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寻找股市中的催眠大师

发布于: 雪球转发:19回复:11喜欢:70
周末看了一部非常不错的电影《催眠大师》,也算是过去几年本人看的国产片中质量比较高的。电影中充满了各种技术的催眠方式,包括直接催眠法,联想法导入催眠以及清醒催眠等。最后也给了我们一个意外的结局。这部电影又让我想到了另一部我非常喜欢的电影《盗梦空间》,当然《盗梦空间》的意识形态更加深刻,最终要将一个思想植入到人的脑海中。看完这个电影,我突然想到了我们的股市,是否在某些时候我们也会被催眠呢?

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看,股价就是人类情绪和心理的反映。很多年以前,这方面的大师索罗斯就在他著名的反身理论中提出过这个看法:我们试图理解世界,但我们自己也是这个世界的组成部分,而我们对世界不完全的理解在我们所参与的事件的形成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的思想与这些事件之间相互影响,这为两者都引入了不确定的因素。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把我们的决策建立在已有的知识之上,因为我们的行为很容易产生预料之外的结果。所以有人说股价就是人心,最终建立在这个市场中大部分人对于世界的理解,是整体社会中世界观的反映。由于每个人看到的事物仅仅是一小部分,随着人民的认知慢慢变化,股价也会慢慢改变。最终反映出来的就是上涨和下跌。

然而一个永远不会改变的事实就是,人永远是群居动物。这个世界中真正拥有独立世界观的人不多,大部分人的世界观是会受到多数人的影响。对于股价来说,这就是形成了一种趋势。所以索罗斯的反身理论中也说过:人的认识是受客观世界的影响的,而客观世界又是与人们的行为紧密相关的。这也就意味着,人的行为对人的认识有反作用。所以从这点看,股市永远会有某种趋势,不是上涨的趋势,就是下跌的趋势。我认为这种趋势所反映的背后就是人们的共识形成。

所以从某种角度看,这个市场如果有一种所谓的“催眠师”,催眠整个市场,或者把他们想要的思想植入到大家的脑海中,那么这种人就一定能赚钱。有没有这种人?我相信在某些细分领域客观存在,但非常少。比如某些行业中非常有影响力的分析师,能让市场接受他自己的世界观,对于股票的认知。而随着市场接受他的世界观,股价也会往他的意识形态中去发展,直到这种一致达到顶峰。当然,这是一个比较微观的表现。另一种更宏观的理解可能要牵涉到阴谋论了,市场中那个“看不见的主力”。这种超级宏观的催眠师可能会预感到在大牛市中,由于经济是过热的,会短期反映在企业优良的盈利数据,经济不错的数据。所以这些主力在牛市中不断做多。而相反,在熊市中他们可能能预感当房屋有一个蟑螂时,可能躲着一群蟑螂,企业盈利的数据会越来越差,经济数据也会低于预期。所以在熊市中不断做空。而老百姓,甚至一些机构投资者对于股价和资本市场的认知,往往是随大流的。这也是我们常说的“一根阳线改变理念”。一个古老的例子就是早年罗斯柴尔德家族通过对拿破仑滑铁卢战败信息不对称的优势而赚得了上亿的利润,要知道那是在1815年的时候。当然,对于阴谋论的东西一直不是点拾的强项,我们就不做深入分析,更多是对于方法论的交流。

不过我相信,如同现实生活一样,这个资本市场中,能做到“催眠师”的角色非常非常少。所以从某种角度看,优秀的投资者会有一个保持清醒的能力,特别是市场大波动的时候。比如在狂热的牛市中,当身边所有人都告诉你股市就是取款机时,你必须保持着自己独立的思考。你可以假装睡着,也参与到牛市的狂热中去,但千万千万不能有信仰。在市场趋势出现变化时,及时撤离。在熊市也是同样的道理,那些“被催眠”的人会说这是世界末日了。而你也要保持冷静。巴菲特就是那种冷静,独立思考的人。最终,股价表现出来的就是世界观。而我们需要用自己的眼光,理解去看这个世界,不要轻易被市场,情绪所动摇。虽然这个很难很难做到。

