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行业还可以期待吗?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0喜欢:1

今日,逆势走低的军工终于迎来了上涨,申万国防军工指数盘中大涨。2023年,军工还可以期待吗?

我们先来复盘下军工板块军工在2022年以来的表现,申万国防军工指数去年全年下跌25%。

具体来看,由于年报预期下调以及上游原材料大幅涨价,板块在1-4月经历了重挫,区间最大回撤约40%;随着上游原材料好转叠加中报对市场的刺激,在A股的首次触底反弹中,板块在4月下旬至8月初表现强势走出“深V”,区间上涨近50%。此后市场的走势开始陷入纠结,军工板块在8-10月再度陷入震荡,从11月开始又经历了持续回调。

事实上,本轮回调与基本面关联并不大,因为从业绩来看,2022年前三季度国防军工板块125家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79.44亿元,同比增长9.83%,实现归母净利润278.25亿元,同比增长6.77%。其中37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实现超过30%的增长,业绩持续兑现。尽管去年宏观形势复杂,军工板块上市公司业绩仍实现稳定增长,体现出了板块较高的景气度。

整体来看,近期军工股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更多是市场原因和资金面因素。

其一,去年12月,行业的确受到了部分公司减持公告影响,但近期公告显示,前期减持计划大部分已减持过半或时间已过半,小部分已完成减持计划,减持对行业的影响已经逐步消散。

其二,三季度公募基金军工持仓较二季度显著提升,创下五年来新高,如果交易拥挤度较高,就需要一定程度的消化。

其三,11月之后A股处于业绩真空期,而军工板块研究难度较大,出于保密等因素可披露的数据较少,同时缺少可以持续跟踪的高频数据,使得部分资金在市场震荡纠结期选择获利了结。

其四,市场风格方面,12月初全国防疫管控措施调整,消费行情持续升温,而金融和地产在三箭齐发的催化下也在11月以来数次演绎,存量博弈的市场环境下,以军工为代表的的成长风格的资金被明显分流。

而且本轮反弹的逻辑是宏观经济的预期向好和疫情影响消退,军工属于在此背景下基本面边际改善预期较小的行业,短期难以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因此引发了持续调整。

某战斗机龙头集团整体借壳上市,等于说歼20空降A股了。券商预测,战斗机龙头预计市值将达2000亿元,而目前被借壳的这家公司市值才60亿出头,给后市留下了较大的想象空间。本次龙头公司借壳上市将如何影响军工板块的行情?

本次借壳重组之后,战斗机龙头有望实现整体上市,其实是通过借力资本市场加速航空装备发展。

其实从2021年开始,军工行业资产证券化运作已经开始比较活跃,同时板块中企业的股权激励推进也明显提速。据中信证券统计,截止去年11月末,2016年以来,板块内上市公司推动的股权激励96次,其中2020年之后的占比一半以上。2022年5月27日国资委印发《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明确各企业集团公司需于2022年8月底将工作方案报送国资委,2024年底全面验收评价。

今年1月5日,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会议强调乘势而上组织开展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同时会议明确,2023年中央企业“一利五率”目标为“一增一稳四提升”,“一增”即确保利润总额增速高于全国GDP增速,力争取得更好业绩;“一稳”即资产负债率总体保持稳定;“四提升”即净资产收益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营业现金比率4个指标进一步提升,考核目标将进一步加速军工央企提质增效与收入质量改善,盈利能力以及现金流情况提升。

政策引领下,各央企已进入改革快车道,一方面正逢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之际,另一方面推动央企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正拉开序幕,军工央企围绕高质量发展的改革行动仍然值得期待,对板块情绪的催化也有望反复演绎。

如何看待军工板块今年的投资机会?

展望2023年,军工行业的景气度仍然有望延续:

首先,军工的需求相对比较刚性,受疫情的扰动较小,但供给方面仍然可能受到产能的限制或者生产交付不畅的扰动,影响企业业绩的提速。伴随国内主要城市疫情逐步达峰,“后疫情时代”经济活动步入正轨,延期交付的订单可能会跨周期确认至今年的财务报表中,业绩得以兑现。

其次,为了应对下游需求的大涨,军工企业的扩产从2021年便开始启动。但因为军工产品是以销定产,所以下游需求向生产供给端的传导是有一定滞后的,产能缺口持续存在。从今年开始,预计上一轮在材料和中游各环节的扩产成果将逐步落地,对业绩提速形成较好的支撑。

最后,十四五期间武器装备换代的需求较为迫切,2021年以来行业合同负债及订单激增预示行业需求景气度提升,从某航发龙头航披露的2023年关联交易预估数据来看,下游需求仍然保持了高速增长,未来大额订单有望逐步落地,带动板块业绩向好。

其中,导弹、航发和航空可能是业绩更有望实现潜在加速的方向。

军工板块还能继续关注吗?

从短期来看,经过本轮回调,从估值来看,申万国防军工指数的市盈率-TTM已经回到了近5年的1%分位点、近10年的4%分位点,已经处于低估区域;从市场情绪来看,12月下旬申万国防军工指数的周成交量一度创下近2年新低。这在一定程度上都构成了底部特征,说明本轮军工的调整可能已经开始进入尾声了,叠加景气度向好,投资价值开始逐步显现。

而且接下来可以重点关注两会,分析过去几年“两会”前后军工指数表现,分年份来看,两会前板块相对沪深300走出超额收益的胜率一般较高。而今年又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年份,可以期待更多政策利好为军工行业带来的机遇。

从长期来看,我国目前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我国目前的军事实力和我国已取得的全球经济地位不匹配,和我国想要在国际竞争中实现的国际地位也不匹配。从军费支出来看,尽管我国军费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二位,但仍不足美国军费支出的1/3,且GDP 占比仅为1.7%左右,远低于美国3.5%和俄罗斯的3.3%。俄乌冲突以来,国际局势波谲云诡,在中国大国复苏的进程中,必然需要军工的崛起,现实的矛盾已经愈加紧迫。

从二十大的会议精神来看,报告中明确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需求,重申加速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随着世界进入新的挑战变革期,国防大发展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要求。未来5年,我军建设的中心任务就是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建成全球一流军队,国防建设同时具备2035、2050的中远期发展目标,军工的中长期行情仍然值得期待。

当然,再清晰的投资逻辑也要结合市场环境来判断。虽然A股熊牛切换的趋势已现,但经历一定涨幅后叠加节前效应,短期可能仍然将以震荡为主,而军工的波动向来也是比大盘更大一些,所以大家在投资前,一定要做到心里有数。

军工板块的基金不适合高点追高,更适合“逆向投资”左侧布局,又因为波动较大,更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投资者。如果你看好军工行业的中长期成长逻辑,而且风险承受能力又匹配的话,可以尝试做波段或者结合估值定投,比如低位多投、高位少投,再给自己设定一个合理的目标收益率,如果实现就分批止盈,不失为应对板块波动的较好方式。

风险提示:以上不构成个股推荐。本资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个股推荐。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航发科技(SH600391)$ $航天电器(SZ002025)$ $航天电子(SH600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