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市场怎么走?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60回复:105喜欢:8

随着各地陆续开始对防疫政策进行科学优化,市场关注点开始转向“后疫情时代”国内疫情可能的走向以及对市场的影响

今日新十条的发布,不对跨地区流动人员查核酸和健康码,不开展落地检等措施,大大利好跨地旅游回乡等需求,携程平台上的机票瞬时搜索量猛增160%,其中,春节前夕(腊月二十五-除夕)的机票搜索量暴涨至三年以来最高点。疫情被困的“打工人”,终于可以光荣返乡啦!那些年,说走就走的旅行,也可以安排上了。

“疫后复苏”如何演绎?哪些方向可以布局?

借鉴海外经验,海外防疫松动后,消费和生产均有阶段性修复,当然持续性取决于疫情走势、政策力度和经济周期,而就业逐步放开后均有明显修复,“疫后复苏”的大逻辑成立。

(来源:华鑫证券)

结合美、日、韩等国疫后修复对股市行业的影响来看,华鑫证券发现,多数国家股市的行业轮动呈现“消费-成长-周期”的顺序。金融行业在修复前期也会有相对较优的表现,医药和医疗行业的超额收益持续性更佳。

1)美国方面

2021年6月,美国各州相继宣布“解除疫情全面管制”。疫后修复前期非必选消费和医疗行业涨幅居前;修复中期,通信设备和信息技术行业的涨幅扩大,成长风格占优;进入修复后期,通胀压力叠加俄乌冲突扰动,能源行业大幅领涨。

2)日本方面

2022年3月,日本全面解除了“防止蔓延”重点举措。疫后修复初期,率先反弹的是高端制造业和金融业,但恰逢俄乌冲突影响,但持续时间较短,通胀背景之下,采矿、有色金属、电力与天然气涨幅居前;修复中期,市场主线转向下游消费板块,纺织与服装、空运领涨,零售贸易、食品饮料、服务业等消费行业边际改善。值得注意的是,医药行业从始终保持了相对优势。

3)韩国方面

2021年11月起,韩国开始分阶段恢复日常生活。修复前期,医药和医疗精密设备行业大幅上涨,服务业和金融行业率先修复;从修复前期向中期过渡阶段,食品与饮料行业和电器与电子行业占优;修复中后期基本金属、造纸、运输与储存这类顺周期行业逐渐起势。

而目前我们正处于修复初期,基于海内外疫后修复行业轮动规律,结合估值与业绩,不妨考虑沿着以下三个方向布局:

其一是景气修复的消费链。受益于消费修复,估值水平合理,后续盈利有增长点的食品饮料、餐饮、医美、旅游出行等。

其二是困境反转的地产链。政策催化、预期盈利有改善空间,且估值还在低位的金融地产、消费建材和家电

其三是疫后需求回升的医药链。特别是精准防控常态化后,业绩增速有望稳中有升的疫苗、中药、特效药和医疗器械

(来源:华鑫证券,《寻找海内外疫后经济修复和行业轮动的规律》,谭倩、朱珠、杨芹芹)

【互动话题】后疫情时代,你更看好哪个板块?旅游、食品饮料还是医疗or其他?欢迎加自选并说出你的观点!#后疫情时代,哪些基金最受益# #消费、旅游、民航股午后全线走强#$旅游ETF(SH562510)$ $食品饮料ETF(SH515170)$ $恒生医药ETF(SZ159892)$

风险提示

本资料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以上内容不构成个股推荐。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管理人不保证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市场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全部讨论

2022-12-09 18:42

#后疫情时代,哪些基金最受益# 
看好消费!后疫情时代,更看中消费,随着政策的逐渐放开,旅游业运输等会起来,伴随着三年的疫情压抑。消费将会有一大波的释放。
消费有望逐步向正常水平回归。看好消费,旅游,需求逐步回升是趋势,积极做多。
考虑到当前的估值水平,白酒在消费板块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复苏节奏或从一线酒企向下传导,高端酒批价和实际动销或率先修复。
短期可优先关注白酒和啤酒两类机会。
一是一二线白酒主流标的的估值修复行情,二是作为疫情政策放松的直接受益标的,啤酒价格相对较低,消费场景也较为灵活,受经济和疫情影响相对较小,能展现出较强的逆周期属性。