而市场中还有另一群优秀的投资者,他们的强项就是去把握市场上的某种共鸣。大家下一个被催眠,做梦的领域在哪里?有什么因素能够带动市场的共鸣?比如最近的基因测序。基因测序的价格是年初1月就下降到1000美元了,可那时没有人关注。然而最近随着这方面的龙头华大基因上市,大家突然都开始关注基因测序了。然后一些券商也开始写深度报告推荐这个行业。这就是某种共鸣的形成。还有一个例子就是对于房价的认知。过去几年所有人,包括经济学家,策略师,小老百姓等都在说房地产有一天要崩盘。毫无疑问,房价一定不会永远的上涨,但十年以后我们回头看,或许会发现当年的崩盘论太幼稚了。而这种认知也全面反映在地产股的低市盈率中了。未来最终会演变成什么情况?我觉得五年,甚至十年后回头看会很有意思。

最后,索罗斯的反身理论中最精髓的一句话就是Boom to Burst。由于世界是变化的,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永远是不全面的。而这种片面的思维会从某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也是市场中泡沫和恐惧的由来。从这种角度看,这个市场永远是在某种大趋势中。比如A股05-07年的大牛市,08年的大熊市,09年的大反弹,以及10年之后的经济转型市场调整。美股也是在经历了08年的大熊市之后,到了09年的年中开始了一轮新牛市。下一个大的趋势在哪里?如果我们不是“催眠师”,也无法像盗梦空间那样植入“梦境”,那么至少我们去渐渐感受市场的情形,思考下一个情绪的爆发点会在哪里。也建议朋友们再看一次索罗斯的“金融炼金术”,每次看都非常深刻。

点拾原创

1)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研究,请订阅点拾,直接查找公众号:点拾,也可查找微信号:deepinsightapp

2)  本观点仅供交流参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Ricky @卢山林

全部讨论

2020-10-17 20:50

这面这段话是股市催眠学的引子
有个人,丢失了一把斧头,怀疑是他邻人的儿子偷了。他仔细观察那邻人的儿子,走路好像是偷了斧头的样子,表情好像是偷了斧头的样子,说话也好像是偷了斧头的样子。他越看越像。就连那人的一举一动,一喜一忧,竟没有一样不像是偷了他的斧子的。 不久,这个丢失斧子的人,挖开家里的地窖,发现了斧尖。以后,再看那邻人的儿子,一举一动,一言一笑,就一点儿也不像是偷了斧头的了。
寓言点评:其实这个丢斧子的人看起来很可笑,他不断暗示自己邻居家的儿子是偷斧子的人,其实他就是一个典型的自我催眠。
在股市里,我们何尝又能聪明多少呢?我们有时候捂着一只股票。看基本面是要大涨,看盘面是在吸筹,去股吧论坛寻找看多的言论来增加自己的持股信心。看到看空的言论就觉得人家是想要筹码所以才看空,其实这整个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催眠的过程,如果你卖出股票一个月后再来看当时的这只股票,怎么都不像必然大涨的样子了。
这其实是我们散户的心理缺陷,我们在持有一只股票的时候不可避免的往看多的方向看,这样往往风险意识就被我们暂时忘记了。因此,我们一定要避免这种事情发生。

2014-05-24 23:41

作者如果看了x战警,就会写一篇文章,说股市里面有变种人。

2014-05-24 23:30

厉害

2014-05-23 10:04

炒股论心态。很重要。

2014-05-23 00:20

再读一遍索罗斯

2014-05-22 12:21

2014-05-22 11:13

2014-05-22 08:59

找未来的概念,哦,又陷入了策略层面,基因测序不又是市场给你的一次概念催眠呢

2014-05-22 08:40

行情无论走牛,还是走熊,都会习惯性的自我强化

2014-05-21 22:41

good