破控制层,做强中大型 PLC,以及拓展执行层产品品类。2022 年初公司确立跨步国际化战略,2022 年海外收入占比仅为 3.85%,以电梯产 品为主。公司实施销售、研发、供应链等全方面的国际化,依托本土团队销 售,引用国内成熟行业解决方案,建设欧洲研发中心,承接海外前沿技术开 发,匈牙利工厂落地,逐步建起全球化制造体系,支撑海外市场拓展。随着 产品品类拓展,以及大力拓展海外市场,通用自动化业务仍有较大成长空间。

3、产业链延伸,布局工业机器人和新能源车公司从驱动控制拓展至机电一体化,布局工业机器人、新能源车动力总成,延伸价值链打开成长空间。工业 机器人业务处于成长早期,凭借核心部件自制、下游应用与工控协同的优势, 在 SCARA 机器人领域取得领先,大力发展六关节机器人,布局滚珠丝杠、直 线导轨等,发展前景广阔。新能源车业务经过六年布局,进入收获期实现快 速增长,客户涵盖新势力和一线车企,电控份额领先,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4、2024 管理攻坚年,深化管理变革与数字化赋能。公司 2019 年至今开展了治理、战略、销售、研发、供应链等变革项目,2024 年是管理攻坚年,在质量 管理、技术与产品设计管理等方面深化变革,搭建敏捷高效的流程型组织平 台,支撑公司长远发展。公司开展数字化转型,推出基于模型驱动的 Inocube 数字化开发与数据治理平台,为提供工业软件服务和打造产业链生态赋能。

5、2023年业绩预告点评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业绩预告,预计营收289.9-310.6亿元,同比增长26%-35%,归母净利润45.8-49.7亿元,同比增长6%-15%,扣非归母净利 润39.3-42.4亿元,同比增长16%-25%。 Q4需求及订单复苏超预期。分季度看,按照业绩预告中枢测算,Q4营 收99.0亿元,同比增长46%,归母净利润14.5亿元,同比增长18%。在22Q4明 显高基数下,公司订单增长延续同环比增长的强势表现。主要系传统行业 处于正常复苏节奏,新能源车和自动化订单持续增长。 预计全年工控自动化增速20%左右。受益于新能源车渗透率持续上升, 公司下游客户定点车型持续放量,新能源车业务实现高增,预计23年有望 实现收入75-80亿元;受到房地产行业周期下行压力,智慧电梯业务增长承 压,同比略有增长。23年国内工业制造业整体处于景气度较低位置,但公 司增长依旧体现出高韧性,我们预计24年下半年可能进入主动加库周期, 将极大提振工控元器件需求。

盈利承压不改长期价值。我们预计Q4和全年的综合毛利率同比结构化 下降,主要原因系较低毛利的新能源车业务占比提升和年末经销商返点。 我们预计公司费用端实现有效控制,在加大国际化、能源管理、数字化等 战略业务投入的同时,费用增速和收入增速基本同步,投资收益同比下降, 汇兑收益同比增加。整体来看,归母净利润未达年初长效激励计划目标 (50.5亿元),达到第五期和第六期股权激励考核目标。相信汇川在新的 十年里将构建一个从产业人才到用户、合作商、友商全链友好的生态,把握新一代自动化浪潮,从“突围中国”实现“突围世界”的目标。

6、盈利预测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全部讨论

03-17 20:55

传统核心业务通用自动化仍维持稳定增长,智慧电梯受地产影响增速放缓,但依然维持稳定;新兴业务新能源,工业机器人增速比较快增长;同时产品上开始逐步从硬件向软硬结合过渡,加大对工业软件的投入;估值层面按24年60亿的利润,30倍的估值,处于合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