2022-12-09 18:54

#后疫情时代,哪些基金最受益#   从目前很多地方表现看,一下子很多人还不敢上街,这个可能需要一个过程,但是对于感染的担忧已经开始囤药了,后续医药的需求肯定会大增,所以医药先活跃起来。再之后接着是元旦,春节,以及明年开始旅游行业酒店肯定会表现更好。
对于食品饮料,虽然目前没有看到特别明显的拐点出现,但业绩底预计就在今年的3~4季度,上游成本端的大宗商品价格今年2季度开始逐渐回落,下游随着疫情的解封和开放,对于交通运输以及大众消费的便捷驱使其业绩开始回暖。最近资金对于旅游、酒店、餐饮等做了潜伏和预期拉升的动作。对于食品饮料,由于没有看到业绩明显的拐点而采取了横盘震荡的走势,不过后续有补涨的可能。对于新消费例如医美、免税等都是比较利好的,但也要考虑具体股票当前的估值问题。#$旅游ETF(SH562510)$ $食品饮料ETF(SH515170)$ $恒生医药ETF(SZ159892)$

2022-12-09 11:40

#后疫情时代,哪些基金最受益# 国内餐饮酒店影视娱乐等,还有就是服装消费也会带动。后疫情时代消费复苏前景明朗,看好电商板块价值回归。基本面步入恢复通道,叠加供应链扰动逐步减弱,终端消费复苏态势明朗。政策面,目前国内监管支持和鼓励平台经济长期规范健康发展态度明朗,中美审计合作取得进展。业绩方面,互联网电商公司三季度超预期增长,核心主业增长韧性足,新业务加速减亏,各平台业绩全部超市场预期。看好疫后终端消费加速恢复性增长,电商、外卖和本地生活等行业快速修复,带动起整个消费热潮。
市场关注点开始转向“后疫情时代”国内疫情可能的走向以及对市场的影响。
今日新十条的发布,不对跨地区流动人员查核酸和健康码,不开展落地检等措施,大大利好跨地旅游回乡等需求,携程平台上的机票瞬时搜索量猛增160%,其中,春节前夕(腊月二十五-除夕)的机票搜索量暴涨至三年以来最高点。疫情被困的“打工人”,终于可以光荣返乡啦!那些年,说走就走的旅行,也可以安排上了。
“疫后复苏”如何演绎?哪些方向可以布局?
借鉴海外经验,海外防疫松动后,消费和生产均有阶段性修复,当然持续性取决于疫情走势、政策力度和经济周期,而就业逐步放开后均有明显修复,“疫后复苏”的大逻辑成立。
(来源:华鑫证券)
结合美、日、韩等国疫后修复对股市行业的影响来看,华鑫证券发现,多数国家股市的行业轮动呈现“消费-成长-周期”的顺序。金融行业在修复前期也会有相对较优的表现,医药和医疗行业的超额收益持续性更佳。
1)美国方面
2021年6月,美国各州相继宣布“解除疫情全面管制”。疫后修复前期非必选消费和医疗行业涨幅居前;修复中期,通信设备和信息技术行业的涨幅扩大,成长风格占优;进入修复后期,通胀压力叠加俄乌冲突扰动,能源行业大幅领涨。
2)日本方面
2022年3月,日本全面解除了“防止蔓延”重点举措。疫后修复初期,率先反弹的是高端制造业和金融业,但恰逢俄乌冲突影响,但持续时间较短,通胀背景之下,采矿、有色金属、电力与天然气涨幅居前;修复中期,市场主线转向下游消费板块,纺织与服装、空运领涨,零售贸易、食品饮料、服务业等消费行业边际改善。值得注意的是,医药行业从始终保持了相对优势。
3)韩国方面
2021年11月起,韩国开始分阶段恢复日常生活。修复前期,医药和医疗精密设备行业大幅上涨,服务业和金融行业率先修复;从修复前期向中期过渡阶段,食品与饮料行业和电器与电子行业占优;修复中后期基本金属、造纸、运输与储存这类顺周期行业逐渐起势。
而目前我们正处于修复初期,基于海内外疫后修复行业轮动规律,结合估值与业绩,不妨考虑沿着以下三个方向布局:
其一是景气修复的消费链。受益于消费修复,估值水平合理,后续盈利有增长点的食品饮料、餐饮、医美、旅游出行等。
其二是困境反转的地产链。政策催化、预期盈利有改善空间,且估值还在低位的金融地产、消费建材和家电。
其三是疫后需求回升的医药链。特别是精准防控常态化后,业绩增速有望稳中有升的疫苗、中药、特效药。

2022-12-09 11:27

#后疫情时代,哪些基金最受益# 后疫情时代,短期看报复性消费出现,利好旅游ETF(SH562510)$ $食品饮料ETF(SH515170)$ ,而从经济复苏的角度看,国内餐饮酒店影视娱乐等,还有就是服装消费也会带动。而贯穿未来的,那就是中长期看医药股长期的刚性需求$恒生医药ETF(SZ159892)$ 。后疫情时代,看好消费,旅游,需求逐步回升是趋势,医药、国产替代、基建等,其投资逻辑如下:

一是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不断优化,医疗资源更加受到重视,包括疫苗、特效药、中药、基层医疗物资等;

二是自主可控相关板块,包括以半导体、机械设备等为代表的高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军工、信创等;

三是金融地产等低估值蓝筹股。

此外,bo姐今天还采访了几家圈里的基金公司,聊了聊它们看好的受益方向。

其中博时基金围绕疫情修复,侧重关注修复弹性较大的食品饮料、社服零售等消费板块。

再看下南方高增长混合的基金经理张延闽,他今年以来低配过去较热门的赛道股,同时逆向投资地产、医疗器械、计算机软件、休闲食品等行业,获得了较好的业绩表现。

面对疫情放开后的机会,张延闽主要从这两个方面寻找机会:

第一,传统行业的周期反转。我们相信周期的力量,当传统行业供求关系发生逆转时,周期回摆会带来非常好的投资机会,比如正在关注的造船、禽养殖行业;

第二,新的产业趋势。细分行业的技术突破往往带来一轮新的产业趋势投资机会,比如3D打印,创新医疗器械,化工新材料等等。

2022-12-09 18:44

#后疫情时代,哪些基金最受益#  后疫情时代,短期看报复性消费出现,利好旅游ETF(SH562510)$ $食品饮料ETF(SH515170)$ ,而从经济复苏的角度看,国内餐饮酒店影视娱乐等,还有就是服装消费也会带动。而贯穿未来的,那就是中长期看医药股长期的刚性需求$恒生医药ETF(SZ159892)$ 。
后疫情时代,我更看好食品饮料板块,板块虽然近期有一些反弹,但并没有涨到位,前期调整的时间和空间都非常大了,目前估值上看还是很合理的,消费长期会伴随收入的增长和增长,嘴巴是真正的刚需赛道,目前依然是长期入场的好位置!以上是我个人没有具体依据,纯属自己瞎想!

@华夏ETF

2022-12-09 19:06

#后疫情时代,哪些基金最受益#  后疫情时代,短期看报复性消费出现,利好旅游ETF(SH562510)$ ,更看好食品饮料板块。政策风向已迎来重大转变,防控“新十条”不再强调动态清零,“保障社会正常运转”正式提上议程。刚刚过去的政治局会议同时强调,“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数据显示,近一个月,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食品饮料行业超150亿元,位居全行业之首。这既有货币环境、市场风格轮动的因素,也有北向资金权衡“性价比”,基于食品饮料板块估值安全边际、困境反转预期的综合考量。
时值年底,传统的消费旺季也是吃饭行情开启的重要时间点。数据显示,历年12月份,食品饮料、非银金融等大盘风格,相对其他行业超额收益出现的频次更高。尽管当前的防疫政策边际变化,传导至消费端尚需时日,但借鉴其他国家的消费反弹情况,加之中国的人口红利,拥有全国统一物流大市场,被压制的消费潜力将持续释放,结合经济复苏下居民收入增长,将推动企业盈利持续增长。
食品饮料行业一向是大消费中盈利能力稳健、投资逻辑确定性强的优质赛道之一,龙头企业普遍具备较高壁垒,具有明显的品牌和规模优势,有“好赛道”、“好公司”的特点,是布局经济复苏和消费重启的优选方向。
食品饮料ETF(515170)采用复制指数的投资策略,被动跟踪上文提到的细分食品指数,覆盖了食品制造等细分产业中规模较大、流动性较好的龙头公司,包括贵州茅台、五粮液、伊利股份等大家耳熟能详的品牌企业。前三大成份股占比40%,前10大成份股占比近80%,在相对均衡分布的前提下,聚焦行业龙头,能更好地捕捉板块的贝塔收益。而从经济复苏的角度看,国内餐饮酒店影视娱乐等,还有就是服装消费也会带动。而贯穿未来的,那就是中长期看医药股长期的刚性需求$恒生医药ETF(SZ159892)$ 。

2022-12-09 19:04

#后疫情时代,哪些基金最受益#  后疫情时代,短期看报复性消费出现,利好旅游ETF(SH562510)$ $食品饮料ETF(SH515170)$ ,而从经济复苏的角度看,国内餐饮酒店影视娱乐等,还有就是服装消费也会带动。
中国消费板块自2021年初至今整体表现不佳,经历充分调整后估值已逐步具备吸引力。本篇重点梳理近3年的中短周期环境下中国消费行业的主要特征变化,以及全球经济体疫后的经济和消费行业的基本面修复特征,和股票市场相关板块表现的经验,并结合中长期的消费潜力分析中国消费板块的配置价值。
总量上多因素制约中国消费复苏,但未来潜在弹性可能较大。2020年以来全球应对疫情方式、力度和产业链位置不同导致结构复苏差异,2021-10M22中国社会零售消费相比2019年复合增速中枢回落至3%-6%区间(疫情前8-10%)。制约因素先后分别为:1)消费场景制约;2)收入增长和预期走弱;3)消费倾向改变,居民储蓄意愿上升,平均消费倾向2022年再度下滑。但居民储蓄水平处于历史高位,也意味着当压制因素好转,消费复苏具备较大的潜在弹性。
结构上各消费领域修复分化,潜在修复弹性也有差异。我们从7个维度对比梳理中国消费修复特征:1)商品vs服务:商品修复好于出行服务,2022年社会零售餐饮收入比2019年小幅下滑,影视院线、酒店、旅游、跨城交通运输和城内出行等领域普遍仅恢复至疫情前35%-70%;2)线上vs线下:2022年前10月线上消费占比进一步上升至26.2%,但增长放缓至5-7%,增长较好的领域主要受益消费习惯和场景变化;3)必需vs可选:必需消费相对有韧性,相比2019年增速普遍并未下滑,但烟酒类消费2022年也逐渐承压;4)高端vs低端:高端消费相比中低端韧性较强,贵金属等消费增速是社会零售消费中少数相比疫情前提升的分项;5)城镇vs农村:农村收入增长和消费倾向恢复好于城镇,或主要受城镇服务业占比高影响;6)内销vs出口:出口链消费品2022年面临回落压力且结构分化,汽车等竞争力提升的制造领域仍有结构亮点;7)地产链消费:目前家电、家具和消费建材是商品消费相比疫情前增速下滑较多的领域。

上市消费公司整体基本面仍健康,关注竞争格局改善。从ROE、资本开支和经营现金流等维度看消费行业基本面虽然偏弱,但上市公司收入修复趋势好于工业企业,或反映行业集中度提升和竞争格局改善。当前消费制造行业普遍产能利用率低,但库存压力和账款收付较为健康,出行消费上市公司经营现金流和债务压力的健康程度好于对应的行业整体。

中国大陆以外的经济体消费修复和市场表现情况。全球主要市场的消费修复明显分化,我们认为与疫后的政策支持有紧密联系,欧美发达国家财政支持消费的力度较大但抗疫不力,亚洲发达国家初期疫情防控效果良好,因此消费都普遍修复至高于或接近疫情前水平,而部分防疫情况不佳的新兴经济体消费复苏的波动较大。
从美国、欧洲发达国家、日韩、东南亚等地区的疫后消费复苏经验总结以下特征:1)消费复苏和疫情应对存在学习效应,多轮疫情对消费的负面影响程度逐次递减。2)2022年各经济体疫情防控明显放松后,原先下滑幅度较大的消费服务业有所反弹,前期防控严格的亚洲经济体反弹更明显。3)部分此前受益居家需求和政策刺激的消费品,在疫情影响减小后往往面临回落压力。4)消费和出行习惯变化可能影响部分服务业的复苏,例如美国居民采取公共交通出行率下降、疫后居家办公增加以及部分容易被替代的线下娱乐活动复苏受阻。

各地区股票市场的消费板块表现具备部分共性特征:1)食品饮料等必需消费初期相对跑赢,但经济对疫情的影响逐步适应后可选消费可能相对跑赢。2)航空、餐饮旅游等出行服务业在2020年疫情初期大幅跑输,随后进入相对收益震荡期,尽管疫情防控放松后行业基本面得到修复,但股价并不一定跑赢市场。3)部分需求因疫情影响而中期下降的行业可能整体跑输。4)医药板块在2020年疫情发生初期以及2022年疫情防控放松阶段相对跑赢,或与疫情防控放松带来的医药医疗资源需求明显上升有关。

中国消费中长期消费潜力仍有待释放。当前市场对于消费板块的担忧除了疫情等短周期因素,还包括对经济增长、人口结构、消费升级空间等中长期因素的考量。我们认为当前中国人均GDP在2019年刚突破1万美元,横向对比往往是主要发达国家经济结构转型、消费潜力释放阶段;中国的个人消费支出/GDP仍然较低,消费结构中满足生活基本需求的消费支出占比仍然较高,未来仍有较大的优化空间。结合部分国家历史经验和当前中国的内需潜力大、政策约束相对少、改革与挖潜空间足的内生优势,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相互促进,消费增长和消费升级仍有较大空间。

中国消费复苏展望和配置价值。当前中国经济尤其是消费的韧性如弹簧持续被压缩,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处于低位,一旦疫情、地产等因素有所缓解改善预期,前期增长受压制的消费领域有望反弹修复。上市公司层面,中国消费龙头横向对比全球仍具备较高的增长质量,估值溢价也已得到充分压缩,仍具备较高的吸引力。具体可关注以下三条主线:1)受疫情影响且未来有修复空间的出行服务业,如餐饮酒店、旅游、航空等;2)政策加力支持地产链修复,如家电、家居等;3)股价调整相对充分、中长期前景有待明朗且处于应对疫情的重要环节的医药、医疗器械和互联网等领域,具体配置时点关注政策。中期来看,中国“衣、食、住、行、康、乐”等各类消费将继续朝着“更舒适、更方便、更清洁、更美观、更健康”的方向进一步“精细化”,仍有较大的投资价值。


2022年是疫情以来的第三年,疫情对中国总需求的长尾影响,叠加房地产下行拖累和上游涨价损伤利润等多重挑战,居民消费复苏乏力且增速中枢较疫情前放缓,大消费板块自2021年初至今整体表现不佳且投资者预期相对低迷。本篇报告将重点从短周期的维度分析疫情后中国消费行业的主要特征变化,以及海外发达经济体疫情后的消费恢复特征,另外结合海外历史经验的梳理来看中国消费升级中长期趋势,以更好地认识当前中国大消费板块的配置价值。

短周期:后疫情时代的消费新特征

中国消费特征变化
总量:多重因素影响下消费整体降速

各国应对疫情的方式和力度、所处产业链位置不同导致经济结构的疫后复苏差异。全球不同经济体复苏程度差异较大,疫情控制较好的中国和政策刺激力度较大的美国GDP同比疫情前有明显正增长;欧洲和发展中国家虽然也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但疫情反复和政策退出的背景下仍明显低于过去的增长趋势。但具体到消费而言,海外超常规宽松的财政刺激促使居民商品类消费恢复较快,而中国供给恢复好于需求且政策刺激力度相对温和,消费恢复程度弱于投资与出口,而且受益于海外的供给短缺和中国的制造业中心位置,中国出口远高于过去几年的增速。从具体上市行业的收入增长修复,同样呈现为:出行服务<商品消费<投资与制造产业链。

多重因素影响下,中国消费增速中枢相比以往经济周期下行。在2021年上半年疫情的负面影响已明显减少的情况下,中国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两年复合增速也仅在4%-6%,我们计算2020-10M22进一步回落至3%左右的平均水平,远低于疫情前8-10%的中枢水平,对GDP增长的贡献也明显下降。

具体制约国内消费的因素,按作用的先后顺序体现为三方面:1)消费场景制约:疫情防控直接制约消费者出行,导致部分消费场景消失,直接导致消费减少;2)收入制约:居民可支配收入恢复缓慢,2021年的两年复合增速和2022年同比均在4-5%左右,低于过去7-9%左右的增速,以上市公司测算的人均薪酬显示服务业下滑幅度较大;3)消费倾向改变:疫情带来收入前景的不确定性以及房地产市场调整导致居民储蓄意愿上升,前10个月居民存款累计新增13万亿元,已超过历年全年的水平,2020年以来的居民存款增长远高于长期增长路径,但消费增长相比历史则放缓,平均消费倾向经历修复后2022年再度转为下滑。但是居民储蓄水平当前处于历史高位,也为将来的复苏创造了条件,一旦上述压制居民消费的因素出现边际改善,消费潜力的释放可能也将带来明显反弹。
而贯穿未来的,那就是中长期看医药股长期的刚性需求$恒生医药ETF(SZ159892)$ 。

2022-12-09 19:01

#后疫情时代,哪些基金最受益# #消费、旅游、民航股午后全线走强#
看好$旅游ETF(SH562510)$ 未来的发展前景。
旅游是可选消费,业绩弹性更好,也是布局疫情复苏,困境反转投资机会的最佳品种之一。
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逐步调整,居民出行意愿有望回升,释放出需求弹性,旅游出行有望逐步复苏。
旅游行业大体上遵循大消费的投资逻辑,主要是受益于居民消费意愿的提升,以及消费升级。
因此行业的发展与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在经济中的占比息息相关。
疫情之前,旅游行业基本上呈现旅游人数和人均旅游消费双增长的趋势。
抛开疫情,从长期来看,旅游的需求是日益增加的,如果再考虑到最近国家对于三胎及教育的态度。
疫情消退之后,将来旅游的需求有可能会迎来爆发式增长。
积极看好旅游板块,要把握中长期投资机会。
旅游板块个股众多,投资者可以选择$旅游ETF(SH562510)$ 来积极布局,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人士打理,更加省时省力。

2022-12-09 19:10

#后疫情时代,哪些基金最受益# 看好$食品饮料ETF(SH515170)$ 的投资价值:当前消费板块的估值及情绪均处于底部,中长期看好未来中国消费市场的发展潜力。
疫情只是短期扰动因素,不会改变消费行业的长期发展趋势,疫后需求复苏仍是主线。随着稳增长、促消费等一系列政策不断出台落实,影响消费的不利因素正在好转。中长期来看,中国消费市场仍具备持续发展的空间。收入结构的逐步优化将推动大众消费市场的扩容,中国庞大的多层级市场为消费企业的渠道下沉创造了新的机遇,消费升级、品类普及、国货崛起成为大势所趋,人口结构变迁带来新的需求。
当前,消费板块估值已回归至历史较低位置。进入四季度消费旺季,众多消费类企业有望迎来业绩进一步改善的机遇,投资者可以选择 $食品饮料ETF(SH515170)$ 来积极布局,省心省力获得时代发展的红利。后疫情时代,消费市场销售会企稳回升,百姓疫情期间积压的消费需求会集中释放,升级类商品带动可选消费品明显改善。目前消费恢复进程的筑底时刻确定性较高,后疫情时代消费稳健复苏态势下,我认为消费结构升级的趋势不变。在消费复苏过程中,我看好低估值的黄金珠宝板块(结婚办婚宴会越来越多),和景气度较高的国货美妆板块。

$恒生医药ETF(SZ159892)$

2022-12-09 19:08

#后疫情时代,哪些基金最受益#
短期来看,疫情的影响正在逐步过去,行业低基数为明年的业绩高增长埋下伏笔。
长期来看,在中国酒店业整体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行业最大的机会,不是整体规模的大幅增长,而是结构的变化,是连锁化率、行业集中度、以及中高端酒店占比的提升。
和餐饮、影视等行业一样,中国酒店业的连锁化程度非常低。以疫情前的客房数计算,我国2019年酒店行业连锁化率仅24.9%,远低于美国的71.8%。和全球市场的41.1%也有巨大差距。
如果说餐饮等行业由于标准化难题,天然难以实现高度连锁化,中国酒店行业连锁化程度的落后,主要是历史性原因。既有供给层面的因素,即中国连锁酒店起步较晚;也有需求层面的因素,比如收入水平、消费习惯、品牌影响力等。
大幅落后意味着巨大提升空间,对于中国这种赶超型经济体来说并不陌生。要知道,我国现在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美元,在发展中国家已处于领先位置,距离高收入国家门槛也只有一步之遥,而新生代消费者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老一代早已不可同日而语。国内餐饮酒店影视娱乐等,还有就是服装消费也会带动。后疫情时代消费复苏前景明朗,看好电商板块价值回归。基本面步入恢复通道,叠加供应链扰动逐步减弱,终端消费复苏态势明朗。政策面,目前国内监管支持和鼓励平台经济长期规范健康发展态度明朗,中美审计合作取得进展。业绩方面,互联网电商公司三季度超预期增长,核心主业增长韧性足,新业务加速减亏,各平台业绩全部超市场预期。看好疫后终端消费加速恢复性增长,电商、外卖和本地生活等行业快速修复,带动起整个消费热潮。@华夏E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